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旗艦功能下放/普惠大眾用戶 Redmi K30輕體驗
2025-06-01 22:20:25
Redmi自品牌獨立之後似乎完全擺脫了此前的定位束縛,開始野蠻生長。無論是千元產品還是定位高端的K系列產品,相比同價位產品,在外觀和功能配置方面都體現出了很高的水準。上代的Redmi K20/K20 Pro完全打破了用戶對Redmi紅米的固有印象,Redmi K30系列在發布前,也受到了用戶極大的關注。
12月10日,Redmi K30正式發布,它首發索尼IMX686 6400萬像素旗艦傳感器,並採用120Hz刷新率流速屏,配置上得到了進一步升級。最重要的是,Redmi K30 5G版首發最新一代5G移動平臺驍龍765。但因為驍龍765要在2020年第一季度才出貨,所以此次我們拿到的是驍龍730G版本的Redmi K30。針對它的一些新特性,我們來做一個上手體驗。
一、外觀和設計
先來看外觀。
Redmi K30機身正面使用的是一塊6.67英寸20:9屏幕,採用COF封裝工藝,上、左右和下邊框寬度分別為2.05mm、1.85mm和4.25mm。正面觀感上,是一個全面屏手機該有的樣子。
對於全面屏的定義,各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實踐。而小米是最早開始做全面屏手機的品牌,做到了對全面屏形態的引領。仔細看下,目前市面上全面屏的形態無外乎這幾種:劉海屏、水滴屏、升降前攝以及挖孔屏,幾種形態各有各的優勢。
Redmi K30採用雙孔設計,容納進了2000萬+200萬像素前置雙攝,可以令人像自拍虛化效果更好。相比起其它的全面屏實現形式,挖孔屏沒有機械結構,不存在損壞風險。並且可以看到Redmi K30的挖孔面積較小,視覺上並沒有很大的違和感。而且,雙孔的位置是在狀態顯示區域,大多數應用體驗下,不會造成視覺上的冗餘。整體觀感上還是不錯的。
機身背部的設計上,Redmi K30提供有紫玉幻境、深海微光、花影驚鴻三種配色,圖中這一款為深海微光。背部材質為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為四曲面設計,四周都做了收邊處理,握持舒適,視覺效果瑩潤。
仔細看的話,Redmi K30機身背部自下到上其實是一種由深藍到淺藍的漸變,不過這種漸變來得更為柔緩、深邃。相比市面上常見的多彩、漸變設計,它更顯低調與內斂,對比之下,有一定的高級感。
攝像頭部分,Redmi K30採用6400萬四攝組合,其中主攝為來自索尼最新的IMX 686傳感器,如無意外的話,這應該會是2020年度的旗艦傳感器。相機部分的設計也挺有意思,四顆攝像頭採用縱向排布,攝像頭區域加入了一個圓形的不同反光效果的處理,拋開官方的話術,我們來分析一下。直觀的視覺上,我認為這一圓形區域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突出攝像頭造成的違和感,在攝像頭與機身背部之間起到了一個視覺上的緩衝作用。否則,單加四顆攝像頭放在那裡的話,可能會顯得有些突兀。
這樣的設計並不是第一次見,華為Mate 30系列、一加7T系列也都採用了與之類似的設計。眾多廠商回歸諾基亞奧利奧設計,也是挺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再看今年的iPhone 11系列,它方形的攝像頭模組設計,所起到的效果與之類似。對多攝、突出的攝像頭模組起到一個美化的作用。就是把一些不規則的東西放到一個規則的容器中,以使整體看起來更有秩序。
另外一個,Redmi K30就是要用這樣的外觀突出強調,「Redmi K30拍照就是好」。你品,你細品,是不是這麼回事。
因為沒有採用OLED屏幕,所以Redmi K30採用了側邊指紋的指紋識別方案。背部指紋成本低,簡單粗暴,但會破壞機身背部的一體性和美感。綜合考量的話,側邊指紋應該是在LCD屏方案下的優秀的解決方案。
