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4:27:16 1
專利名稱: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高速提升。當今,世界各國加大了石油資源開採的力度。同時我國對中西部地區大開發,對母親河黃、長江及各水系如瀾蒼江、金沙江、鴉龍江等的開發應用,綜合治理。鐵路、橋梁、隧道、大小水電站層出不窮,礦山、造紙、印染、環保、石墨、雲母、黃金、陶瓷、煉油、石油、化工、農場、鹽場、碘場、染化、釀酒、食品、化肥、焦化選廠、建築、大理石廠、金礦、泥漿、流沙、泥塘、汙塘等汙濁液送吸濃漿稠液、裝料及懸浮物質的汙水等作業,以及煤礦排水及含有泥塊的流體排送,都採用老式泥漿泵抽出泥漿,老式泥漿泵需要用人將泥漿運送至機旁,還需要清水配合衝稀才能抽出,需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及人力資源,其設備結構設計不合理,噪音大且旋轉不穩定,造成功效不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其結構設計簡單,性能穩定,噪音低,檢修方便,適用範圍廣;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由電機I、泵聯軸器3、泵體21、葉輪20、底板2組成;其特徵是所述的泵體21呈錐形空腔,為半封閉結構形式,泵體21入口端通過橡膠墊片16外連管接18,上端通過橡膠墊片22連接三通23,其三通23上方設置螺塞24,泵體21大端通過四方螺塞13與底板2相連。泵體21的空腔內一端通過固定軸套14內連接有軸28,其泵體21通過軸28設置有葉輪20,所述的葉輪20由葉輪鍵19,止退墊片15、葉輪螺母17組成,其葉輪20的葉片為三片單圓弦彎葉半封閉式。軸28輸出端依次連接有壓蓋10、擋水圈25、氈圈9、擋圈26、軸承29、軸承蓋30,其氈圈9、擋圈26、軸承29、軸承蓋30置於軸承體27內,所述的軸承體27與泵體21及泵體21上入口、出口相連成一體,軸承體27頭部由隔套8與支腳31相連接從而組裝在底板2上,泵體21內軸28頭部設置有泵聯軸器鍵7,泵聯軸器鍵7內連接於泵聯軸器5,泵聯軸器5與電機聯軸器3通過中間設置的彈性塊4連接,外部通過螺母6索固,電機連軸器3與電機2轉子相連接,電機2通過螺絲組裝在底板2上,其安裝在底板2上泵體21泵聯軸器5與電機I電機聯軸器3保持同心。進一步,所述的泵體(21)、入口、出口、軸承體(27)連成一個整體。進一步,所述的泵體(21)、底板2、三通(23)、軸(28)、葉輪(20)、支腳(31)由鑄鐵或鑄鋼材料製成。進一步,所述的電機I採用的是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進一步,所述的底板2為中框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的高壓臥式泥漿泵其泵軸28採用加長軸,及軸28上設置的軸承29採用的是低噪聲軸承,泵軸和電機軸在同一直線上,從而保證整機運行時無噪聲。在軸28通過填料腔的部位裝有軸套14保護,軸套14與軸28之間有擋水圈25,可以防止沿著配合表面進氣或漏水。其軸承體27與泵體21及泵體21入口、出口相連成一體,並且電機I與泵體21都安裝在一塊底板2上,使泵在高速運轉時穩固不振動。出水口由向左、向右兩個方向,由上方設置螺塞24控制,泵體21及底板2都採用減重方式,從而減輕了泵整體重量。泵的檢修極為方便,拆下電機聯軸器3與泵聯軸器中間彈性塊4和泵蓋螺母,即可退出轉子對泵體進行檢修。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工業和城市給水、排水,也可用於農業排灌及供輸送清水或輸送泥漿之用,傳輸介質溫度不高於80°C,應用範圍廣泛。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電機I、底板2、電機聯軸器3、彈性快4、泵聯軸器5、螺母6、泵聯軸器鍵7、隔套8、氈圈9、壓蓋10、後蓋11、密封12、四方螺塞13、軸套14、止退墊片15、橡膠墊16、葉輪螺母17、管接18、葉輪鍵19、葉輪20、泵體21、橡膠墊片22、三通23、螺塞24、擋水圈25、擋圈26、軸承體27、軸28、軸承29、軸承蓋30、支腳3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由電機I、泵聯軸器3、泵體21、葉輪20、底板2組成;所述的泵體21呈錐形空腔,為半封閉結構形式,泵體21入口端通過橡膠墊片16連接管接18,上端通過橡膠墊片22連接三通23,其三通23上方設置螺塞24,泵體21大端通過四方螺塞13與底板2相連。泵體21的空腔內一端通過固定軸套14內連接有軸28,其泵體21通過軸28設置有葉輪20,其的葉輪20由葉輪鍵19,止退墊片15、橡膠墊片16、葉輪螺母17組成,所述的葉輪20的葉片為三片單圓弦彎葉半封閉式。