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料升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8:59:41 1
專利名稱:儲料升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儲料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建築行業裡通常採用腳手架進行儲料的升降,具體為由人工ー組ー組的將儲料向上搭建,其搭建順序為每次是新的一組儲料架設在前一組的儲料之上,上述所有エ序均是由人工完成,不僅勞動強度高,而且エ效低。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ー種升降效率高、工作穩定可靠、且便於建築領域大 面積的應用與普及的儲料升降裝置的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ー種升降效率高、工作穩定可靠、且便於建築領域大面積的應用與普及的儲料升降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提供了儲料升降裝置,包括有機架,所述機架包括有頂架;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設置於所述頂架的相對側;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包括有提升鏈輪、設置於所述提升鏈輪正下方的從動提升鏈輪、繞設於所述提升鏈輪和所述從動提升鏈輪的提升鏈條,以及垂直設置於所述提升鏈輪和所述從動提升鏈輪之間的提升導軌;所述提升鏈輪分別設置於所述第一傳動軸和所述第二傳動軸上,所述提升鏈條的外側設置有提升掛塊,所述提升掛塊隨所述提升鏈條繞所述提升鏈輪和所述從動提升鏈輪轉動;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有主鏈輪、第一傳動鏈輪、第二傳動鏈輪和第一傳動鏈條,所述第一傳動鏈條繞設於所述主鏈輪和所述第一傳動鏈輪,所述第一傳動鏈輪和所述第二傳動鏈輪同軸設置,所述第二傳動鏈輪與所述第一傳動軸配合連接;轉向機構,所述轉向機構包括有第三傳動鏈輪、過渡輪、轉向惰輪和第二傳動鏈條,所述第二傳動鏈條分別繞設於所述第二傳動鏈輪、所述過渡輪、所述轉向惰輪和所述第三傳動鏈輪的外側,所述第三傳動鏈輪與所述第二傳動軸配合連接;升降驅動裝置,所述升降驅動裝置與所述主動鏈輪驅動連接。其中,所述提升導軌的上部和下部均設置有弧形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傳動軸和所述第二傳動軸均設置有兩個提升鏈輪。其中,所述提升掛塊設置於同一水平面。其中,所述提升掛塊的內側設置有向下傾斜的斜面。其中,所述第一傳動軸和所述第二傳動軸分別通過軸承座與所述頂架固定連接。其中,所述升降驅動裝置為升降驅動電動機。其中,所述機架的下方設置有升降支架輸送裝置,所述升降支架輸送裝置包括有底座,以及設置於所述底座上方的輸送電動機、與所述輸送電動機驅動連接的輸送絲杆、輸送螺母、導軌、與所述導軌往復滑動配合的輸送小車;所述輸送螺母固設於所述輸送小車、並與所述輸送絲杆相配合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儲料升降裝置,包括有機架、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升降裝置、傳動機構、轉向機構和升降驅動裝置;機架包括有頂架;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設置於頂架的相對側;升降裝置包括有提升鏈輪、設置於提升鏈輪正下方的從動提升鏈輪、繞設於提升鏈輪和從動提升鏈輪的 提升鏈條,以及垂直設置於提升鏈輪和從動提升鏈輪之間的提升導軌;提升鏈輪分別設置於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上,提升鏈條的外側設置有提升掛塊,提升掛塊隨提升鏈條繞提升鏈輪和從動提升鏈輪轉動;傳動機構包括有主鏈輪、第一傳動鏈輪、第二傳動鏈輪和第一傳動鏈條,第一傳動鏈條繞設於主鏈輪和第一傳動鏈輪,第一傳動鏈輪和第二傳動鏈輪同軸設置,第二傳動鏈輪與第一傳動軸配合連接;轉向機構包括有第三傳動鏈輪、過渡輪、轉向惰輪和第二傳動鏈條,第二傳動鏈條分別繞設於第二傳動鏈輪、過渡輪、轉向惰輪和第三傳動鏈輪的外側,第三傳動鏈輪與第二傳動軸配合連接;升降驅動裝置與主動鏈輪驅動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儲料升降裝置通過升降驅動裝置、升降裝置、傳動機構、轉向機構,以及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能夠實現升降支架的同步快速地提升與拆卸,可以滿足建築領域對於升降支架的儲存,具有結構簡單、升降效率高、工作穩定可靠的特點,同時便於建築領域大面積的應用與普及。
利用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儲料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儲料升降裝置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在圖I和圖2中包括有I-輸送電動機,2-輸送絲杆,3-導軌,4-底座,5-輸送螺母,
