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心臟異常還能要嗎(胎兒心臟超聲異常)
2023-07-31 15:49:32 1
不必驚慌,本文帶你詳細解讀。
眾所周知,心臟畸形是胎兒或新生兒最常見的畸形之一,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胎兒心臟發育情況是孕期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
為提高胎兒心臟畸形的檢出率,胎兒心臟檢查分別在孕期兩個時間段進行超聲檢查。
第一時間段
孕22-25周:單胎,做胎兒系統篩查 面部成像(即原來稱呼的四維超聲檢查)。
孕22-24周:雙胎,做胎兒系統篩查。
此階段的胎兒系統篩查包含胎兒頭顱、顏面部、頸部、胸腹部臟器、脊柱、四肢、心臟以及胎盤、羊水、孕婦宮頸等情況的檢查。
第二時間段
孕26-30周:胎兒心臟超聲檢查,單胎。雙胎在胎兒體位及羊水等情況合適的條件下也可進行檢查。
臨床醫師會在NT檢查~唐氏篩查時間段(11W~20W)內告知預約好兩次檢查時間。通過這兩次重要的篩查,可以有效提高篩查準確性。
如何解讀常見4種胎兒心臟異常情況
心室內點狀強回聲
檢出率約3%-8%,單發多見,多位於左心室二尖瓣腱索上,多數認為是乳頭肌微鈣化灶,孕晚期大多自行消失。單獨出現時,幾乎與亞洲人染色體異常無關。
房間隔膨脹瘤
晚孕期多見,可引起房性期前收縮;可能會限制卵圓孔處右向左分流,造成左心稍小於右心,但很少會影響左心發育。
輕度三尖瓣反流
中孕期可能與胎兒心肌發育不完善、收縮不協調有關。良性三尖瓣反流的流速多不超過80cm/s,反流時間多不超過半個收縮期。
心律失常
以一過性心律減慢和房性期前收縮最多見。前者在中孕期最多見,可能與探頭壓迫臍帶或胎兒自身壓力造成的迷走神經刺激有關,常在十幾秒內恢復正常。後者在晚孕期更多見,多數預後良好,但頻發者和形成未下傳的二聯律者需警惕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出現。大多數心律失常對孩子都沒有生命危險。胎兒心律失常是一種罕見的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會自行緩解。
思考:我們應該做什麼?
首先,上述幾種常見的胎兒心臟微小異常多不伴有心臟結構畸形和功能變化,晚孕期或出生後可恢復正常,不一定要採取幹預措施,但最好結合產前遺傳檢查進行診斷和分析;然後,罕見與心內外結構畸形、染色體異常有關。最後,關鍵是發現上述微小異常時要認真檢查心內其他結構。
(注:圖文轉自第一婦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