側邊指紋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廠商採用的機率並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側邊指紋識別面積小的原因,造成識別慢、不準確的情況。但現在指紋識別技術幾經迭代,側邊指紋也已經相對成熟。Redmi K30指紋識別實測,識別速度和準確度這兩個主要維度上與主流的屏下指紋、背部指紋是無差異的。
而相比其它主流的指紋識別方案,側邊指紋有一大優勢在於可以將電源按鍵與指紋識別融於一體,輕觸電源即解鎖,更符合大多數用的主觀習慣,不額外增加任何操作成本。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Redmi K30這塊屏幕支持120Hz高刷新率,官方稱其為流速屏。而目前主流的屏幕刷新率為60Hz。顯而易見,高刷新率這個東西,一旦用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它能明顯降低滑動過程中的顯示內容拖影,極大提升流暢度、順滑度。尤其是在槍戰等較為刺激的遊戲場景中,高刷新率帶來的體驗提升非常明顯。這一部分,後邊我們再做詳細測試。
其它部分,Redmi K30配備了悠久歷史的紅外遙控,可以方便控制空調、電視等常見的家電設備。此外,Redmi K30還支持多功能NFC,可用作公交卡、門卡、車鑰匙、錢包等,極其便利。
它還配備有獨立的3.5mm耳機接口,這在主流的智慧型手機中其實並不多見了。揚聲器為同價位少見的1217超線性揚聲器及高電壓Smart PA,外放的實際聽感確實不錯。
外觀和設計部分就是這樣了。
二、相機實測
Redmi K30相機部分的一大看點就是首發最新的索尼IMX 686 6400萬像素傳感器。如無意外的話,這應該會成為2020年旗艦機標配。首先高像素的優勢其實已經無需再多說了,高像素直出,細節表現力優異,無懼後期裁剪,甚至可以列印高達3.26米的巨幅海報。IMX 686的感光面積高達1/1.7英寸,暗光噪點更少。正常光線畫面純淨度更高,畫質更優。
另外三顆鏡頭分別為800萬超廣角、200萬微距和200萬景深鏡頭,可以適用更多的拍攝場景。拍什麼場景用什麼鏡頭,這也是手機多攝的意義。
下面來看用Redmi K30實際拍攝的樣張。(因後臺上傳文件大小限制,部分圖片尺寸經過優化)。
就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呈現素質而言,光線好的情況下,大家都能拍好,整體的畫面觀感、純淨度等方面並不能體現出明顯的差別。我們先來看暗光環境下樣張。
這是一張夜晚環境下的照片,畫面中沒有出現明顯噪點,純淨度也非常高,暗部和亮部細節都有較好的保留。成像素質而言,我認為沒什麼可挑剔的。
一般的夜間環境,Redmi K30正常模式下就已經足夠用了。但是畫面中如果光線複雜的話,就需要拿出夜景模式了。左右分別為默認模式和夜景模式的樣張對比。夜景模式下,整體畫面亮度不僅有一定提高,而且高亮物體得到了抑制,且保留了更多的暗部及亮部細節。
這張照片比較有意思,我讓朋友在對面打手電筒,人為製造一個光線複雜環境,能算是一個光比較大的場景。考驗曝光控制、動態範圍。挺難得的是,亮處的部分沒有高亮溢出,背光的暗部也有細節保留。整個畫面最亮處接近純白、最暗處接近純黑,展現了較高的寬容度。
室內暗光環境下的微距樣張,虛化明顯,畫面層次豐富。並且畫面純淨度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水準,沒有出現明顯噪點。
再來看6400萬高像素的樣張。左為6400萬高像素模式下拍攝的,圖片解析度為9248*6944。右為正常模式下拍攝的,解析度為4208*3120。等比例放大之後對比細節,高像素的優勢顯而易見。左側甚至仍能看清物體的表面細節,右側已經開始糊掉了。而且難得的是,這是在較弱光線環境下直出的6400萬高像素照片,就整體的畫面觀感而言,它依然是一個比較可用的狀態,依然有著不錯的畫面純淨度。晚上就不敢開高像素,這種情況不存在,1/1.7英寸大底確實蠻不錯。