6——輸送小車,7——從動提升鏈輪,8——提升鏈條,9——過渡輪,10——第三傳動鏈輪,11——轉向惰輪,12——軸承座,13——提升鏈輪,14——提升導軌,15——第二傳動軸,16——機架,161——頂架,17——弧形凹槽,18——第一傳動軸,19——第二傳動鏈輪,20——第一傳動鏈輪,21——第一傳動鏈條,22——主鏈輪,23——升降驅動電動機,24——第二傳動鏈條,25——提升掛塊,26——升降支架,261——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儲料升降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包括有機架16、第一傳動軸18和第二傳動軸15、升降裝置、傳動機構、轉向機構和升降驅動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儲料升降裝置通過升降驅動裝置、升降裝置、傳動機構、轉向機構,以及第ー傳動軸18和第二傳動軸15,能夠實現升降支架26的同步快速地提升與拆卸,可以滿足建築領域對於升降支架26的儲存,具有結構簡單、升降效率高、工作穩定可靠的特點,同時便於建築領域大面積的應用與普及。[0029]具體的,機架16包括有頂架161 ;第一傳動軸18和第二傳動軸15設置於頂架161的相對側;升降裝置包括有提升鏈輪13、設置於提升鏈輪13正下方的從動提升鏈輪7、繞設於提升鏈輪13和從動提升鏈輪7的提升鏈條8,以及垂直設置於提升鏈輪13和從動提升鏈輪7之間的提升導軌14 ;提升鏈輪13分別設置於第一傳動軸18和第二傳動軸15上,提升鏈條8的外側設置有提升掛塊25,提升掛塊25隨提升鏈條8繞提升鏈輪13和從動提升鏈輪7轉動;傳動機構包括有主鏈輪22、第一傳動鏈輪20、第二傳動鏈輪19和第一傳動鏈條21,第一傳動鏈條21繞設於主鏈輪22和第一傳動鏈輪20,第一傳動鏈輪20和第二傳動鏈輪19同軸設置,第二傳動鏈輪19與第一傳動軸18配合連接;轉向機構包括有第三傳動鏈輪10、過渡輪9、轉向惰輪11和第二傳動鏈條24,第二傳動鏈條24分別繞設於第二傳動鏈輪19、過渡輪9、轉向惰輪11和第三傳動鏈輪10的外側,第三傳動鏈輪10與第二傳動軸15配合連接;升降驅動裝置與主動鏈輪驅動連接。上述提升掛塊25與提升鏈條8的具體連接方式為,取掉ー節鏈條,將提升滑塊的上下兩端加工鏈條孔,將提升掛塊25取代那個取掉的ー節鏈條,與上下其它的鏈條進行固定連接,當提升鏈條8受到上下拉カ吋,該提升掛塊25在垂直的上下拉カ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平面。具體的,提升導軌14的上部和下部均設置有弧形凹槽17。便於提升掛塊25錯開升降支架26上的凸臺261。具體的,第一傳動軸18和第二傳動軸15均設置有兩個提升鏈輪13。具體的,提升掛塊25設置於同一水平面。具體的,提升掛塊25的內側設置有向下傾斜的斜面。具體的,第一傳動軸18和第二傳動軸15分別通過軸承座12與頂架161固定連接。具體的,升降驅動裝置為升降驅動電動機23。具體的,機架16的下方設置有升降支架26輸送裝置,升降支架26輸送裝置包括有底座4,以及設置於底座4上方的輸送電動機I、與輸送電動機I驅動連接的輸送絲杆2、輸送螺母5、導軌3、與導軌3往復滑動配合的輸送小車6 ;輸送螺母5固設於輸送小車6、並與輸送絲杆2配合連接。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目的就是在快速高層機械施工設備中配合其它機械,完成升降支架26的儲存,同時將升降支架26 —節ー節向上疊加起來;施工完後,再將疊加儲存的升降支架26按需要ー節ー節拆下來。具體包括第一歩向上疊加升降支架26。當輸送小車6把升降支架26送入該儲料升降裝置的下方後,啟動升降驅動電動機23,通過主鏈輪22、第一傳動鏈輪20和第二傳動鏈輪19帶動第一傳動軸18轉動,同時第一傳動軸18的動カ通過第二傳動鏈輪19、過渡輪9、轉向惰輪11,再通過第三傳動鏈輪10把動カ傳給第二傳動軸15,此時由於動カ經過了轉向惰輪11的方向轉換,使得第一傳動軸18與第二傳動軸15同時朝相反方向運動。此時第一傳動軸18與第二傳動軸15上的提升鏈輪13也隨之朝相反方向運動,從而使得繞設於提升鏈輪13上的提升鏈條8就可同時向上運動。由於四條提升鏈條8上分別固定有四個提升掛塊25,此時四個提升掛塊25正好與升降支架26上的四個凸臺261嚙合,從而帶動升降支架26完成上升的功能。由於四條提升鏈條8的內側分別設有提升導軌14,所以能夠保證提升掛塊25的垂直向上運動。當升降支架26上升到指定高度後,升降驅動電動機23停止。至此完成第一節升降支架26的提升。此時輸送小車6退至該儲料升降裝置之外,並由其它設備把新的第二節升降支架26吊到輸送小車6上,輸送小車6前進到達該儲料升降裝置的正下方內,與前一次提升的第一節升降支架26對齊。此時升降驅動電動機23反轉,通過上述傳動機構使四個提升掛塊25連同第一次提升到位的升降支架26下降,與第二次由輸送小車6送入的新的第二節升降支架26嚙合,從而完成上下兩個升降支架26的對接。此時升降驅動電動機23繼續反轉,當提升掛塊25經過第二次送入的升降支架26的凸臺261吋,由於此位置的提升導軌14是設置為弧形凹槽17,此處的提升鏈條8可帶動提升掛塊25凹入提升導軌14內,從而避過升降支架26 上的凸臺261,到達第二節升降支架26的下方。此時升降驅動電動機23停止,為下次提升做準備。重複第一次提升的動作就可完成第二次提升,如此反覆就可達到儲料的目的。第二歩向下拆卸升降支架26。啟動升降驅動電動機23正轉,通過上述傳動機構使得所有儲存好的升降支架26向上提升一定高度;其次,輸送小車6進入該儲料升降裝置內的升降支架26的下方,此時,升降驅動電動機23反轉,讓所有儲存的升降支架26落在輸送小車6上。此時升降驅動電動機23反轉,通過提升鏈條8帶動提升掛塊25經從動提升鏈輪7的下方繞到提升導軌14的背面,再經過提升鏈輪13到達上ー節升降支架26的凸臺261的下方。此時因為提升掛塊25經過上一節升降支架26下方凸臺261時,這個區域內的提升導軌14又是設置有弧形凹槽17式的提升導軌14,所以提升鏈條8可帶動提升掛塊25凹入提升導軌14的凹槽內,從而使得該提升掛塊25可以順利繞過凸臺261到達凸臺261的下方。此時升降驅動電動機23又開始正轉。提升掛塊25齧入第二節升降支架26的下方的凸臺261向上運動。使第二節升降支架26與下面的第一節升降支架26脫節,從而完成第二節與第一節的脫離功能。當第二節升降支架26脫開下面第一節升降支架26後,輸送小車6後退,從而拆出第一節升降支架26,此時升降驅動電動機23反轉下降,輸送小車6又進入該儲料升降裝置內,直到第二節升降支架26落到輸送小車6上。到此完成了拆出的一個循環,如重複相同動作,從而完成所有升降支架26的拆卸。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
