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防回流裝置的呼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7:26:36

本實用新型涉及保健護理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帶有防回流裝置的呼吸機。
背景技術:
呼吸機主要用於急救病人、術後病人康復或呼吸系統的保健理療。為提高吸氧的舒適性,通常在呼吸機的輸出端與呼吸面罩之間設置有溼化器,給氧氣加溼或者增加水性藥物。現有的呼吸機都不具有防回流裝置,閒置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可能導致溼化器的水瓶傾倒、末端壓力增大,造成溼化器中的水倒流進入呼吸機主機,引起電路或者機械故障。另外,在閒置狀態下,氧氣停止流動,但是溼化器通過管道與外界溝通,外界的細菌可以通過軟管進入溼化器,並在溼化器內潮溼環境中滋生,引起二次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使用方便、避免細菌汙染、防止回流水損失的帶有防回流裝置的呼吸機。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帶有防回流裝置的呼吸機包括底座、固定安裝在底座上表面的立柱、固定安裝在立柱頂端的呼吸器主機,所述呼吸器主機的輸出端通過輸入軟管連接到溼化器的輸入端,另有連接在溼化器上的輸出軟管與呼吸機面罩連接,所述溼化器包括儲水倉、可軸向滑動地安裝在儲水倉上端的上蓋,所述儲水倉的上端設有固定連接在儲水倉倉壁上的漏氣隔板,所述漏氣隔板位於上蓋的內腔中並且漏氣隔板與上蓋之間的間隙形成氣倉;漏氣隔板上固定連接有進氣管和堵頭,所述進氣管的下端位於儲水倉中,進氣管的上端位於氣倉內,所述堵頭位於氣倉內;所述上蓋上貫穿插裝有連接輸入軟管的輸入管接頭以及連接輸出軟管的輸出管接頭,所述輸入管接頭的內端通過輸入開關機構對接進氣管,所述輸出管接頭通過輸出開關機構對接堵頭。
所述輸入開關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輸入管接頭內端的滑動套管、設置在滑動套管內腔中的封堵片,所述封堵片朝向進氣管的一面設置有圓臺狀的內堵頭,在封堵片上環繞內堵頭設置有貫穿封堵片的通氣孔;在進氣管的上端設有匹配封堵片的閥片,所述閥片為圓環狀,閥片中心孔的直徑匹配內堵頭。
所述輸出開關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輸出管接頭內端的環體、插裝在環體上的導向杆,所述環體上設置有貫穿環體的氣孔,所述導向杆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堵頭上,導向杆的內端位於輸出管接頭的內腔中,堵頭的直徑不小於輸出管接頭的外徑。
由於採用了上述結構,在停用時可以將溼化器的進出口同時封堵,其結構緊湊、使用方便,防止回流水損壞機器的同時還可以杜絕細菌滋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實施例中溼化器輸入管接頭和輸出管接頭關閉狀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實施例中溼化器輸入管接頭和輸出管接頭導通狀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3的B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帶有防回流裝置的呼吸機包括底座11、固定安裝在底座11上表面的立柱10、固定安裝在立柱10頂端的呼吸器主機1,所述呼吸器主機1的輸出端通過輸入軟管6連接到溼化器2的輸入端,另有連接在溼化器2上的輸出軟管4與呼吸機面罩5連接,呼吸器主機1產生的氧氣通過輸入軟管6輸送到溼化器2加溼以後,從輸出軟管4輸送到呼吸機面罩5。
如圖2、圖3所示,所述溼化器2包括儲水倉21、可軸向滑動地安裝在儲水倉21上端的上蓋22,所述儲水倉21的上端設有固定連接在儲水倉21倉壁上的漏氣隔板23,漏氣隔板23上帶有貫穿孔,貫通其兩側。所述漏氣隔板23位於上蓋22的內腔中並且漏氣隔板23與上蓋22之間的間隙形成氣倉24;漏氣隔板23上固定連接有進氣管25和堵頭26,所述進氣管25的下端位於儲水倉21中,進氣管25的上端位於氣倉24內,所述堵頭26位於氣倉24內;所述上蓋22上貫穿插裝有連接輸入軟管6的輸入管接頭61以及連接輸出軟管4的輸出管接頭41,所述輸入管接頭61的內端通過輸入開關機構對接進氣管25,所述輸出管接頭41通過輸出開關機構對接堵頭26。
輸入開關機構導通的時候可以將輸入軟管6連通進氣管25,將氧氣導入儲水倉21中,通過儲存在儲水倉21中的水將氧氣加溼。輸出開關機構打開的時候則可以使輸出管接頭41的內端開放,加溼後的氧氣通過漏氣隔板23上的貫穿孔進入氣倉24,再通過輸出管接頭41和輸出軟管4輸送到呼吸機面罩5。
如圖3、圖4所示,所述輸入開關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輸入管接頭61內端的滑動套管62、設置在滑動套管62內腔中的封堵片63,所述封堵片63朝向進氣管25的一面設置有圓臺狀的內堵頭64,在封堵片63上環繞內堵頭64設置有貫穿封堵片63的通氣孔;在進氣管25的上端設有匹配封堵片63的閥片27,所述閥片27為圓環狀,閥片27中心孔的直徑匹配內堵頭64。當輸入管接頭61和封堵片63下行的時候,內堵頭64堵住閥片27的中心孔,將進氣管25堵住,防止儲水倉21中的水進入輸入管接頭61。反之,當輸入管接頭61和封堵片63上行的時候,內堵頭64離開閥片27的中心孔,兩者之間產生間隙,輸入管接頭61中的氧氣可以穿過封堵片63上的通氣孔進入該間隙中,並最終通過閥片27的中心孔進入進氣管25。如圖3所示,進氣管25的下端固定連接在儲水倉21的底部,在進氣管25的下端的側壁上設置細小的出氣孔,這樣可以使進氣管25固定得更加牢固,同時不妨礙氧氣輸出。
如圖4所示,所述輸出開關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輸出管接頭41內端的環體42、插裝在環體42上的導向杆43,導向杆43與環體42呈可軸向滑動的密封配合,兩者之間可軸向移動的同時接觸面為氣密配合。所述環體42上設置有貫穿環體42的氣孔,所述導向杆43的外端固定連接在堵頭26上,導向杆43的內端位於輸出管接頭41的內腔中,堵頭26的直徑不小於輸出管接頭41的外徑。導向杆43的直徑小於堵頭26的直徑,這樣在堵頭26的上端形成一個臺階,當輸出管接頭41和環體42下行的時候,堵頭26上的臺階將環體42上的氣孔封堵,防止外界細菌入侵。當輸出管接頭41和環體42上行的時候,環體42的下表面離開堵頭26上的臺階,環體42上的氣孔將輸出管接頭41與氣倉24導通,使氣倉24中的氧氣可以正常通過輸出管接頭41輸出。
另外,為防止導向杆43意外脫落,如圖4所示,還可以在導向杆43的上端設置軸向分布的翅片,該翅片可以將導向杆43限定在環體42中,通過又不妨礙空氣流動。
由於輸出管接頭41和輸入管接頭61均固定連接在上蓋22上,使用時只要推動上蓋22上下移動即可同時帶動輸出管接頭41和輸入管接頭61上下移動,實現輸入開關機構和輸出開關機構同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