那白天的樣張其實就沒什麼可看的了,Redmi K30它暗光環境下的表現已經挺不錯了,白天光線充足情況下一定是沒什麼可挑剔的。畫面純淨度高,曝光準確,明暗細節豐富,各種溢美之詞盡可以堆上來,找不出什麼瑕疵和毛病。
另外一點,我並不是迷信索尼,但我直觀感覺上索尼IMX686這枚傳感器確實比三星那款GW1素質更好,銳度更高,更清晰。後續我再找一部GW1的6400萬像素手機來做一個對比。
關於拍照就沒有別的太多好講的了,Redmi K30的相機表現優異,相比同級別競品的話,優勢是比較明顯的。
三、120Hz流速屏
印象中,最早開始做高刷新率屏幕手機的應該是一加。現在一加正在將高刷新率普及到更多的產品上。對於高刷新率屏幕,用過的用戶給出的反饋驚人的一致:「用了就再也回不去了」。那高刷新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會帶來怎樣體驗上的提升?先來看一下對比。
左側為60Hz,右側為120Hz,高刷新率的優勢顯而易見。慢放的情況下,可見左側在滑動的時候已經出現明顯抖動、掉幀,右側明顯視覺上更舒服。
在所有滑動操作參與的界面下,刷微博、刷新聞等等,順滑度、流暢度都會有明顯可感的顯著提升。而高刷新率的優勢不僅在於可以提高手機日常使用的順滑程度,遊戲場景才是高刷新率可以大展身手的最主要場景。目前已經有部分遊戲開始適配高幀率,未來90Hz、120Hz高幀率的手遊會越來越多。截止發稿,還沒有遊戲為Redmi K30的120Hz刷新率進行適配,後續一定會逐步跟上。有炊無米的局面不會存在太久。
四、性能與續航
系統內提供了60Hz和120Hz兩個選項,60Hz下更省電,120Hz下更流暢。Redmi K30配備的是4500mAh大容量電池,即便在長開120Hz的情況下,也無需擔心續航問題。
性能方面,Redmi K30搭載的是驍龍730G處理器,對於這款處理器,大家都不陌生。它集成Kryo 470 CPU,擁有2個性能核心和6個效率核心。GPU為Adreno 618。驍龍730G有著「小855」的稱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繼承了驍龍855的諸多旗艦特性,比如第四代AI Engine、Elite Gaming等。對遊戲、拍攝等諸多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而相比驍龍855,驍龍730G功耗更低,配合Redmi K30的4500mAh大電池,基本可以告別續航焦慮。
除了大電池,Redmi K30還標配27W快充。官方稱,68分鐘可充滿。充電實測與此官方數據相差無幾。
五、總結
對於Redmi K30來說,搭載驍龍765G的5G版才是K30的重點。但因為驍龍765系列平臺的出貨要稍晚,對於765G版本的詳細測試要到等到2020年第一季度了,預計會在1月份。
回到產品,外觀方面我認為Redmi K30相比此前的產品也更加用心和大膽,整機的質感小有提升。
拋開平臺來看,首發索尼IMX686旗艦傳感器並配備120Hz流速屏的Redmi K30還是相當搶眼。它擁有旗艦水準的成像實力,有更加順滑、流暢的操作體驗。而這些,都是優異旗艦才有的特性。再加上4500mAh大電池、27W快充等特性,令Redmi K30在同價位產品中幾乎毫無短板。「高端產品大眾化」,Redmi再一次實現了更多旗艦功能的下放、普及。
綜合來看,Redmi K30已經足夠出色。配置方面,Redmi K30 5G版與之相比,除了所使用的平臺,其它方面的配置幾乎完全沒有差別。是襯得起5G先鋒的一個好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