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堵塞式料鬥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0:25:0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料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堵塞式料鬥。
背景技術:
在對礦山進行開採過程中需要用到大型料鬥,而在現有大型料鬥體積龐大,不易搬動,不能很好的監控料鬥中物料情況,很容易造成堵塞等現象,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料鬥不僅結構複雜,而且功能單一,沒有設置攪拌系統,不能很好的處理物料潮溼而在料鬥中賭塞現象,沒有設置透明鋼化鏡框,不能及時觀察物料多少,需不需要補充物料,沒有設置提耳,不能很方便移動料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堵塞式料鬥,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沒有設置攪拌系統,不能很好的處理物料潮溼而在料鬥中賭塞現象,沒有設置透明鋼化鏡框,不能及時觀察物料,沒有設置提耳,不能很方便移動料鬥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堵塞式料鬥,包括料鬥本體和電動機,所述料鬥本體的外壁上部一端設置有料鬥提耳,且料鬥本體的底部鑲嵌有透明鋼化鏡框,所述料鬥本體的中部外表面設置有支架,所述料鬥本體的下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支架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杆,且支架的下端設置有料鬥底座,所述電動機的中部外表面設置有固定板,且電動機的下端設置有攪拌杆,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置有鋼架,所述鋼架的下端設置有鋼架底座,所述攪拌杆的外表面設置有攪拌杆刀片,且攪拌杆的下端設置有攪拌杆桿頭,所述料鬥本體的內部設置有料鬥內壁。
優選的,所述料鬥提耳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料鬥提耳均勻分布在料鬥本體的外壁上部。
優選的,所述鋼架和鋼架底座分別共設置有兩個,其中一個鋼架設置在固定板的一端,另一個鋼架設置在固定板的另一端,且對稱分布在固定板的兩端,其中一個鋼架底座安裝在其中一個鋼架的下端,另一個鋼架底座安裝第另一個鋼架的下端。
優選的,所述攪拌杆刀片分布在攪拌杆的外側表面,且攪拌杆刀片由上至下逐漸變小。
優選的,所述料鬥底座和鋼架底座呈長方體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產品設置了電動攪拌系統,能很好的疏通料鬥裡的物料,解決了由於物料潮溼導致料鬥物料堵塞的問題,避免了物料堵塞影響正常工作效率的問題,設置了透明鋼化鏡框,能隨時查看物料多少,解決了查看物料問題,避免了由於物料不足影響工作效率問題,設置了提耳,又方便移動料鬥的好處,解決了移動料鬥麻煩的問題,避免了不能方便移動料鬥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料鬥本體的剖視示意圖;
圖中:1-料鬥提耳、2-鋼架、3-電動機、4-固定板、5-料鬥本體、6-透明鋼化鏡框、7-出料口、8-料鬥底座、9-支撐杆、10- 鋼架底座、11-支架、12-攪拌杆、13-攪拌杆刀片、14-攪拌杆桿頭、15-料鬥內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防堵塞式料鬥,包括料鬥本體5和電動機3,料鬥本體5的外壁上部一端設置有料鬥提耳1,且料鬥本體5的底部鑲嵌有透明鋼化鏡框6,料鬥本體5的中部外表面設置有支架11,料鬥本體5的下端設置有出料口7,支架11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杆9,且支架11的下端設置有料鬥底座8,電動機3的中部外表面設置有固定板4,且電動機3的下端設置有攪拌杆12,固定板4的一側設置有鋼架2,鋼架2的下端設置有鋼架底座10,攪拌杆12的外表面設置有攪拌杆刀片13,且攪拌杆12的下端設置有攪拌杆桿頭14,料鬥本體 5的內部設置有料鬥內壁15。
為了使料鬥本體5方便移動,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料鬥提耳1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料鬥提耳1均勻分布在料鬥本體5的外壁上部。
為了使發動機3正常工作,且更加穩定,本實施例中,優選的,鋼架2和鋼架底座10分別共設置有兩個,其中一個鋼架2 設置在固定板4的一端,另一個鋼架2設置在固定板4的另一端,且對稱分布在固定板4的兩端,其中一個鋼架底座10安裝在其中一個鋼架2的下端,另一個鋼架底座10安裝第另一個鋼架2的下端。
為了攪拌杆12正常運作,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攪拌杆刀片 13分布在攪拌杆12的外側表面,且攪拌杆刀片13由上至下逐漸變小。
為了抗機器運作所帶來的巨大震蕩,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料鬥底座8和鋼架底座10呈長方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該料鬥放置於工作需求位置,工作時先將物料投放到料鬥本體內部,然後物料正常從出料口流出,觀察透明鋼化鏡框物料多少情況,當物料出現在鏡框中下部,及時進行填充物料,當物料造成堵塞,打開攪動裝置,疏通物料堵塞問題,使其正常工作即可。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