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0:30:36 2
一種治療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製劑:合歡花25—30份,龜膠3—5份,紅花8—10份,團葉槲蕨10—12份,薑黃5—8份,茜草12—15份,當歸12—15份,鬱金5—8份,瞿麥12—15份。發明將以上各種原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對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能夠標本兼治,且對身體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多年來,通過對50例此類患者的跟蹤調查統計,表明此藥方治癒率達到90%。
【專利說明】-種治療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兩次月經中間,約在周期的第12 -16天出現規律性的少量陰道出血, 出血持續2- 3日或數日,稱為經間期出血,是一種婦科常見病,一般伴有腰酸,少腹兩側或 一側脹痛、乳脹,白帶增多,質地透明如蛋清樣,或赤白帶下。經期間出血的辯證,有腎陰虛、 溼熱、血瘀等證型,本發明主要研究的是臨床常見的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中醫理論認為, 瘀血阻滯於胞絡衝任之間,經間期陽氣內動,與之相搏,脈絡損傷,血不循經,血海失固而出 血。血色紫黯,夾有血塊,瘀阻胞脈,故小腹疼痛拒按;瘀血內阻,氣機不暢,故情志抑鬱,並 有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有力等症狀。目前,西醫治療該病尚無效果顯著且無副作用的特效 藥,多採用激素類藥物治療,副作用大,且治標不治本,此病的廣大患者亟需一種能夠標本 兼治、無依懶性、無副作用的藥物。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按照"化瘀止血"治療原則,提供一種治療血瘀證型經 間期出血的中藥,採用該中藥不僅治癒速度快,愈後不再復發,而且無任何副作用,對身體 健康還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0004] 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 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製劑:合歡花25-30份,龜膠3-5份, 紅花8-10份,團葉槲蕨10-12份,薑黃5- 8份,茜草12-15份,當歸12-15份,鬱金 5-8份,瞿麥12-15份。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為:將各種藥材粉磨成末,然後用常規方法"全 成分"提取製成速溶中藥顆粒,按照每小袋10克進行分裝,密閉,於陰涼、乾燥處保存。飯後 用開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為正常現象,混勻後全部服下,一日兩次(早晚各一次),每 次一袋,7天為一個療程。服藥期間,忌菸酒、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學會合理 減壓,放鬆心情,儘量避免熬夜。
[0005] 本發明所採用的合歡花具有舒鬱、理氣、安神、活絡、養血、滋陰腎的功效;採用的 龜膠具有滋陰、補血、止血的功效;採用的紅花具有活血通經、去瘀止痛的功效;採用的團 葉槲蕨具有舒筋活絡、補腎益精的功效;採用的薑黃具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採 用的茜草具有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的功效;採用的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採用的鬱金具有行氣解鬱、涼血破瘀的功效;採用的瞿麥具有利尿通淋、破血通經的功效。 發明將以上各種原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對血瘀證型經間 期出血能夠標本兼治,且對身體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多年來,通過對50例此類患者的跟蹤 調查統計,表明此藥方治癒率達到90%。
[0006] 下面通過對有關數據的基本情況分析,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0007] 患者人員結構及治癒情況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血瘀證型經間期出血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 製劑:合歡花25-30份,龜膠3-5份,紅花8-10份,團葉槲蕨10-12份,薑黃5-8份, 茜草12-15份,當歸12-15份,鬱金5- 8份,瞿麥12-15份。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4225457SQ201410354883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4日
【發明者】孫麗 申請人:煙臺瑞智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