軸28輸出端依次連接有壓蓋10、擋水圈25、氈圈9、擋圈26、軸承29、軸承蓋30,其氈圈9、擋圈26、軸承29、軸承蓋30置於軸承體27內,所述的軸承體27與泵體21及泵體21上入口、出口相連成一體,軸承體27頭部由隔套8與支腳31相連接從而組裝在底板2上,泵體21內軸28頭部設置有泵聯軸器鍵7,泵聯軸器鍵7內連接於泵聯軸器5,泵聯軸器5與電機聯軸器3通過中間設置的彈性塊4連接,外部通過螺母6索固,電機連軸器3與電機2轉子相連接,電機2通過底座由螺絲組裝在底板2上,其組裝在底板2上泵體21泵聯軸器5與電機I電機聯軸器3保持同心。其高壓臥式泥漿泵運作方式是,液體經泵體21管接18進入後,由電機I帶動葉輪20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作用下,液體沿葉片流道被甩向三通23出口,在液體被甩向三通23出口的同時,葉輪20管接18入口處形成了低壓,在吸液口和葉輪20中心處的液體之間就產生了壓差,管接18入口的液體在這個壓差作用下,不斷地經管接18進入泵體21的葉輪20中,實現連續工作。軸套14和軸承29支撐軸28,軸28內部密封12採用機械密封,為避免軸28磨損,在軸28通過填料腔的部位裝有軸套14保護。軸套14與軸28之間設置有擋水圈25。檢修時只需拆下電機聯軸器3與泵聯軸器中間彈性塊4,即可退出轉子部分進行檢修。在入口管接18處增設一處濾網,防止泵在作業時吸入石塊及硬質物體造成機器卡死燒損電機1,本新型泵適用於工業或城市給水、排水、輸送泥漿及汙水作業,也可用於農業灌溉之用,傳輸液體介質溫度不高於80°C,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其結構設計簡 單,噪音低,旋轉穩定。
權利要求1.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由電機(I)、泵聯軸器(3)、泵體(21)、葉輪(20)、底板(2)組成;其特徵是所述的泵體(21)呈錐形空腔,為半封閉結構形式,泵體(21)左入口端通過橡膠墊片(16)連接管接(18),上端通過橡膠墊片(22)連接三通(23),其三通(23)上方設置螺塞(24),泵體(21)大端通過四方螺塞(13)與底板(2)相連,泵體(21)的空腔內一端通過固定軸套(14)內連接有軸(28),其泵體(21)通過軸(28)設置有葉輪(20),所述的葉輪(20)由葉輪鍵(19),止退墊片(15)、葉輪螺母(17)組成,其葉輪(20)的葉片為三片單圓弦彎葉半封閉式,軸(28)輸出端依次連接有壓蓋(10)、擋水圈(25)、氈圈(9)、擋圈(26)、軸承(29)、軸承蓋(30),其氈圈(9)、擋圈(26)、軸承(29)、軸承蓋(30)置於軸承體(27)內,所述的軸承體(27)與泵體(21)相連成一體,軸承體(27)頭部由隔套(8)與支腳(31)相連接從而組裝在底板(2)上,泵體(21)內軸(28)頭部設置有泵聯軸器鍵(7),泵聯軸器鍵(7)內連接於泵聯軸器(5),泵聯軸器(5)與電機聯軸器3通過中間設置的彈性塊(4)連接,外部通過螺母(6)索固,電機連軸器(3)與電機(2)轉子相連接,電機(2)通過螺絲組裝在底板(2)上,其安裝在底板(2)上泵體(21)泵聯軸器(5)與電機(I)電機聯軸器(3)要保持同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其特徵在於泵體(21)、入口、出口、軸承體(27)連成一個整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其特徵在於泵體(21)、底板2、三通(23)、軸(28)、葉輪(20)、支腳(31)由鑄鐵或鑄鋼材料製成。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其特徵在於泵體(21)呈錐形空腔,為半封閉結構形式,底板(2)為中框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高壓臥式泥漿泵,屬於一種機械設備領域,其結構設計簡單,性能穩定,噪音低,檢修方便,應用範圍廣泛;由電機(1)、泵聯軸器(3)、泵體(21)、葉輪(20)、底板(2)組成;所述的泵體(21)一端呈錐形空腔,泵體(21)入口端通過橡膠墊片16外連接管接(18),上端通過橡膠墊片(22)連接三通(23),泵體(21)的空腔內一端通過固定軸套(14)內連接有軸(28),其泵體(21)通過軸(28)設置有葉輪(20),泵聯軸器(5)和電機聯軸器(3)通過中間設置的彈性塊(4)連接,電機連軸器(3)與電機(2)輸出端相連接,其底板(2)上泵體(21)泵聯軸器(5)與電機(1)電機聯軸器(3)保持同心。
文檔編號F04D29/00GK202381344SQ20112055249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張志軍 申請人:張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