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阻抗差模電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5:01:51 1
專利名稱:一種高阻抗差模電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高阻抗差模電感器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差模電感器,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用於電源濾波器抑制差模噪聲的高阻抗的差模電感器。
背景技術:
[0002]各種電器設備都直接或間接的需要交流來供電。在電子設備供電電源上(如220V/50Hz)存在著各式各樣的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信號(也叫電磁幹擾或噪聲信號),如廣播、通訊、導航、雷達等發射的大功率信號要在電源線和電子設備的連接電纜上生成感應信號等。這些EMI信號,通過傳導和輻射的方式,影響著在該環境中運行的電子設備。電源線是電磁幹擾進出電子和電器設備的主要通道。但凡能夠產生較強幹擾的設備和對外界幹擾敏感的設備都要使用電源濾波器。電源濾波器不僅要能防止設備本身產生的電磁幹擾進入電源線,同時也要能防止電源線上的幹擾進入設備。電源濾波器一般是由共模電感器、差模電感器和X、Y電容器組成的低通濾波器,共模電感器和兩個Y電容用來抑制共模噪聲,差模電容和X電容用來抑制差模噪聲。電源濾波器的差模幹擾指的是:電源線迴路中與信號電流和電源電流相同路徑的幹擾電流。這個幹擾電流必須通過在電源線迴路中增加單繞制的差模電感器來抑制。雖然差模幹擾電流相對共模幹擾電流來講比較小,但這對設計高性能電源濾波器是十分必要的。差模電感器中要流經電路中的所有電流,故容易飽和,所以不能使用高磁導率的磁芯,一般選用的是磁導率僅為幾十的鐵粉芯磁芯。這就決定了差模電感器無法具有高的電感量。差模電感器在電路迴路中對幹擾電流的抑制作用一般通過它的阻抗特性來實現。目前的差模電感器阻抗較低,使得對差模幹擾的抑制不夠理想。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的差模電感器阻抗較低的問題,提出一種高阻抗差模電感器。[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阻抗差模電感器,包括磁芯和纏繞在磁芯上的線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分別纏繞在磁芯的橫截面兩端,並在磁芯的橫截面處建立單點連接。[0005]本實用新型總的技術方案,線圈分別纏繞在磁芯的兩端,具體的為線圈從磁芯的橫截面處纏繞至磁芯的一端,再從磁芯的一端處纏繞回磁芯的橫截面處,如此反覆纏繞足夠多層的線圈後,纏繞在磁芯兩端的線圈在磁芯的橫截面處建立單點連接。[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能夠有效提高差模電感器的阻抗,提高對差模幹擾的抑制,並且實現方式簡單,成本低廉。
[0007]圖1為現有的差模電感器結構示意圖;[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差模電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0010]如圖1所示,現在的差模電感器,其結構具體為線圈從磁芯的一端到另一端來回的纏繞在磁芯上。[0011]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改進後的差模電感器,其結構為線圈分別纏繞在磁芯的兩端,具體的為線圈從磁芯的橫截面處纏繞至磁芯的一端,再從磁芯的一端處纏繞回磁芯的橫截面處,如此反覆,纏繞在磁芯兩端的線圈在磁芯的橫截面處建立單點連接。[0012]圖中所示的為簡略的結構示意圖,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十分明白纏繞在磁芯上的線圈為多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差模電感器與傳統的差模電感器的核心區別點在於,傳統的差模電感器磁芯上的線圈每一層均為從一端連接到另一端,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差模電感器的纏繞在磁芯兩端上的多層線圈,一端到另一端只有一個連接點。[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差模電感器與傳統的差模電感器的區別如表I所示:[0014]表I不同的差模電感器的電感的阻抗值(ΚΩ )[0015]
權利要求1.一種高阻抗差模電感器,包括磁芯和纏繞在磁芯上的線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分別纏繞在磁芯的橫截面兩端,並在磁芯的橫截面處建立單點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差模電感器,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用於電源濾波器抑制差模噪聲的高阻抗差模電感器。該高阻抗差模電感器,包括磁芯和纏繞在磁芯上的多層線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分別纏繞在磁芯的橫截面兩端,並在磁芯的橫截面處建立單點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能夠有效提高差模電感器的阻抗,提高對差模幹擾的抑制,並且實現方式簡單,成本低廉。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於電源濾波器用差模電感器。
文檔編號H01F27/30GK202977131SQ20122071531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張 雄, 趙雙盟, 任雲強 申請人:四川長虹電子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