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電視劇哪部最接近歷史(給電視劇裡的明朝服飾)
2023-06-12 11:00:46 1
明朝服飾「上承周漢,下取唐宋」
在漢服體系中十分耀眼
在《大明風華》、《錦衣之下》
《大明王朝1566》等熱播影視作品中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明朝服飾的身影
那麼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明朝服飾
是否與歷史有偏差呢
今天我們就來「找找茬」~
翼善冠的歷史,可追溯到唐朝。古代人認為髮髻露出來會被認為不雅,因此在唐代,男子用幞頭纏裹頭髮、髮髻。五代時,幞頭變硬、成形,展腳的形制也發生變化,以鐵絲、篾絲等製成輪廓,外罩紗的展腳成為主流,宋代沿用了此服制,明代又延續了宋代的服制,將官員常服帶展翅的幞頭叫做「烏紗帽」,而皇室成員所戴的兩翅向上折稱作叫「翼善冠」。
註:《明史·輿服志二》曾記載:「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
圖|《徐顯卿宦跡圖之金臺捧敕》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展板
《徐顯卿宦跡圖之金臺捧敕》中描繪萬曆五年、六年至七年春,徐顯卿為翰林院捧敕官,畫面上方端坐在黃幄之中的是明神宗,頭戴翼善冠,身穿黃色雲龍紋雲肩通袖膝襴袍,腰束玉帶。
圖|1957年在定陵出土的「金絲蟠龍翼善冠」
圖|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的朱元璋
圖|電視劇《朱元璋》胡軍飾演的朱元璋
以電視劇《大明風華》、《朱元璋》為例,很多影視作品中明朝皇帝所戴的都是金絲善翼冠,而事實上,歷史中明朝皇帝通常佩戴的冠都是以烏紗、黑紗製成, 只有1957年在定陵出土的「金絲蟠龍翼善冠」則為萬曆皇帝專用的陪葬品,因此這些電視劇中的金絲善翼冠很可能與歷史不符。
飛魚形象與蟒紋類似,典型特徵是有魚尾。應用在服飾上的飛魚紋,是僅次於蟒紋的高等級紋樣,最初特徵為龍頭、兩足(四爪),雙翼,有腹鰭一對而無後肢,尾部是朝兩邊翻卷的「魚尾」。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所穿賜服,佩繡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
圖|香色麻飛魚服貼裡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展出
圖|《錦衣之下》劇照
圖|電影《繡春刀》中的錦衣衛
目前古畫中的飛魚服多為紅色和黃色,並沒有黑色、銀色等配色,而且錦衣衛不論千戶、百戶還是總旗,官職也並不是以顏色區分。因此在飛魚服的配色方面,有很多影視作品踩了雷區。
圖|明代《出警入蹕圖》局部圖
朝服:朝服是等級地位較高的一類冠服,應用於比較隆重的禮儀場合。
公服:明代規定在京文武官員每日早朝奏事及侍班、謝恩、見辭之時穿公服,在外文武官員每日清早公座時穿公服。
常服:明代文武官員在常朝、視事時穿常服。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明朝官員的幾種服飾,從以上資料裡不難看出,這三種服飾都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朝服不是上朝穿的,公服不是辦公穿的,常服也不是家居服... ...
以下幾個「穿搭」,可以讓大家清晰的了解歷史上這幾類服飾真實的樣子:
圖|五梁冠【梁冠】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展出
圖|朝服上衣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展出
圖|展腳幞頭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展出
圖|大紅素紗袍「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展出
圖|平翅烏紗帽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展出
圖|大紅色暗花紗綴繡雲鶴方補圓領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展出
看完以上幾套服飾,你大概對明朝的朝服、公服和常服有了大體的認識吧,讓我們再看看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的搭配,試試能不能找到那些「不對勁」的地方呢?
圖|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劇照
找到「茬」的小夥伴可以留言告訴小編
也可以親自去展覽中尋找答案哦~
「展覽信息」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
開展時間:2020年9月29日
展期:三個月(暫定)
地點:山東博物館二層12號展廳
轉載需註明:來自山東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山東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