一種中藥消痔湯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05:39:06 5
專利名稱:一種中藥消痔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中藥消痔湯。
背景技術:
痔瘡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其病因,多為體力勞動者或久坐致肛門瘀血靜脈滯曲所致,重者血管突起,血溢體外,既病痛苦又汙染肛門及外陰,現對痔瘡的治療,西醫多採用手術療法,手術創傷大又容易復發,而現有的一些中藥療法,療效慢且效果不顯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了一種中藥消痔湯。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中藥消痔湯,由下列重量比的組分製成的藥劑黃芪 21. 4-21. 5%,赤芍 7. 1-7. 2%,丹皮 7. 1-7. 2%,黃柏 7. 1-7. 2%,川軍 7. 1-7. 2%,芒硝 7. 1-7. 2%,馬齒莧 21. 4-21. 5%,蒲公英 14. 2-14. 4%,甘草 7. 1-7. 2% ;
一種中藥消痔湯,由下列重量比的組分製成的藥劑黃芪21. 43%,赤芍7. 14%,丹皮
7.14%,黃柏 7. 14%,川軍 7. 14%,芒硝 7. 14%,馬齒莧 21. 43%,蒲公英 14. 3%,甘草 7. 14% ;一種中藥消痔湯的製備方法,將上述組分加水煎兩遍,藥汁混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清熱解毒,清腸通便、殺菌排膿、生肌斂瘡,療效顯著,無副作用,不易復發。各組分的功效
I、黃芪甘、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昇陽,生血行滯,固表止汗,託瘡生肌,利尿消腫的功效,用於脾肺氣虛,中氣下陷,血虛發熱,心悸萎黃,氣虛血滯,風溼痺痛,半身不遂,表虛自汗,癰疽不潰,久潰不斂,氣虛水腫,內熱消渴。2、赤芍瘀,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3、丹皮清熱;活血散瘀。主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淚盈眶病菌後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扑傷痛;風溼熱痺。4、黃柏為雙子葉植物藥芸香科植物黃柏或黃皮樹的樹皮。清熱,燥溼,瀉火,解毒。5、川軍川軍又名大黃,性寒,味苦,歸脾、胃、大腸、心包、肝經,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功效
6、芒硝灣熱潤燥瀉熱,潤燥,軟堅。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停痰積聚,口赤障翳,丹毒,癰腫。7、馬齒莧有清熱解毒、祛溼止帶功效,適用於溼熱下注、帶下色黃、黏稠味臭、小便短黃、口渴口苦、舌紅苔黃、脈滑者,亦可用於溼熱洩瀉、痢疾等。8、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於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溼熱黃疸,熱淋澀痛。
9、甘草味甘,平。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本發明中藥消痔湯的服用方法,口服一日兩次,每次飯後100ml,6天為一療程,配以肛門坐浴效果更佳。臨床資料將本發明的藥物在一家縣級以上醫院進行臨床應用試驗,治療了 132例患者,臨床效果顯著,其臨床資料如下
加工將黃芪、赤芍、丹皮、黃柏、川軍、芒硝、馬齒覓、蒲公英、甘草,按比例配好,加水煎兩遍,藥汁混合製成湯劑。用法一日兩次,每次飯後100ml, 6天為一療程。一般資料抽樣132例。·療效標準
治癒自覺症狀及炎症、創口消失95%以上者。顯效自覺及臨床體徵改善超過2/3。有效經一療程治療自覺症狀和臨床體徵改善超過1/3。無效經一療程治療臨床症狀及自覺症狀,減輕不足1/4。療效結果
在抽樣的132例患者中,服用第一療程有效的91例,顯效的41例,繼續服用第二療程,治癒的有60例,顯效的66例,有效的6例,繼續服用第三個療程,顯效的6例,癒合66例,在抽樣的132例患者中,總計顯效的6例,治癒的126例,治癒率達95%。療效分析依據132例療效結果,三個療程(18天),治癒率達95%,療效確切,不易復發。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消痔湯的典型病例如下
I、李XX,男,26歲,海軍,患內痔6年,經過手術治療,2年後復發,後經過各種中藥治療,但都療效甚微。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消痔湯,一天兩次,每次飯後100_1,15天後癒合,至今未復發。2、王X X,男,32歲,患內痔多年,採用多種治療方法,仍不時復發,後服用本發的中藥消痔湯,一天兩次,每次飯後100mml,10天後癒合,至今未復發。3、朱XX,男,23歲,患內外痔五年,經多家醫院治療,時有減輕,但上火便幹則復發,曾因病重臥床而不能工作,後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消痔湯,一天兩次,每次飯後100mml,20天後癒合,至今未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與實施,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說明一種中藥消痔湯準確稱取黃芪30g、赤芍10g、丹皮10g、黃柏10g、川軍10g、芒硝10g、馬齒莧30g、蒲公英20g、甘草10g,加水煎兩遍,藥汁混合,即成湯劑。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消痔湯,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比的組分製成的藥劑黃芪21. 4-21.5%,赤芍 7. 1-7. 2%,丹皮 7. 1-7. 2%,黃柏 7. 1-7. 2%,川軍 7. 1-7. 2%,芒硝 7. 1-7. 2%,馬齒莧21. 4-21. 5%,蒲公英 14. 2-14. 4%,甘草 7. 1-7. 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藥消痔湯,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比的組分製成的藥劑黃芪21. 43%,赤芍7. 14%,丹皮7. 14%,黃柏7. 14%,川軍7. 14%,芒硝7. 14%,馬齒莧21. 43%,蒲公英 14. 3 %,甘草 7. 14%。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中藥消痔湯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將上述組分加水煎兩遍,藥汁混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消痔湯,是由下列重量比的組分製成的藥劑黃芪21.4-21.5%,赤芍7.1-7.2%,丹皮7.1-7.2%,黃柏7.1-7.2%,川軍7.1-7.2%,芒硝7.1-7.2%,馬齒莧21.4-21.5%,蒲公英14.2-14.4%,甘草7.1-7.2%。本發明清熱解毒,清腸通便、殺菌排膿、生肌斂瘡,療效顯著,無副作用,不易復發。
文檔編號A61K33/04GK102861160SQ20121039627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遲心勇, 遲志明 申請人:遲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