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力鍋鍋蓋的安全鎖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20:30:51 1
專利名稱:電壓力鍋鍋蓋的安全鎖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壓力鍋,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壓力鍋鍋蓋的安全鎖緊機構。
背景技術:
由於電壓力鍋在使用時,鍋內會產生很大的氣壓,如果由於人為原因打開了鍋蓋,極易發生燙傷事故。
發明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鍋內有壓力時鍋蓋不能打開的電壓力鍋鍋蓋的安全鎖緊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電壓力鍋鍋蓋的安全鎖緊機構,包括鍋蓋、設在鍋蓋表面上的提手,在提手包裹的鍋蓋表面和側壁上各設有一通孔,相對應的提手表面和側壁上也各設有一個通孔,並且鍋蓋表面上的通孔與提手表面上的通孔上下貫通,鍋蓋側壁上的通孔和提手側壁上的通孔左右橫向貫通,在提手與鍋蓋之間設有一連片,連片沿鍋蓋的徑向布置,在靠近鍋蓋口的連片端部上設有一通孔,該通孔位於鍋蓋和提手側壁上的兩通孔之間,並且該三個通孔左右橫向貫通,在三個通孔內設有一根滑杆,連片與滑杆連動,在連片與提手之間的滑杆上套有一復位彈簧,連片的另一端部也設有一通孔,該通孔隨連片的左右移動可與鍋蓋和提手表面上的兩通孔上下貫通或錯開,在鍋蓋上表面的通孔內鑲嵌一可上下自由移動的浮子,浮子隨著提手表面的通孔、連片端部上的通孔和鍋蓋表面通孔上下貫通時可伸進提手表面的通孔內。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當鍋內有較小的壓力時,鍋蓋就不能打開,當鍋蓋沒有蓋好時,滑杆的一端伸出提手側壁,使用者可清楚的看出,增加了電壓力鍋的安全性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鍋內有壓力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鍋蓋沒有鎖好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電壓力鍋鍋蓋的安全鎖緊機構,包括鍋蓋1、設在鍋蓋1表面上的提手2,在提手2包裹的鍋蓋1表面和側壁上各設有一通孔10、11,相對應的提手2表面和側壁上也各設有一個通孔20、21,並且鍋蓋1表面上的通孔10與提手2表面上的通孔20上下貫通,鍋蓋1側壁上的通孔11和提手2側壁上的通孔21左右橫向貫通,在提手2與鍋蓋1之間設有一連片3,連片3沿鍋蓋1的徑向布置,在靠近鍋蓋1口的連片3端部上設有一通孔31,該通孔31位於鍋蓋1和提手2側壁上的兩通孔11、21之間,並且該三個通孔11、21、31左右橫向貫通,在三個通孔11、21、31內設有一根滑杆4,連片3與滑杆4連動,在連片3與提手2之間的滑杆4上套有一復位彈簧5,連片3的另一端也設有一通孔30,該通孔30隨連片3的左右移動可與鍋蓋1和提手2表面上的兩通孔10、20上下貫通或錯開,在鍋蓋1上表面的通孔10內鑲嵌一可上下自由移動的浮子6,浮子6隨提手2表面的通孔20、連片3端上的通孔30和鍋蓋1表面通孔10上下貫通時可伸進提手2表面的通孔20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壓力鍋鍋蓋的安全鎖緊機構,包括鍋蓋(1)、設在鍋蓋(1)表面上的提手(2),其特徵在於在提手(2)包裹的鍋蓋(1)表面和側壁上各設有一通孔(10、11),相對應的提手(2)表面和側壁上也各設有一個通孔(20、21),並且鍋蓋(1)表面上的通孔(10)與提手(2)表面上的通孔(20)上下貫通,鍋蓋(1)側壁上的通孔(11)和提手(2)側壁上的通孔(21)左右橫向貫通,在提手(2)與鍋蓋(1)之間設有一連片(3),連片(3)沿鍋蓋(1)的徑向布置,在靠近鍋蓋(1)口的連片(3)端部上設有一通孔(31),該通孔(31)位於鍋蓋(1)和提手(2)側壁上的兩通孔(11、21)之間,並且該三個通孔(11、21、31)左右橫向貫通,在三個通孔(11、21、31)內設有一根滑杆(4),連片(3)與滑杆(4)連動,在連片(3)與提手(2)之間的滑杆(4)上套有一復位彈簧(5),連片(3)的另一端部也設有一通孔(30),該通孔(30)隨連片(3)的左右移動可與鍋蓋(1)和提手(2)表面上的兩通孔(10、20)上下貫通或錯開,在鍋蓋(1)上表面的通孔(10)內鑲嵌一可上下自由移動的浮子(6),浮子(6)隨著提手(2)表面的通孔(20)、連片(3)端部上的通孔(30)和鍋蓋(1)表面通孔(10)上下貫通時可伸進提手(2)表面的通孔(20)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壓力鍋,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壓力鍋鍋蓋的安全鎖緊機構。它包括鍋蓋、提手,在鍋蓋表面和側壁上各設有一通孔,提手表面和側壁上也各設有一個通孔,在提手與鍋蓋之間設有一連片,連片沿鍋蓋的徑向布置,連片一端部上設有一通孔,該通孔位於鍋蓋和提手側壁上的兩通孔之間,在三個通孔內設有一根滑杆,連片與滑杆連動,在連片與提手之間的滑杆上套有一復位彈簧,連片的另一端部也設有一通孔,該通孔隨連片的左右移動可與鍋蓋和提手表面上的兩通孔上下貫通或錯開,在鍋蓋上表面的通孔內鑲嵌一可上下自由移動的浮子,浮子隨著提手表面的通孔、連片端部上的通孔和鍋蓋表面通孔上下貫通時可伸進提手表面的通孔。
文檔編號A47J27/09GK2662776SQ20032011944
公開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22日
發明者冼國佳 申請人:冼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