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5:19:36 1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如下步驟:種子準備、苗床準備、浸種催芽、播種、除草、水肥管理、移栽、合理密植、追肥和病蟲妨害。提高水稻單產,提高抗逆性,達到水稻栽培高產穩產。
【專利說明】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領域,具體涉及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0002]水稻是南方主要糧食作物,常年雙季稻種植面積400萬畝以上,佔糧食種植面積90%以上,稻穀總產180萬噸,佔糧食總量的92%以上。水稻品種不斷推出畝產550公斤、650公斤、700公斤以上的高產優質品種,但大面積推廣時,平均單產只有450公斤。主要原因是目前水稻栽培上習慣採用「前重、中空、後補」的施肥技術,加上密播小苗移植,板田淹灌栽培,致使水稻生長肥水氣失衡,苗情大起大落,病蟲頻發。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提高水稻單產,達到水稻栽培高產穩產、提高抗逆性的目的。
[0004]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如下步驟:
a、選用適宜當地種植,抗病蟲、抗倒、分櫱強、穗大、結實率高的優質、高產品種種子;
b、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菜園地作旱育秧苗床地,精細整地,做到土壤細碎無大塊,按1.5米理墒,溝深25釐米,廂高15釐米;按每畝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鉀肥5-8公斤作底肥;
C、將種子攤曬1-2天,再用3%的多菌靈藥液浸泡12小時,清水淘洗,直到水變清,再用50-600C的水將種子預熱,用溼麻袋把種子包好,再用稻草保溫,溫度保持在30-35°C,稻芽露出後逐步降溫至20°C左右,攤開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I天;
d、當氣溫穩定通過10°C以上既可播種,稻種做到稀密均勻,每畝苗床播種10-12公斤,播種後搭棚蓋膜。
[0005]e、水稻播種後,及時除草,播種到2葉期保持苗床土溼潤,2葉期後要控水降溼。
[0006]f、在2葉期每畝施尿素5公斤,在4葉期每畝施尿素7-8公斤、鉀肥2_3公斤;在4.5-5葉期進行煉苗,準備移栽,移栽前3-4天每畝施尿素1.5-2公斤。
[0007]g、移栽前結合稻田翻犁畝施有機1500-2000公斤,結合耙田畝施普鈣40_50公斤、鉀肥8-10公斤作底肥。
h、確定移栽密度,每窩栽帶葉苗1-2苗,雙行條栽:大行0.9-1.0尺,小行0.4-0.5尺,窩距0.4_0.5尺。
[0008]1、追肥、病蟲妨害。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水稻單產,提高抗逆性,達到水稻栽培高產穩產。【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0011]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如下步驟:
a、選用適宜當地種植,抗病蟲、抗倒、分櫱強、穗大、結實率高的優質、高產品種種子;
b、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菜園地作旱育秧苗床地,精細整地,做到土壤細碎無大塊,按1.5米理墒,溝深25釐米,廂高15釐米;按每畝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鉀肥5-8公斤作底肥;
C、將種子攤曬1-2天,再用3%的多菌靈藥液浸泡12小時,清水淘洗,直到水變清,再用50-600C的水將種子預熱,用溼麻袋把種子包好,再用稻草保溫,溫度保持在30-35°C,稻芽露出後逐步降溫至20°C左右,攤開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I天;
d、當氣溫穩定通過10°C以上既可播種,稻種做到稀密均勻,每畝苗床播種10-12公斤,播種後搭棚蓋膜。
[0012]e、水稻播種後,及時除草,播種到2葉期保持苗床土溼潤,2葉期後要控水降溼。
[0013]f、在2葉期每畝施尿素5公斤,在4葉期每畝施尿素7-8公斤、鉀肥2_3公斤;在
4.5-5葉期進行煉苗,準備移栽,移栽前3-4天每畝施尿素1.5-2公斤。
[0014]g、移栽前結合稻田翻犁畝施有機1500-2000公斤,結合耙田畝施普鈣40_50公斤、鉀肥8-10公斤作底肥。
h、確定移栽密度,每窩栽帶葉苗1-2苗,雙行條栽:大行0.9-1.0尺,小行0.4-0.5尺,窩距0.4_0.5尺。
[0015]1、追肥、病蟲妨害。
[0016]上所述僅 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a、選用適宜當地種植,抗病蟲、抗倒、分櫱強、穗大、結實率高的優質、高產品種種子; b、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菜園地作旱育秧苗床地,精細整地,做到土壤細碎無大塊,按1.5米理墒,溝深25釐米,廂高15釐米;按每畝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鉀肥5-8公斤作底肥; C、將種子攤曬1-2天,再用3%的多菌靈藥液浸泡12小時,清水淘洗,直到水變清,再用50-600C的水將種子預熱,用溼麻袋把種子包好,再用稻草保溫,溫度保持在30-35°C,稻芽露出後逐步降溫至20°C左右,攤開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I天; d、當氣溫穩定通過10°C以上既可播種,稻種做到稀密均勻,每畝苗床播種10-12公斤,播種後搭棚蓋膜; e、水稻播種後,及時除草,播種到2葉期保持苗床土溼潤,2葉期後要控水降溼; f、在2葉期每畝施尿素5公斤,在4葉期每畝施尿素7-8公斤、鉀肥2-3公斤;在4.5-5葉期進行煉苗,準備移栽,移栽前3-4天每畝施尿素1.5-2公斤; g、移栽前結合稻田翻犁畝施有機1500-2000公斤,結合耙田畝施普鈣40-50公斤、鉀肥8-10公斤作底肥; h、確定移栽密度,每窩栽帶葉苗1-2苗,雙行條栽:大行0.9-1.0尺,小行0.4-0.5尺,窩距0.4-0.5尺; 1、追肥、病蟲妨害。
【文檔編號】A01G16/00GK103988741SQ201410235037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江海瀅 申請人:江海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