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牆磚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8-03 09:11:06
本發明涉及牆磚,具體涉及隔熱牆磚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牆磚作為一種建築材料適用於洗手間、廚房、室外陽臺等的防護與立面裝飾。貼牆磚是保護牆面的有效途徑。牆磚由於具有優異的機械力學性能而廣泛用於牆面,地面等用來保護內牆體。此外,牆磚由於可以通過添加各種化學助劑來獲得多彩的顏色,而具有裝飾作用。常見的有用於踢腳線處的裝飾牆磚等,既美觀又保護牆基不受汙染。根據牆磚的不同用途,對其性能有不同的要求。用於防火隔熱牆的牆磚則對其隔熱、絕緣、耐火等性能有較高要求。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條件溫和、操作簡單的隔熱牆磚的製備方法。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由上述方法製備而成的兼具隔熱、耐火等性能,能夠用於防火隔熱牆的隔熱牆磚。本發明提供的隔熱牆磚的製備方法包括:(1)將粉煤灰、紅土、滑石粉、增稠劑、石英砂、高嶺土、纖維素、丙烯酸樹脂、助磨劑和丙三醇混合併研磨製得料漿;(2)將料漿油壓成型製得生坯;(3)將生坯進行預熱處理接著自然冷卻並靜置、陳化;(4)將陳化後的生坯進行煅燒、冷卻製得隔熱牆磚;其中,預熱處理的方法為:在40-60℃的溫度下烘焙2-3h;所述陳化要滿足的條件為:溫度為18-25℃,空氣相對溼度為45-65%,陳化時間為3-5天。在上述製備方法的步驟(1)中,各物料的具體用量比可以在寬的範圍內選擇,但是為進一步提高所製得牆磚的強度,優選地,相對於100份高嶺土,粉煤灰的用量為5-10份,紅土的用量為5-15份,滑石粉的用量為10-30份,增稠劑的用量為5-10份,石英砂的用量為5-15份,纖維素的用量為5-15份,丙烯酸樹脂的用量為5-10份,助磨劑的用量為5-10份,丙三醇的用量為40-50份。在上述製備方法的步驟(1)中,料漿的具體大小可以在寬的範圍內選擇,為提高所製得牆磚的強度,優選地,料漿的粒徑為100-150目。在上述製備方法的步驟(1)中,增稠劑的具體種類可以在寬的範圍內選擇,從成本上考慮,優選地,增稠劑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丙烯醯胺中的一種或多種。在上述製備方法的步驟(1)中,助磨劑的具體種類可以在寬的範圍內選擇,為進一步促進各物料間的相互作用,優選地,助磨劑為氯化鈣、氯化鈉、醋酸鈉和硫酸鋁中的一種或多種。在上述製備方法的步驟(2)中,油壓成型的具體條件可以在寬的範圍內選擇,為提高所製得生坯的機械力學性能,優選地,油壓成型的壓強為20-25MPa,時間為5-10min。在上述製備方法的步驟(4)中,煅燒的具體步驟可以在寬的範圍內選擇,但是為增大所製得牆磚的摩擦係數,同時提高其緊實度,優選地,煅燒的步驟為:自20-30℃以9.5-10.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200-1400℃,並於1200-1400℃下煅燒60-100min。本發明還提供了隔熱牆磚,該牆磚是通過上述的方法製備而成。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通過將粉煤灰、紅土、滑石粉、增稠劑、石英砂、高嶺土、纖維素、丙烯酸樹脂、助磨劑和丙三醇混合併研磨製得料漿;接著將料漿油壓成型製得生坯,並將生坯進行預熱處理、自然冷卻、靜置、陳化,最後將陳化後的生坯進行煅燒、冷卻製得隔熱牆磚。在此過程中,各物料間相互作用使所製得的料漿具有高品質,以保證所製得牆磚具有優異的機械力學性能;將生坯進行預熱處理能夠減少其應變提高其強度等性能,陳化進一步增強了生坯的機械性能;最後的煅燒能夠進一步提高所製得牆磚的絕緣與隔熱性。該方法為一種成本低廉、條件溫和、綠色環保和操作簡單的方法。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實施例1(1)以重量份計,將5份粉煤灰、6份紅土、12份滑石粉、5份甲基纖維素、6份石英砂、100份高嶺土、5份纖維素、5份丙烯酸樹脂、5份氯化鈣和50份丙三醇混合併研磨製得粒徑為100目的料漿;(2)將料漿在21MPa的壓強下油壓6min成型製得生坯;(3)將生坯在45℃的溫度下烘焙3h以進行預熱處理接著自然冷卻並靜置、並在溫度為25℃,空氣相對溼度為65%的條件下陳化3天;(4)將陳化後的生坯自20℃以10℃/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400℃,並於1400℃下煅燒60min、冷卻製得隔熱牆磚A1。實施例2(1)以重量份計,將10份粉煤灰、15份紅土、30份滑石粉、8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3份石英砂、100份高嶺土、10份纖維素、10份丙烯酸樹脂、8份氯化鈉和45份丙三醇混合併研磨製得粒徑為150目的料漿;(2)將料漿在25MPa的壓強下油壓8min成型製得生坯;(3)將生坯在60℃的溫度下烘焙2.5h以進行預熱處理接著自然冷卻並靜置、並在溫度為20℃,空氣相對溼度為55%的條件下陳化4天;(4)將陳化後的生坯自25℃以10.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20℃,並於1200℃下煅燒60min、冷卻製得隔熱牆磚A2。實施例3(1)以重量份計,將7份粉煤灰、10份紅土、20份滑石粉、5份聚丙烯醯胺、15份石英砂、100份高嶺土、5份纖維素、10份丙烯酸樹脂、5份醋酸鈉和50份丙三醇混合併研磨製得粒徑為125目的料漿;(2)將料漿在22MPa的壓強下油壓7min成型製得生坯;(3)將生坯在50℃的溫度下烘焙2h以進行預熱處理接著自然冷卻並靜置、並在溫度為20℃,空氣相對溼度為45%的條件下陳化5天;(4)將陳化後的生坯自30℃以9.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300℃,並於1300℃下煅燒80min、冷卻製得隔熱牆磚A3。對比例1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進行製得牆磚B1,所不同的是,步驟(3)中未進行陳化。對比例2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進行製得牆磚B2,所不同的是,未進行步驟(3)中的預熱處理。檢測例1將上述實施例和對比例製得的牆磚置於300℃的溫度下烘烤10min,做隔熱耐火實驗,測定其表面溫度,具體結果見表1。表1A1A2A3B1B2溫度/℃140130150280300通過上述檢測例可知,上述實施例所製備的牆磚其隔熱耐火性較好。通過上述實施例的檢測結果得知,本發明提供的隔熱牆磚兼具隔熱、耐火的特性,能夠用於防火隔熱牆。此外,從本發明的製備過程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隔熱牆磚的製備方法條件溫和,操作簡單。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