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近幾年的電影(DC電影史上最黑暗的三部影片)
2023-08-04 04:58:09 2
致敬我的英雄!
一個正義的英雄,難道因為暴力就應該被深埋於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這三部是我非常喜歡的影片,每看一遍都能獲得不一樣的感覺,僅僅因為一些血腥畫面就否定了整部電影想表達的東西,卻不知正因為這些畫面才能讓這部電影更加真實,更加引人深思。
《守望者》 2009年上映 扎克·施奈德執導
影片背景設定在1985年,那時超級英雄們因為受到政府的限制打壓而逐漸銷聲匿跡。直到他們中的一位突然被謀殺,已經處於隱退狀態的超級英雄們又聚集了起來,對這起謀殺案展開了調查,然而調查顯示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這起謀殺案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陰謀。
一個架空的時空中。由於邪惡勢力肆意蔓延,一群具有超群實力的正義之士挺身而出,他們戴著面具,身著奇裝異服,與各種壞蛋展開較量。《守望者》涉及了關於超級英雄的起源、責任、超能力、合法性、民眾態度、政府關係等一系列的話題,這部作品幾乎涵蓋了關於超級英雄的絕大多數話題。
這個故事會讓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在現實世界中,真的有人戴上面具扮演超級英雄,我們究竟應該支持他們除暴安良,還是應該譴責他們目無法律?另一方面,《守望者》裡呈現出來的「核戰焦慮」,實際上是二戰以後我們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
《v字仇殺隊》 2006年上映 詹姆斯·麥克特格執導
曾經有人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奧威爾的名著《1984》:世界上每多一個人看過這本書,這個世界的未來就多一分希望。我覺得這句話用在《V字仇殺隊 V for Vendetta》這部電影,同樣是恰如其分的:世界上每多一個人看過這部電影,這個世界的未來就多一分希望。
本作描述了在虛構的90年代,世界其他地區被核戰爭摧毀,英國成為了由白人至上主義和新法西斯主義思想為核心的「北方之火」政黨統治的專政國家,而作為主角的V,一位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的安那其主義者馬赫諾展開了和英政府的不懈鬥爭,並說服女主角艾薇·哈蒙德成為他的門徒。
「語言提供了表達見解的方式,並告訴那些願意傾聽的人們真相」。
這是v在演講時說的一句臺詞。人類發明語言是為了更好地傳遞信息,到後來是為了更好地溝通、表達自己的思想,而當自由言論的權利被剝奪,細想便少了一部分成長的空間。
在這個急躁的社會,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願意傾聽的人太多,急於發表觀點的人太多。糟糕的是,爭論代替了談話,觀點轉化為有攻擊性的「武器」(指惡毒的言語),或是沉默打斷了思想的碰撞,自以為是的自己拒絕去反思。
我想,真相總是願意貼近的,而多數人將其拒之門外。有時候真相是自私的它不會任何人改變也不會任何人著想,「不會疼痛也不會愛」,所以,在一定意義上接受真相,是對事實的尊重,對自我的坦誠。
《黑暗騎士》 2008年上映 諾蘭執導
同年1月22日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被發現死於紐約的公寓裡,終年29歲,今年是電影上映十周年,也是希斯萊傑逝世10周年,向我最喜歡的一版小丑致敬!
本片是所有蝙蝠俠電影中第一次沒有在片名中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是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幻想中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成為了影史上第一部跨入「10億美元俱樂部」的超級英雄電影。
這部是絕對意義上的超級英雄類型片的天花板,絕對意義上的封神之作,諾蘭以一己之力重新定義了超級英雄電影,這部電影完美結合了鏡頭語言,超級英雄類型片的宏大場面與頂級特效,當然還有大IP的支持以及史上最完美小丑希斯萊傑的精彩演出。種種方面的天時地利人和使得這一部電影直接封神。
這部電影其實不用推,說實話他既成就了DC也讓DC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諾蘭只有一個,希斯萊傑也只有一個,黑暗風格的DC電影不可能超越《黑暗騎士》。敬希斯萊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