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層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13:21: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組件製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伏組件層壓裝置。
背景技術:
層壓工序是晶矽光伏組件生產製造中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該工序主要是將各個部件由上而下層疊好後進行壓合封裝,形成一個整體件(即層壓件)。通常,層壓的溫度設置為145℃左右,但層壓件內封裝膠膜EVA的熔融溫度僅為70-80℃,進加熱爐的時間過長,在未完成抽真空前,EVA便會提前開始發生交聯,從而容易在層壓件內出現中空氣泡。實踐中,各個光伏組件製造商通常採用的方式是,層壓一爐3件或一爐4件,且各個待層壓件依次進爐,但是這樣會造成第一件層壓件進爐後呆滯時間較後面進爐的層壓件長,且一般層壓機的加熱板中央溫度較邊緣溫度高,也會造成第一件層壓件的中部位置出現中空氣泡的機率高於其他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伏組件層壓裝置,以改善層壓工藝中多個被層壓光伏組件溫度不一致、容易出氣泡等問題。
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光伏組件層壓裝置,包括加熱板、鋪設於加熱板上的漆布及可容納所述加熱板的加熱爐,所述加熱板上設有若干承載區,所述若干承載區按進入加熱爐的先後順序依次排列設置,且最先進入加熱爐的承載區內還設有墊布,所述墊布鋪設於所述漆布上。
進一步地,所述墊布的厚度薄於所述漆布的厚度。
進一步地,所述若干承載區沿直線排列,並包括依次進入所述加熱爐內的第一承載區、第二承載區及第三承載區,分別用於承載第一光伏組件、第二光伏組件及第三光伏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墊布位於所述第一承載區內,且介於所述漆布和第一光伏組件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承載區內也設有一墊布,且該墊布的厚度小於所述第一承載區內墊布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漆布上再設置一個墊布,利用墊布減緩先進入加熱爐的光伏組件的溫度上升速度,使其能夠與後進入加熱爐的光伏組件的溫度保持相對一致,也可避免溫度上升過高而導致EVA過早交聯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光伏組件層壓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光伏組件層壓裝置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光伏組件層壓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中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實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實用新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並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儘管在本實用新型可能採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信息,但這些信息不應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信息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的情況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二信息,類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一信息。取決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於確定」。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光伏組件層壓裝置,包括加熱板10、鋪設於加熱板10上的漆布20及加熱爐(未圖示),通過加熱板10用於承載光伏組件,並將其運送至加熱爐內,所述加熱板10通過漆布20將熱量傳遞至光伏組件,以下詳細描述各個部件。
所述加熱板10呈長條形延伸,且加熱板10表面從右至左依次設有第一承載區A、第二承載區B及第三承載區C,分別用於承載三個光伏組件,如第一光伏組件200、第二光伏組件201、第三光伏組件202,所述加熱板10的右端靠近加熱爐,且所述第一承載區A、第二承載區B及第三承載區C分別載著三個光伏組件依次進入加熱爐內,因此,最先進入加熱爐內的是第一承載區A的第一光伏組件200,其次是第二承載區B的第二光伏組件201,最後進入加熱爐的是第三光伏組件202,經過加熱爐的加熱及最後的層壓機的層壓作用,使得各個光伏組件的各個部件粘結在一起形成一整體。
所述漆布20為形狀與所述加熱板10大致相似的一整體件,其墊設於所述各個光伏組件和加熱板10之間,用於將加熱板10的熱量均勻的傳遞給各個光伏組件。所述漆布20選用耐高溫材質製成,當然,在本實用新型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漆布20也分為三塊(未圖示),其分別鋪設在所述第一承載區A、第二承載區B及第三承載區C內。
由於第一承載區A、第二承載區B及第三承載區C進入加熱爐的時間先後不同,為了均衡各個光伏組件的受熱量,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光伏組件層壓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承載區A內的墊布30,所述墊布設置於所述漆布20的表面,從而夾設於所述漆布20和第一光伏組件200之間,由於第一承載區A內的第一光伏組件200最先進入加熱爐內,在加熱爐內的時間相對更長,因此,通過墊布30的設置,可減緩第一光伏組件200從漆布20處獲取熱量的速度,使得第一光伏組件200與後面的第二光伏組件201和第三光伏組件202進爐後的溫度一致,也可避免第一光伏組件200溫度上升太快而導致EVA過早發生交聯。
如圖2所示,所述墊布30直接鋪設在漆布20上,且所述墊布30的尺寸寬於第一承載區A內的光伏組件的寬度,所述墊布30的長度優選1.5-2.0m、寬度優選1.2-1.5m、厚度優選0.2-0.4mm的耐高溫布。由於電機走位不會很精確,如果墊布30太窄,光伏組件200進爐時有可能不能正好走到墊布的位置,未放在墊布30上的那部分光伏組件將由於受熱不均勻會出現氣泡,因此,本實用新型墊布30的寬度設置成比光伏組件更寬,且所述漆布20優選為覆蓋整個加熱板10的一整張,且所述墊布30的厚度比所述漆布20薄。
在本實用新型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載區B內也可以設置一個墊布31,且該墊布31的厚度小於所述第一承載區A內墊布30的厚度,如圖3所示,這樣可以減緩第二承載區B內光伏組件的溫度上升速度,使其與第三承載區C的第三光伏組件202的溫度一致度更好。當然,若加熱板10上依次排列有四個或以上的光伏組件時,可根據進入加熱爐的先後順序,依次在每個光伏組件的底部和漆布20之間增加一個墊布,且越早進入加熱爐光伏組件,其底部的墊布厚度越厚。
可見,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漆布20上再設置一個墊布30、31,利用墊布30、31減緩先進入加熱爐的光伏組件的溫度上升速度,使其能夠與後進入加熱爐的光伏組件的溫度保持相對一致,同時,也可避免溫度上升過高而導致EVA過早交聯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