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生下的孩子體重減輕(生下8斤重的寶寶三個小時後)
2023-07-25 19:29:44 1
在順產前後,很多女性總會有不適的感覺,尤其在順產過程中,當胎兒通過產道時,都會有一種被撐開的感覺,那是為了胎兒順利分娩,產道被充分擴充後的感覺。
那麼在正常順產後,產道應該是一個慢慢恢復的過程,怎麼會有被撐開的感覺呢?今天就來說一個病例吧。
今年38歲的王女士,在經歷9小時的腹痛之後,於22點順利地生下了一個8斤重的男寶寶,當時做了一個側切,我們檢查側切口並沒有延申,軟產道的其他部位並沒有撕裂傷,所以就仔細地縫合了側切口,在產房觀察了2小時後準備送返病房。
返回病房之前,負責產後觀察的護士給王女士量了血壓117/79mmHG,脈搏:80次/分鐘,王女士的面色紅潤,按壓宮底,子宮質地硬,收縮好。流血不多。一切都是一個正常範圍的臨床表現。
可是在隨後病房護士的觀察中,卻發現了王女士的異常之處。
大約在返回病房一個多小時之後,病房的護士按常規協助王女士去衛生間進行產後第一次解小便。
可是這時候,王女士卻說:頭有點暈,喝了很多水,還是沒有尿意。
護士立刻警覺起來,發現王女士的臉有點蒼白,測量血壓發現血壓只有85/45mmHG,而且她的手腳都冰涼冰涼的,有點溼冷。
一般出現這樣的症狀,尤其是在產後,我們第一個考慮的問題是產後出血了。可是當我們到病床邊,按壓王女士的宮底,發現收縮良好,也沒有明顯的血液流出來。
不是子宮的出血,那麼會不會是在分娩的時候,有內臟器官有自發性破裂出血呢?雖然發生率微乎其微,但是在臨床上還是發生過的。
趕快先給王女士輸液,急查血常規,然後請彩超醫生查看,這時候王女士又說:肛門那兒脹脹的,總有想解大便的感覺,但是解了幾次都沒能解出來。
肛門墜脹,從病理上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考慮,一個是因為在腹腔的最低點,直腸凹裡有比較多的積液,會有這樣的感覺。還有一個就是陰道內的異物,會壓迫直腸末端產生便意感。
這時候王女士又述說了她現在的感受:不僅僅想解大便,還有一種下面被撐開的感覺,連傷口也撐得疼。
難道是傷口血腫?可是從產房觀察兩個小時後,一切都是正常的啊,難道是遲發性的?
血常規和彩超結果已經出來,提示血紅蛋白已經是一個中度貧血的狀態,彩超提示腹腔內無異常,沒有積液。
那麼最可能的就是產道血腫了。
立刻配血準備輸血,然後重新給王女士做產道的檢查。
當拉鉤撐開產道,肉眼可見一個黑紫色的囊狀的物體位於產道側切口的上方,距離側切口2cm處,就像一個鼓起來的皮球一樣。
手術刀輕輕劃開表面,有暗紅色的凝血塊聚集,正常的血液應該是鮮紅色,而形成的暗黑色凝血塊,就要考慮是有淤血淤積在這裡,然後形成了血腫。
當血腫增大到一定程度,直接對距離最近的直腸產生了壓迫感,也撐大了產道,所以王女士會有便意感也有產道被撐開的感覺。
因為考慮血腫比較大,我們決定給王女士行血腫切開,局部縫合手術,切開血腫後,發現凝血塊約1100ml左右,清理凝血塊,然後縫合,發現再沒有活動性出血。
王女士在從產房返回病房時,一切是正常範圍,在返回病房一個多小時後發現異常,考慮短時間內發生了大量的失血,為了預防感染,醫生還給她在輸血後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治療,目前恢復良好。
現在討論一下為什么女性容易發生局部血腫,因為女性局部的特殊結構,當發生外力的時候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而小血管破裂後血液不能流出來,而淤積在皮下,當出血過多的時候,血液積累就會發生陰道壁的血腫。
而對於孕婦來說,她們局部的小靜脈會顯著增多,相對普通女性,他們發生陰道壁血腫的機率會更高一點。
而當妊娠合併一些基礎疾病,比如說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凝血功能異常則更加容易在分娩過程中發生血腫。還有一些比如說外力的創傷、分娩時產程的過快或者過慢、分娩後醫生對側切口縫合不到位、分娩後對產道裂傷檢查不到位忽略了都是導致陰道壁血腫的原因。再次回顧王女士分娩的過程,在分娩的時候,使用了分娩鎮痛,而這時候的第二產程我們是從正常的2小時放寬到4小時的。
而王女士的第二產程實際上用了3小時37分鐘,再加上胎兒在8斤重,是一個巨大兒的表現,這裡我們考慮是較長時間的對產道的一個持續的壓迫,而這個壓迫就是一個外力對產道的傷害,就有可能會造成產道的傷害。
返回病房前的檢查都是正常,那麼這個血腫是在返回病房後短時間內發生的,可以考慮是一個遲發性的血腫。
當出血持續,血腫增大,就會出現壓迫直腸和膀胱,導致不能順利排尿和持續的便意感,有的人還會有撐脹感。當出血在持續,會造成產後出血,嚴重會導致因為失血過多導致休克昏迷。
所以,當產後發現自己有不正常的表現的時候,及時匯報醫護人員,而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對患者的嚴密觀察,及時發現異常,也是工作中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