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質反光鏡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6:04:06 1
專利名稱:一種輕質反光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軍用光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選用膨脹係數與玻璃接近的鈦金屬與玻璃結合從而製成適於各種火控、光電雷達、自動跟蹤等系統中提高制導精度的輕質反光鏡。
隨著精確制導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系統的穩定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自動跟蹤、多光路合一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越來越要求反光鏡面積大、質量輕。由於傳統的設計方法、系統結構理論已不能滿足現代技術的發展需要。這樣如何解決反光鏡的面積大、質量輕的問題,已成為火控技術、光電雷達系統、自動跟蹤系統中的關鍵性技術問題。而現有的鋁合金和碳化矽等輕質反光鏡又存在以下缺點鋁合金輕質反光鏡(1)材質軟,線膨脹係數比較大,零件隨溫度的變化而產生變形,這樣變形成為機加工難以的解決的問題,(2)因變形使零件光學性能難以保證,(3)鍍鏌技術不成熟;碳化矽輕質反光鏡在毛坯的成形、SIC塗層沉積、光學加工等方面都需要較特殊的加工方法和工藝要求,需要專用設備,成本高、價格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種具有環境適應性強、穩定性好、反射率高、加工工藝穩定的輕質反光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鈦金屬底座的一側表面上設置一層玻璃層,在鈦金屬底座的另一側表面上開有盲孔,所述的盲孔可以是一種蜂窩狀均勻分布的圓孔,也可以是一種以底座中心孔為起點呈扇形均勻分布的不規則孔和一種矩形均勻分布的槽,在鈦金屬底座上還可以安裝有轉動軸。
本實用新型根據燒結技術理論,選用膨脹係數與玻璃接近的鈦金屬與玻璃結合併燒結在一起,而非傳統的組裝式,在溫度變化時,彼此間產生的應力比較小,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環境適應性強和穩定性好的特點,同時採用超薄型玻璃層與鈦金屬相結合,減輕了重量,從而減小了慣性力矩,因此具有穩定的精確度。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二。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三。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鈦金屬底座2組成,在鈦金屬底座2的一側表面上設置一層玻璃層1,在鈦金屬底座2的另一側表面上開有盲孔3;所述的盲孔3可以是一種蜂窩狀均勻分布的圓孔3;所述的盲孔3可以是一種以底座中心孔為起點呈扇形均勻分布的不規則孔3;所述的盲孔3可以是一種矩形均勻分布的槽3。在鈦金屬底座2上還可以安裝有轉動軸4。玻璃層1的厚度為0.1至1毫米之間。
權利要求1.一種輕質反光鏡,其特徵在於在鈦金屬底座(2)的一側表面上設置一層玻璃層(1)。
2.據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質反光鏡,其特徵在於在鈦金屬底座(2)的另一側表面上開有盲孔(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輕質反光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盲孔(3)可以是一種蜂窩狀均勻分布的圓孔(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輕質反光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盲孔(3)可以是一種以底座中心孔為起點呈扇形均勻分布的不規則孔(3)。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輕質反光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盲孔(3)可以是一種矩形均勻分布的槽(3)。
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輕質反光鏡,其特徵在於在鈦金屬底座(2)上還可以安裝有轉動軸(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質反光鏡,其特徵在於玻璃層(1)的厚度為0.1至1毫米之間。
專利摘要實用新型屬於軍用光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選用膨脹係數與玻璃接近的鈦金屬與玻璃結合從而提高制導精度的輕質反光鏡,在鈦金屬底座的一側表面上設置一層玻璃層,在鈦金屬底座的另一側表面上開有盲孔,盲孔可以是一種蜂窩狀均勻分布的圓孔,也可以是一種以底座中心孔為起點呈扇形均勻分布的不規則孔和一種矩形均勻分布的槽,在鈦金屬底座上還可以安裝有轉動軸,具有環境適應性強、穩定性好、反射率高、加工工藝穩定的特點,適於在火控、光電雷達、自動跟蹤等系統中使用。
文檔編號G02B5/08GK2511983SQ01265270
公開日2002年9月18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7日
發明者陳菊意, 陳俊霞, 韓軍營, 羅小彤, 梁永剛, 張小文, 陳勝利, 蒯虎寶, 聶小國, 王滿意 申請人:河南平原光學電子儀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