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豆芽生長素的製造方法與流程
2023-05-26 09:14:41 1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豆芽生長素的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農業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農業是指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部門,農業是以土地資源為生產對象的部門,它是通過培育動植物產品從而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利用土地資源進行種植生產的部門是種植業,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間進行水產養殖的是水產業,又叫漁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採伐林木的部門,是林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發展畜牧的是畜牧業。對這些產品進行小規模加工或者製作的是副業。它們都是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對這些景觀或者所在地域資源進行開發並展示的是觀光農業,又稱休閒農業。這是新時期隨著人們的業餘時間富餘而產生的新型農業形式。
廣義農業是指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五種產業形式,狹義農業是指種植業。包括生產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農作物的生產活動。農業分布範圍十分遼闊。地球表面除兩極和沙漠外,幾乎都可用於農業生產。在近1.31億平方公裡的實際陸地面積中,約11%是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地,24%是草原和牧場,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內陸水域則是水產業生產的場所。農業自然資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北美、歐洲和大洋洲的經濟發達國家為0.56公頃,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僅為0.22公頃,其中亞洲僅0.16公頃(1984年)。森林以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積較大;草原面積則非洲居首位,亞洲其次;其中不同國家、地區之間也有很大差異。當代世界農業發展的基本趨勢和特徵是高度的商業化、資本化、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工廠化、知識化、社會化、國際化交織在一起,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農業勞動生產率、農產品商品率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現有的豆芽生長素在製造時不方便,而且浪費時間,且營養液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豆芽生長素的製造方法。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一種豆芽生長素的製造方法,它的製作步驟如下:
步驟一:取人的新鮮尿液放在紫外線區域消毒殺菌,殺菌時間為10-60分鐘;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尿液進行雙濾網過濾,過濾後進行離心,離心後提取上部分尿液;下部分尿液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處理過的尿液在反應釜內蒸煮3-5小時,在蒸煮時通入蒸汽中攪拌,殺滅全部真菌和病毒;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尿液進行循環式過濾,過濾後將尿液進行密封包裝;
步驟五: 將步驟二中的下部的尿液進行蒸煮,蒸煮後與步驟四中的尿液進行混合與攪拌,然後靜置2-3天後加工。
本發明有益效果為:便於實現快速加工,使用方便,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節省時間。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它的製作步驟如下:
步驟一:取人的新鮮尿液放在紫外線區域消毒殺菌,殺菌時間為10-60分鐘;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尿液進行雙濾網過濾,過濾後進行離心,離心後提取上部分尿液;下部分尿液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處理過的尿液在反應釜內蒸煮3-5小時,在蒸煮時通入蒸汽中攪拌,殺滅全部真菌和病毒;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尿液進行循環式過濾,過濾後將尿液進行密封包裝;
步驟五: 將步驟二中的下部的尿液進行蒸煮,蒸煮後與步驟四中的尿液進行混合與攪拌,然後靜置2-3天後加工。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