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11 05:58:41 1
本發明涉及玻璃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
玻璃本身為易碎品,對於大力作用,無法接受,但是有些輕微的磕碰容易導致整塊玻璃的破碎,尤其在四角處,同時,高溫、極冷環境下,玻璃都容易出現崩裂。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其特徵在於:由以下組分製備而成:磷酸氫二鈉20-30份、穩定劑10-15份、玉米澱粉150-200份、天然橡膠60-70份、四氯化碳60-70份、五氯苯酚60-70份、沙蒿膠15-20份、金屬粉末10-12份、聚氨酯6-9份、高透明PET聚酯30-40份、顏料5-6份、膠粘劑10-15份、吸收劑10-15份、丙烯酸酯膠60-70份。
由以下組分製備而成:磷酸氫二鈉20份、穩定劑10份、玉米澱粉150份、天然橡膠60份、四氯化碳60份、五氯苯酚60份、沙蒿膠15份、金屬粉末10份、聚氨酯6份、高透明PET聚酯30份、顏料5份、膠粘劑10份、吸收劑10份、丙烯酸酯膠60份。
由以下組分製備而成:磷酸氫二鈉30份、穩定劑15份、玉米澱粉200份、天然橡膠70份、四氯化碳70份、五氯苯酚70份、沙蒿膠20份、金屬粉末12份、聚氨酯9份、高透明PET聚酯40份、顏料6份、膠粘劑15份、吸收劑15份、丙烯酸酯膠70份。
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及其製備方法,利用權利要求1中的組分通過以下步驟製備而成:
步驟a:將磷酸氫二鈉、穩定劑、天然橡膠熱混煉,切片後浸在玉米澱粉內,攪拌至完全混合,然後與四氯化碳進行進一步攪拌打漿,得到熱膠,熱膠為底層膠,敷在玻璃四角;
步驟b:噴灑金屬粉末,將丙烯酸酯膠塗在金屬粉末上;
步驟c:聚氨酯、五氯苯酚、沙蒿膠按比例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2小時,冷卻,得到膠;
步驟d:將膠切成片狀,覆蓋在丙烯酸酯膠上,刷上一層膠粘劑;
步驟e:將顏料混入高透明PET聚酯中,攪拌,加熱3分鐘後加入吸收劑,混合,待溫度降至50℃,塗抹在膠粘劑上,即完成塗層製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熱膠打底,保證基礎了緩衝力,金屬粉末塗在熱膠上,金反射和阻擋紅外及產生熱能的波長,實現隔熱、隔紫外線功能,防止高溫爆裂,外層的顏料混入高透明PET聚酯,可防止氧化變色,通過聚氨酯加強硬度,整體軟硬適中,減弱磕碰情況下的緩衝力,在不影響透明的情況下,同時也加強四角的強度,也有效的防止極冷環境下的崩裂。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1: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由以下組分製備而成:磷酸氫二鈉20份、穩定劑10份、玉米澱粉150份、天然橡膠60份、四氯化碳60份、五氯苯酚60份、沙蒿膠15份、金屬粉末10份、聚氨酯6份、高透明PET聚酯30份、顏料5份、膠粘劑10份、吸收劑10份、丙烯酸酯膠60份。
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及其製備方法,利用權利要求1中的組分通過以下步驟製備而成:
步驟a:將磷酸氫二鈉、穩定劑、天然橡膠熱混煉,切片後浸在玉米澱粉內,攪拌至完全混合,然後與四氯化碳進行進一步攪拌打漿,得到熱膠,熱膠為底層膠,敷在玻璃四角;
步驟b:噴灑金屬粉末,將丙烯酸酯膠塗在金屬粉末上;
步驟c:聚氨酯、五氯苯酚、沙蒿膠按比例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2小時,冷卻,得到膠;
步驟d:將膠切成片狀,覆蓋在丙烯酸酯膠上,刷上一層膠粘劑;
步驟e:將顏料混入高透明PET聚酯中,攪拌,加熱3分鐘後加入吸收劑,混合,待溫度降至50℃,塗抹在膠粘劑上,即完成塗層製備。
具體實施例2: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由以下組分製備而成:磷酸氫二鈉30份、穩定劑15份、玉米澱粉200份、天然橡膠70份、四氯化碳70份、五氯苯酚70份、沙蒿膠20份、金屬粉末12份、聚氨酯9份、高透明PET聚酯40份、顏料6份、膠粘劑15份、吸收劑15份、丙烯酸酯膠70份。
一種玻璃四角防高溫崩裂塗層及其製備方法,利用權利要求1中的組分通過以下步驟製備而成:
步驟a:將磷酸氫二鈉、穩定劑、天然橡膠熱混煉,切片後浸在玉米澱粉內,攪拌至完全混合,然後與四氯化碳進行進一步攪拌打漿,得到熱膠,熱膠為底層膠,敷在玻璃四角;
步驟b:噴灑金屬粉末,將丙烯酸酯膠塗在金屬粉末上;
步驟c:聚氨酯、五氯苯酚、沙蒿膠按比例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2小時,冷卻,得到膠;
步驟d:將膠切成片狀,覆蓋在丙烯酸酯膠上,刷上一層膠粘劑;
步驟e:將顏料混入高透明PET聚酯中,攪拌,加熱3分鐘後加入吸收劑,混合,待溫度降至50℃,塗抹在膠粘劑上,即完成塗層製備。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