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滑脫張力帶固定釘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10:47:46
專利名稱:一種防滑脫張力帶固定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防滑脫張力帶固定釘,主要應用於髕骨骨折的張力帶內固定治療。
技術背景目前對於有移位的髕骨骨折,大多採用傳統的普通克氏針鋼絲張力帶技術進行固定。這種傳統的方法需要將克氏針的其中一端折成大於90度的彎鉤,另一端留有較長的尾端,或者將克氏針兩端均予以折彎,以防克氏針退出或鋼絲自克氏針上滑脫造成內固定失效。該方法的主要缺點是不能控制克氏針的旋轉,容易發生克氏針向後退出,或鋼絲自克氏針上滑脫,從而使內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影響手術效果;另外克氏針尾端保留過長或向後退出後刺激皮膚形成滑囊,長期疼痛,嚴重影響膝關節功能鍛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防止滑脫的張力帶固定釘,以保證內固定物不會在術後發生後退及滑脫。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滑脫張力帶固定釘,由三稜形的尖部、光滑的針體及膨大的尾端組成,其特徵在於尾端呈直徑略大的六稜柱形,於六稜柱形尾端的的相對面上設有邊緣光滑的固定孔。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六稜柱形尾端便於牢固連接於電鑽上,手術時鋼絲通過尾端的固定孔進行固定,鋼絲與固定釘構成一個牢固的整體,避免內固定物退出或滑脫引起的內固定失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於製造,使用方便,減少醫療併發症,提高手術成功率。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圖中標記如下1.尖部,2.針體,3.尾端,4.固定孔,5.髕骨骨折塊,6.鋼絲。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滑脫張力帶固定釘,由三稜形的尖部1、光滑的針體2及膨大的尾端3組成,其特徵在於尾端3呈直徑略大的六稜柱形,於六稜柱形尾端3的相對面上設有邊緣光滑的固定孔4。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骨折復位後,用電鑽咬住本實用新型的尾端3,按手術要求將兩枚固定釘平行打入髕骨骨折塊5上,尖部1及部分針體2由對側穿出, 使尾端3靠緊髕骨骨折塊5 ;取鋼絲6 —根,從兩枚固定釘的尾端3上的固定孔4中穿過,並呈「8」字形固定骨折,使兩枚固定釘與鋼絲6構成牢固的整體,保證內固定物不會發生退出或滑脫;將穿出的尖部1和部分針體2剪斷。
權利要求1. 一種防滑脫張力帶固定釘,由三稜形的尖部、光滑的針體及膨大的尾端組成,其特徵在於尾端呈直徑略大的六稜柱形,於六稜柱形尾端的的相對面上設有邊緣光滑的固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防滑脫張力帶固定釘,由三稜形的尖部、光滑的針體及膨大的尾端組成,其特徵在於尾端呈直徑略大的六稜柱形,於六稜柱形尾端的的相對面上設有邊緣光滑的固定孔。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於髕骨骨折的張力帶內固定治療,能有效避免內固定物退出或滑脫引起的內固定失效,結構簡單,便於製造,使用方便,減少醫療併發症,提高手術成功率。
文檔編號A61B17/84GK201977924SQ20112001694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4日
發明者劉曉靜, 孫晉客, 王年芳 申請人:孫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