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03:45:21 2
專利名稱: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衛浴設備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其可以應用在拉出式龍頭中,以滿足人們使用時需要大流量功能的需求。
背景技術:
為了讓人們能自動地節水,各國諸如美國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其規定拉出式龍頭默認出水模式下均為小流量出水,其中對於該拉出式龍頭,其常見的結構大多數均為兩種功能,即在小流量下實現花灑水和柔水,人們可以通過選擇拉出式龍頭上的切換開關來實現。但是,由於受到恆定流量的限制,當人們需要用大一點的流量功能時,則沒辦法辦至IJ,從而影響使用效果。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針對現有低流量龍頭無法兼具大流量功能的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以解決現有龍頭無法兼具大流量功能的問題。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可通過連杆而應用在龍頭上並設置在後水道和前水道之間,其中,包括導套、中心栓、彈簧和定位柱,該導套固定設置在龍頭上並具有中通孔以及位於側壁上的開口,該開口使中通孔連通於前水道;該中心栓貫穿通過該中通孔,該中心栓外端為可供外力驅動而使中心栓在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之間切換的驅動復位端,該中心栓裡端外周套設有第一密封環,裡端端面上形成有沉孔,中心栓側壁上還開設有鏤空孔,該鏤空孔使沉孔與中通孔相連通,該第一密封環在第一工作狀態時抵靠在導套的裡端並密封該導套的中通孔,該後水道連通至導套與中心栓裡端側空間;該彈簧一端套設在定位柱上,另一端與中心栓沉孔的底部抵頂以使中心栓處於第一工作狀態,該定位柱固定在龍頭上並插置在沉孔中,該定位柱與沉孔之間形成有環形間隙,該中心栓在第二工作狀態時克服彈簧彈力而使第一密封環與導套裡端分離。進一步,該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還包括按鈕座,該按鈕座與中心栓的驅動復位端相連而可使中心栓由第一工作狀態切換至第二工作狀態。進一步,該導套側壁上開口的裡外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密封環和第三密封環。進一步,該中心栓上還套設有第四密封環,該第四密封環位於驅動復位端與鏤空孔之間並滑設在導套的中通孔內以密封中心栓與導套之間的間隙。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在默認狀態下,經由彈簧彈性力的抵頂使得中心栓朝外運動,即使得第一密封環可密封該導套的中通孔,此時從後水道進入的水流將會從定位柱與沉孔之間的環形間隙,再依次經由鏤空孔、導套的中通孔和開口而進入至前水道,由於該環形間隙為一個較小的間隙,故此時為默認的節水小流量狀態。當人們通過對驅動復位端進行動作而驅使彈簧壓縮後,該第一密封環與導套裡端分離,使得導通的中通孔直接與後水道相通,此時即為大流量的第二工作狀態。與現有技術相比,將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結構應用至龍頭之後,人們可以自由地在大流量和小流量之間切換,從而滿足人們對大流量水流的使用需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應用在拉出式龍頭中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中心栓處於第一工作狀態時的剖視圖;圖3為圖1的中心栓處於第二工作狀態時的剖視圖;圖4為將第二工作狀態切回至第一工作狀態時的龍頭剖視圖5為中心栓的結構 示意圖;圖6為圖5的剖視圖。圖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 100 導套I中通孔11開口12第二密封環13第三密封環14中心栓2驅動復位端21第一密封環22沉孔23鏤空孔24第四密封環25彈簧3定位柱4環形間隙41按鈕座5龍頭200連杆210後水道220前水道23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如圖1至圖6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100應用在拉出式龍頭200中,以使拉出式龍頭200可以兼具大流量出水功能。該拉出式龍頭200自身具有小流量狀態下的柔水和花灑水兩種工作狀態,具體是通過外在的按鈕部帶動連杆210而實現驅動,由於其自身結構與現有技術中的結構基本相同,且不是本案的核心,故不進行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在於提供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100,可通過連杆210而應用在龍頭200上並設置在後水道220和前水道230之間,具體包括導套1、中心栓2、彈簧3和定位柱4,如圖2至圖4所示,該導套I固定設置在龍頭200上並具有中通孔11以及位於側壁上的開口 12,該開口 12使中通孔11連通於前水道230。