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函道直升飛機模型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6:29:26 1
專利名稱:一種雙函道直升飛機模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飛機模型。
背景技術:
目前遙控直升機模型是採用與直升機相同的空氣動力學布局:如
圖1所示,主螺旋槳I為升力來源,為抵消主螺旋槳的扭矩,設置了一個尾槳2。若沒有此尾槳,直升機機身將會旋轉不停,不能飛行。主螺旋槳順時針旋轉,根據動量矩平衡原理,機身將逆時針旋轉,但由於尾槳的拉力,抵消了機身的扭力,使得機身保持平衡狀態。根據直升機空氣動力學原理製成的遙控直升機模型,近年來發展很快,成為一種高級時尚的玩具。但該模型存在以下缺陷:1、主螺旋槳過長,結構脆弱,在飛行中易折斷,主螺旋槳有微小磨損,變形,都會影響直升機模型的飛行。2、真正的直升機,尾槳的拉力及轉速是能精確控制的。但模型不同,不可能精確控制,只有固定轉速,因此常常造成機身打旋,不能保持平衡從而穩定飛行。3、直升機可以前進後退,是由與主螺旋槳上有一套複雜的機構在起作用,而模型上不可能複製,只能做一個簡易裝置替代。因而常見的是直升機模型垂直方向直升直降尚可,但要靈活自如地前進後退,卻不易達到。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函道直升飛機模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使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函道直升飛機模型,包括機身,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型還包括位於機身左右兩側的左螺旋漿和右螺旋漿,兩個螺旋漿均位於函道內,螺旋漿受到電機的驅動後,可以旋轉;在機身的尾部連接有固定短翼,固定短翼上設置有垂直尾翼,垂垂直尾翼上安裝有可以上下擺動的水平尾翼。本實用新型兼顧了直升機和普通飛機的優點:即螺旋槳小,易操縱,但又可垂直起降,靈活自如。說明書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主螺旋漿,2為尾槳,3為機身,4為右螺旋槳,5為左螺旋槳,6為固定短翼,7為垂直尾翼,8為水平尾翼,9為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和圖3所示,此直升機螺旋槳有兩個:由帶函道的左螺旋槳5和由帶函道的右螺旋槳4並列組成,兩眾由電機9帶動,電機9通過傳送帶直接帶動左右螺旋槳。電機順時針旋轉,帶動螺旋漿也順時針旋轉,左螺旋槳5產生扭力為F1,右螺旋槳4產生扭力為F2,二者相對於支點(電機9)是相反的,只要轉速一致,就可抵消。即此雙槳旋轉時不產生扭矩,形成了穩定飛行的基礎。雙函道螺旋槳及動力系統可以繞軸轉動,形成拉力線變化,完成垂直上升,前進,後退的功能。用函道包住螺旋槳的作用是,可以在較小螺旋槳直徑下,取得較大升力,並且由於函道圈的保護,使得螺旋槳不易損壞。
權利要求1.一種雙函道直升飛機模型,包括機身,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型還包括位於機身左右兩側的左螺旋漿和右螺旋漿,兩個螺旋漿均位於函道內,螺旋漿受到電機的驅動後,可以旋轉;在機身的尾部連接有固定短翼,固定短翼上設置有垂直尾翼,垂直尾翼上安裝有可以上下擺動的水平尾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函道直升飛機模型,包括機身,所述模型還包括位於機身左右兩側的左螺旋槳和右螺旋槳,兩個螺旋槳均位於函道內,螺旋槳受到電機的驅動後,可以旋轉;在機身的尾部連接有固定短翼,固定短翼上設置有垂直尾翼,垂直尾翼上安裝有水平尾翼。本實用新型兼顧了直升機和普通飛機的優點既螺旋槳小,易操縱,但又可垂直起降,靈活自如。
文檔編號A63H27/18GK203001969SQ20122073896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鄭林昆, 隴滌湘, 鄭然 , 袁南華, 劉楠 申請人:鄭林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