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幾個月寶寶可以添加(四個月寶寶十八斤)
2023-08-02 22:15:51 1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網絡上有個流行詞叫「白白胖胖,充滿希望」,家長們往往願意把這個詞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長得白白胖胖,永遠有新的希望。
願望總是美好的,但回歸到現實中,白白胖胖不一定是孩子發育的最好狀態,保持標準體重最好。
四個月寶寶重達18斤今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發的視頻,她4個月大的寶寶有一雙像米其林般的手臂,節節都很肥,不少網友調侃為「蓮藕手臂」。
看著很可愛,但背後卻是存在隱患。一位有經驗的網友在評論區好心提醒,小寶寶這麼胖不一定是健康的,寶媽也虛心接受,並表示已經帶寶寶檢查過了,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自然是最好,但為了寶寶後面的發育和健康,還是要合理控制餵養,並且注意保養寶寶的皮膚,防患於未然。
正常來說,一個嬰兒四個月大時,體重是13-15斤,18斤確實偏胖了些。
幼兒期肥胖一定要多加注意,雖然白白胖胖很可愛,但後續成長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較別人更容易發胖、更大可能患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肥胖過度還會影響記憶力和身高……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父母給孩子的自然都是最好的,全力餵養的出發點可以理解,但千萬別過度餵養,讓對寶寶的愛成了害。
首先家長要明白,寶寶出生時的初始體重不同,後續在發育過程中是會存在差異的。
比如嬰兒降生時的體重較為標準,是6斤,那麼一個月時體重可能達到12斤;
而一個超重寶寶降生時體重是10斤,到了一個月可能也只增長了一兩斤,達到和正常嬰兒差不多的體重,若餵養不當相比「標準寶寶」來說更容易超重。
但對於早產寶寶來說,降生時體重只有3斤,後續則需要慢慢追趕。
所以呀,父母不要只看寶寶增長的體重,還要考慮到初始體重,每隔一段時間量一次體重也是有必要的,對照標準發育表可以大概得知不同階段寶寶的狀況。
體重計算公式:
1~6個月寶寶體重=出生初始體重 月份*0.7;
7~12個月寶寶體重=出生初始體重 6*0.7 (月份-6)*0.5;
2歲~12歲幼兒體重=年齡*2 8。
影響寶寶體重的最大因素就是父母的餵養,並不是少餵養寶寶體重就正常,多餵養也不代表會超重,有些看似合理的餵養方法反而是錯誤的,新手爸媽們要多注意。
生產後的媽媽都是需要特別照顧的,為了營養跟得上,很多哺乳期媽媽都會選擇給自己大補特補。看似是給寶寶提供了營養,實際上會加重母乳中脂肪的含量,被哺乳的寶寶容易超重。
衝很濃的奶粉給寶寶喝:很多父母總認為奶粉沒有母乳營養高,所以衝奶粉的時候喜歡濃一些,實際上這是一種營養過剩,也會造成寶寶肥胖。
很多新手爸媽不能正確理解嬰兒的需求,只要寶寶哭了就以為是餓了,這樣頻繁、無限量給寶寶餵奶,只會把寶寶的胃撐大。
久而久之,攝入的營養遠遠超過身體發育所需,自然就容易超重。
父母愛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補品和鈣片等真的不是亂吃的。
如果寶寶身體發育需要,專業人士會給父母專業的建議,但父母不要隨意購買補品給寶寶吃,不僅不能促進發育,還可能會造成寶寶肥胖和早熟,甚至導致疾病。
錯誤添加輔食:為了讓寶寶能快速接受輔食,不少家長就會在輔食中加入含糖或者糖分較高的食物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但糖分過高易造成肥胖。
首先,要以成長曲線為準看待寶寶的發育
胖不代表不健康,瘦也不一定是營養不良。
不要只關注寶寶的體重,身高、體型、運動量,生長指標正常就說明沒問題,也不必刻意追求「苗條」。
其次,注意觀察,總結寶寶釋放吃飽的信號
雖然小寶寶不會說話,但也會表達自己。
無論是母乳還是奶粉,寶寶只要開始左右晃頭,甚至開始吸奶、吐奶自己玩起來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吃飽了。
這時候就不要繼續餵寶寶了,合理適量的餵養,才能從根本上避免肥胖。
最後,糾正「孩子一哭就餵奶」的行為
小寶寶哭有很多種不同的意義,代表了不同的需求。
哭不一定是餓了,要根據當時的環境和寶寶的狀態決定,糾正「一哭就餵奶」的行為,才是科學餵養的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