[0034]請參照圖2至圖6所示,該中心栓2貫穿通過該中通孔11,該中心栓2外端為可供外力驅動而使中心栓2在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之間切換的驅動復位端21,具體地,該驅動復位端21與按鈕座5和連杆210均相連,該按鈕座5與中心栓2的驅動復位端21相連而可使中心栓2由第一工作狀態切換至第二工作狀態;而在連杆210的帶動下則可使得中心栓2由第二工作狀態復位至第一工作狀態。如圖5和圖6所示,該中心栓2裡端外周套設有第一密封環22,裡端端面上形成有沉孔23,中心栓2側壁上還開設有鏤空孔24,該鏤空孔24使沉孔23與中通孔11相連通;如圖2所示,該第一密封環22在第一工作狀態時抵靠在導套I的裡端並密封該導套I的中通孔11,該後水道220連通至導套I與中心栓2裡端側空間;如圖2至圖4所示,該彈簧3一端套設在定位柱4上,另一端與中心栓2沉孔23的底部抵頂以使中心栓2處於第一工作狀態,該定位柱4固定在龍頭200上並插置在沉孔23中,該定位柱4與沉孔23之間形成有環形間隙41,該中心栓2在第二工作狀態時克服彈簧3彈力而使第一密封環22與導套I裡端分離。為了確保水路不洩露,該導套I側壁上開口 12的裡外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密封環13和第三密封環14,該中心栓2上則還套設有第四密封環25,該第四密封環25位於驅動復位端21與鏤空孔24之間並滑設在導套I的中通孔11內以密封中心栓2與導套I之間的間隙。這樣,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100,請參照圖2所示,在默認狀態下,經由彈簧3彈性力的抵頂使得中心栓2朝外運動,即使得第一密封環22可密封該導套I的中通孔11,此時從後水道220進入的水流將會從定位柱4與沉孔23之間的環形間隙41,再依次經由鏤空孔24、導套I的中通孔11和開口 12而進入至前水道230,由於該環形間隙41為一個較小的間隙,故此時為默認的節水小流量狀態。請參照圖3所示,當人們通過對驅動復位端21進行動作而驅使彈簧3壓縮後,該第一密封環22與導套I裡端分離,使得導通的中通孔11直接與後水道220相通,此時即為大流量的第二工作狀態。如圖4所示,人們在需要切換回小流量狀態時,只需按下出花灑水的觸控按鈕,在連杆210的作用下,該中心栓2即可實現復位。與現有技術相比,將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結構應用至龍頭200之後,人們可以自由地在大流量和小流量之間切換,從而滿足人們對大流量水流的使用需求。上述實施例和圖式並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疇。
權利要求1.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可通過連杆而應用在龍頭上並設置在後水道和前水道之間,其特徵在於,包括導套、中心栓、彈簧和定位柱,該導套固定設置在龍頭上並具有中通孔以及位於側壁上的開口,該開口使中通孔連通於前水道;該中心栓貫穿通過該中通孔,該中心栓外端為可供外力驅動而使中心栓在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之間切換的驅動復位端,該中心栓裡端外周套設有第一密封環,裡端端面上形成有沉孔,中心栓側壁上還開設有鏤空孔,該鏤空孔使沉孔與中通孔相連通,該第一密封環在第一工作狀態時抵靠在導套的裡端並密封該導套的中通孔,該後水道連通至導套與中心栓裡端側空間;該彈簧一端套設在定位柱上,另一端與中心栓沉孔的底部抵頂以使中心栓處於第一工作狀態,該定位柱固定在龍頭上並插置在沉孔中,該定位柱與沉孔之間形成有環形間隙,該中心栓在第二工作狀態時克服彈簧彈力而使第一密封環與導套裡端分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還包括按鈕座,該按鈕座與中心栓的驅動復位端相連而可使中心栓由第一工作狀態切換至第二工作狀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導套側壁上開口的裡外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密封環和第三密封環。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其特徵在於,該中心栓上還套設有第四密封環,該第四密封環位於驅動復位端與鏤空孔之間並滑設在導套的中通孔內以密封中心栓與導套之間的間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龍頭流量大小切換結構,包括導套、中心栓、彈簧和定位柱,該導套具有中通孔以及位於側壁上並使中通孔連通於前水道的開口;該中心栓貫穿通過該中通孔,外端為驅動復位端,裡端外周套設有第一密封環,裡端端面上形成有沉孔,中心栓側壁上還開設有使沉孔與中通孔連通的鏤空孔,該第一密封環在第一工作狀態時抵靠在導套的裡端,該後水道連通至導套與中心栓裡端側空間;該彈簧與中心栓沉孔的底部抵頂以使中心栓處於第一工作狀態,該定位柱固定在龍頭上,該定位柱與沉孔之間形成有環形間隙,該中心栓在第二工作狀態時克服彈簧彈力而使第一密封環與導套裡端分離。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在大流量和小流量之間切換,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文檔編號F16K17/20GK203023566SQ201220639298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賈偉傑 申請人:廈門建霖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