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明知是佳作卻不忍觀看的電影(你還能看到這部)
2023-08-03 22:19:49 3
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美帝五毛覺醒,單挑政府的故事,而且是真人真事。
沒錯,就是三年前製造出「稜鏡門」的那個斯諾登。
2013年6月,美國前CIA成員愛德華·斯諾登洩露了美國國安局大量秘密文件。
由此引出了「稜鏡」監控計劃,
即美國從2007年開始,對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進行電子監聽。
美國對於製造這場危機的斯諾登,迅速將他列為「叛國者」,並展開調查。
之前已經有了關於斯諾登的紀錄片《第四公民》,由斯諾登本人冒險出鏡,
講述了斯諾登是如何在媒體的協助下,揭露了稜鏡門事件。
還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
有這樣優秀地展現斯諾登本人的紀錄片珠玉在前,電影再玩還原就顯得有些相形見絀。
票房出意外地撲街了,成本4000萬,下映時全球票房3430萬,虧本收場。
中外媒體對影片評價褒貶不一,IMDB評分7.4,
豆瓣評分7.6。
嚴格說起來,這應該是一部意義大於內容的影片,還是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故事要從2004年講起,斯諾登還是一個愛國的熱血青年,911事件的慘痛經歷讓他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為了報效祖國,為了反恐事業,他毅然選擇了參軍,結果小腿不慎受傷,無奈退伍。
但他愛國的心不滅,於是他從一個士兵蛻變成了程式設計師,加入了CIA。
憑藉著他優秀的計算機能力,上級對他越來越賞識,他接到的任務也越來越私密。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任務要調查一個巴基斯坦大使,正式接觸到了「稜鏡」計劃。
通過這個系統,你可以對敵人的電話、語音、郵件、社交網絡甚至攝像頭進行監視和監聽,把巴基斯坦大使查了個底朝天,最終搞得別人家破人亡。
隨著工作的深入,他變得越來越懷疑自己,越來越不安,恐懼也一步步在擴大。
後來他先是發現自己研發的安全系統被改造成了無人機的殺人機器,
只要恐怖分子輕舉妄動,他們就能遠距離操作,向他們扔炸彈。
之後,他發現反恐只是一個幌子,真正在監視的對象其實是美國的公民,
毫無疑問這和「言論自由」,「人權至上」的美國思想背道而馳。
當斯諾登向上級質疑這些行為時,發現連自己也同樣是被監視的對象。
在這樣的連番打擊下,斯諾登日漸萎靡,
最終,他決定揭露美國政府這一行為。
他用魔方從總部拷走了所有的核心機密,躲過了安檢,
並在香港把這些文件向記者公之於眾。
敢將這一切拍出來的,是導演奧利佛·斯通 。
他出了名的膽子大,執導過一系列傳記片。
《刺殺甘迺迪》、《天生殺人狂》、《尼克森》……
在這部片子上,奧利佛·斯通以斯諾登向英國衛報爆料的過程為主線,在講述過程中一點一點插入斯諾登發現美國稜鏡計劃的全過程。
誠然,斯諾登的下半生都將生活在恐懼中,整日為性命擔憂,顛沛流離。
但他為什麼要放棄穩定而富足的生活,讓自己身犯險境,遠走他鄉呢?
在電影最後,斯諾登本人作為彩蛋出場時這樣說道:
我獲得的最大的自由就是,不再需要擔心明天將會發生什麼,我很高興我今天所做的一切!
電影宣傳的自由主義價值觀,明顯與美國政府的監聽計劃發生衝突。
但還是有人敢拍,不管經歷再坎坷,它還是上映了,並在全球十幾個國家公映。
這或許,也是一種自由。
在當貝市場下載影視快搜搜索"SND"觀看美國「禁片」《斯諾登》!更多熱播影視還請關注影視快搜微博、ysksou!
精選推薦:
全球電影排行榜前20的大片來了,奧斯卡年度最佳候選實至名歸!
猛戳↓↓
點擊頁面最底部「閱讀原文」即可
下載安裝【影視快搜】觀影!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
【關注】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我們。
【分享】點擊右上角朋友圈或發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