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縣楊集鄉有幾個村(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
2023-07-31 10:55:57
會寧縣(Huining County),別名粟州,甘肅省白銀市下轄縣,東依靜寧縣和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海原縣,南鄰通渭縣,西靠安定區和榆中縣,北接靖遠縣、平川區。截止2020年,總流域面積6439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26萬畝(實有460萬畝),下轄28個鄉鎮,284個行政村,33個社區,常住人口為401581人。
周太祖宇文泰為西魏相,西巡,會師於此。當地人張信傾家產犒勞六軍。「太祖悅,因命置州,以『會』為名。」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祖厲縣(祖厲音嗟賴,以祖厲河而定名),屬安定郡,治所在今縣北郭城驛鎮,有祖厲縣故城遺址。南北朝時,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祖厲縣為祖居,遷址平涼境內,後在今靖遠縣境內置會寧縣,為「會寧」縣名之始。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置今之會寧縣,隸陝西布政司鞏昌路。會寧縣名從此沿用,歷經明、清兩代,至今600多年歷史。清隸屬甘肅布政使司鞏昌府。新中國成立後,會寧縣隸屬定西地區行政公署。1985年8月1日,白銀市恢復建制,會寧縣改屬白銀市。
河流分系
會寧縣主要河流有祖厲河、葫蘆河、清水河等三條。
祖厲河,黃河上遊支流。位於中國甘肅省中部,蘭州市東側。源出會寧縣南華家嶺,北流經會寧縣、靖遠縣入黃河。因流域地層含鹽鹼較多,水味苦鹹,故又稱苦水河。河水含沙量較高。
葫蘆河是渭河一條較大的支流,古稱瓦亭水、隴水。因河床狹窄多曲折,形似「葫蘆「得名。發源於寧夏西吉縣與海原縣交界處的月亮山南麓,向南流經西吉、靜寧、秦安, 在天水三陽川與渭河交匯,是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地形地貌
地處西北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交接帶,土地構造複雜,多以變質巖和花崗巖為基底,其上廣泛沉積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系黃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羅系和白堊系地層。地勢南高北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全縣以祖厲河為基幹,分布樹枝狀溝壑,遍布「V」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裡有1.07公裡溝壑。東北角、中西部有海拔2200米的山塬和峰巒。南部、中部為山地,多屬黃土堆積侵蝕長梁、梁峁地貌;北部多為川、塬地,為梁峁頂面殘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溝谷地階地貌。
會寧縣擁有「狀元故裡,博士之鄉」稱,是西北教育名縣。
史料載:明、清兩代,考中文武進士24名,文武舉人115名,生員貢生396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甘肅考中進士3名,會寧曹銘就是其中之一;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甘肅考中進士8名,其中有會寧舉子蘇源泉、萬寶成等;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甘肅第一批赴日留學生5名,其中會寧萬寶成、楊思名列其中。
七十年代,會寧教育成為定西地區「乾旱山區一朵鮮花」。
2018年全縣共有學校362所,其中普通中學46所(含普通高中5所),小學255所(含教學點126個),幼兒園60所(含民辦幼兒園22所),職業學校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77354人,比上年減少2529人,其中普通高中11924人,普通初中14936人,小學30281人,幼兒園、學前班16128人,職業學校4014人,特殊教育學校71人。教職工總數8063人,其中專任教師785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2018年高考錄取7784人,其中重點本科1692人,普通本科1807人,專科(含高職)4285人,自恢復高考以來累計錄取已達14.65萬人。師資力量算不上雄厚的西北貧困縣,憑著「政府苦抓、家長苦供、社會苦幫和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的「三苦兩樂」精神,優良的教育傳統和鮮明的辦學特色,連續30年改寫著教育實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高考神話。
自恢復高考制度的30年間,會寧縣已向全國輸送大中專學生近8萬人,平均每7.5戶有4.8名大學生,是甘肅省基層學校培養出大學生最多的縣,被人們稱為「狀元縣」。30年來,會寧的高考升學絕對人數穩居甘肅省市縣(不包括區)之首。截止2008年,會寧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達到54人,正在就讀的17人。近兩年,最引人矚目的是,在西部大開發的項目中,「西部開發助學工程」之「宏志班助學項目」又給會寧教育錦上添花。「宏志班」全名為「宏志班資助項目」,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教育部聯合實施的「西部開發助學工程」的一部分,從2002年開始實施。會寧縣由於教育聲譽好,承擔起了這一項目。
據甘肅日報載,2005年會寧第一屆宏志班的50名學生,高考平均分達604分,超出甘肅省重點線46分,本科上線率100﹪,重點上線率達88%,是全國42個宏志班中成績最好的一個,被眾多媒體報導。2008年「西北高考狀元縣」會寧再次傳來捷報:全縣二類本科上線人數達到2760人,其中僅會寧縣第一中學就有1108人考上了二類本科,465名考生上了重點分數線,全縣有6名考生被清華大學錄取,位居甘肅省第一。 「宏志班」在高考中再次成為耀眼的明星,120名「宏志班」學生,除3名學生考上二類本科院校外,其餘117名都上了重點本科院校,其中3名還考上了清華大學。 「宏志班」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成為會寧縣教育的一個品牌。會寧縣的義務教育也極為出色,2003年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同年9月「兩基」達標通過甘肅省政府的評估驗收。會寧縣已經建成各級各類學校575所,在校學生已有15.5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