權利要求1.儲料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有 機架,所述機架包括有頂架; 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設置於所述頂架的相對側; 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包括有提升鏈輪、設置於所述提升鏈輪正下方的從動提升鏈輪、繞設於所述提升鏈輪和所述從動提升鏈輪的提升鏈條,以及垂直設置於所述提升鏈輪和所述從動提升鏈輪之間的提升導軌;所述提升鏈輪分別設置於所述第一傳動軸和所述第 ニ傳動軸上,所述提升鏈條的外側設置有提升掛塊,所述提升掛塊隨所述提升鏈條繞所述提升鏈輪和所述從動提升鏈輪轉動; 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有主鏈輪、第一傳動鏈輪、第二傳動鏈輪和第一傳動鏈條,所述第一傳動鏈條繞設於所述主鏈輪和所述第一傳動鏈輪,所述第一傳動鏈輪和所述第二傳動鏈輪同軸設置,所述第二傳動鏈輪與所述第一傳動軸配合連接; 轉向機構,所述轉向機構包括有第三傳動鏈輪、過渡輪、轉向惰輪和第二傳動鏈條,所述第二傳動鏈條分別繞設於所述第二傳動鏈輪、所述過渡輪、所述轉向惰輪和所述第三傳動鏈輪的外側,所述第三傳動鏈輪與所述第二傳動軸配合連接; 升降驅動裝置,所述升降驅動裝置與所述主動鏈輪驅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料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導軌的上部和下部均設置有弧形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料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傳動軸和所述第二傳動軸均設置有兩個提升鏈輪。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料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掛塊設置於同一水平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儲料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掛塊的內側設置有向下傾斜的斜面。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料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傳動軸和所述第二傳動軸分別通過軸承座與所述頂架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儲料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升降驅動裝置為升降驅動電動機。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儲料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的下方設置有升降支架輸送裝置,所述升降支架輸送裝置包括有底座,以及設置於所述底座上方的輸送電動機、與所述輸送電動機驅動連接的輸送絲杆、輸送螺母、導軌、與所述導軌往復滑動配合的輸送小車;所述輸送螺母固設於所述輸送小車、並與所述輸送絲杆相配合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儲料升降裝置,其結構包括機架、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升降裝置、傳動機構、轉向機構和升降驅動裝置;轉向機構包括有第三傳動鏈輪、過渡輪、轉向惰輪和第二傳動鏈條,第二傳動鏈條分別繞設於第二傳動鏈輪、過渡輪、轉向惰輪和第三傳動鏈輪的外側,第三傳動鏈輪與第二傳動軸配合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升降驅動裝置、升降裝置、傳動機構、轉向機構,以及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能夠實現升降支架的同步快速地提升與拆卸,可以滿足建築領域對於升降支架的儲存,具有結構簡單、升降效率高、工作穩定可靠的特點,同時便於建築領域大面積的應用與普及。
文檔編號B65G1/04GK202400534SQ20112045726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明者柳雪春, 黎立萍 申請人:柳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