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風罩減震圈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9:42: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不僅能夠快速安裝在電機風罩上,而且能夠有效降低電機整體噪音的電機風罩減震圈,屬於電機製造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機裝配過程中時有發現電機風罩與端蓋間有間隙或風罩變形,如CN 201904685U、名稱「一種減速器直聯電機」,它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前端蓋的右面為電機機殼前端蓋、左面為減速器機直聯端蓋,其電機的動力軸為減速器動力輸入齒輪軸且直接與減帶器動力輸入齒輪直接聯接。所述減速器機直聯端蓋四周開有螺栓連接孔。由於電機風罩的固有振動與電機震動雙重疊加生產共振,使得噪聲超過電機規定值,嚴重影響電機使用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設計目的:為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設計一種不僅能夠快速安裝在電機風罩上,而且能夠有效降低電機整體噪音的電機風罩減震圈。
設計方案:為實現上述設計目的。1、所述橡膠墊圈外側面設有環形凹槽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之一。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一是電機風罩減震圈能夠通過環形凹槽與安裝孔的孔壁凹凸配合快速的安裝在電機風罩的安裝孔中,同時安裝後的電機風罩減震圈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移位或脫落現象;二是安裝有減震圈的電機風罩在與電機裝配後,減震圈分隔了電機風罩和電機,由於減震圈能夠吸收大部分振動波,避免了電機風罩與電機震動雙重疊加產生共振的現象出現,從而降低了電機的使用噪音;三是由於電機風罩減震圈是安裝在電機風罩的安裝孔中,這樣不僅機風罩減震圈的安裝較為便捷,而且在機風罩減震圈安裝後不會影響電機風罩的美觀性。2、環形凹槽一側槽壁的厚度大於另一側槽壁的厚度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之二。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環形凹槽一側槽壁的厚度大於另一側槽壁的厚度,由於厚度較小的槽壁的厚度僅為1 mm -1.5mm,使用者可快速、省力的將電機風罩減震圈安裝在電機風罩的安裝孔中,同時在電機風罩減震圈安裝後厚度較小的槽壁有足夠的強度避免電機風罩減震圈在使用過程中從安裝孔中脫出。3、所述通孔為條形孔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之三。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條形孔便於通過螺栓將電機風罩安裝在電機上。
技術方案:一種電機風罩減震圈,包括橡膠墊圈,所述橡膠墊圈正面設有通孔且通孔貫通橡膠墊圈正、反兩面,所述橡膠墊圈外側面設有環形凹槽且環形凹槽一側槽壁的厚度大於另一側槽壁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一是電機風罩減震圈能夠防止電機風罩與電機共振,從而有效的降低了電機的整體噪音;二是電機風罩減震圈不僅能夠快速、省力的安裝在電機風罩上,而且安裝在電機風罩後不影響電機風罩的使用美觀性。
附圖說明
圖1是電機風罩減震圈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電機風罩減震圈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電機風罩減震圈安裝在電機風罩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附圖1-圖3。一種電機風罩減震圈,包括橡膠墊圈1,所述橡膠墊圈1正面設有通孔2且通孔2貫通橡膠墊圈1正、反兩面,所述橡膠墊圈1外側面設有環形凹槽3且環形凹槽3一側槽壁的厚度大於另一側槽壁的厚度。所述環形凹槽3的槽深為2mm-3mm且環形凹槽3的槽寬與電機風罩4中的安裝孔5的孔深匹配。所述厚度較小的槽壁的厚度為1 mm -1.5mm。所述通孔2為條形孔且條形孔的寬度與電機風罩安裝螺栓的直徑匹配、長度大於電機風罩安裝螺栓的直徑。使用時,電機風罩減震圈通過環形凹槽3與安裝孔5的孔壁凹凸配合安裝在電機風罩4的安裝孔5中,且電機風罩減震圈中槽壁較厚的所在側面位於電機風罩4內側。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