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油煙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7:32:41
專利名稱:一種排油煙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油煙機,屬於廚房清潔用具。
目前普遍使用的排油煙機是在葉輪進口處產生壓力降,使油煙氣直接進入葉輪,再通過葉輪離心力使油煙氣經排氣管排出,由於油煙氣需經過葉輪排出,加之殼體和電機密封不良,致使排油煙機極易粘滿油漬,既難以清洗,又影響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油煙氣不經過葉輪,直接由排氣管排出的排油煙機。
本實用新型的排油煙機包括排氣部分、動力部分和機殼,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氣部分包括排氣管、射流環、內錐套、外套和集氣罩,排氣管、射流環、內錐套和集氣罩從上至下依次連接,其內形面構成油煙氣排出通道,外套與內錐套之間的空腔為引射腔,射流環上均布的射流孔大端(進口)與所述的引射腔連通,其小端(出口)與排氣管連通,集氣罩上裝有過濾網和集油環,所述的動力部分包括電機、蝸輪和蝸殼,蝸殼上有進空氣孔,蝸殼出口通過聯接管與排氣部分的引射腔連通,聯接管上設有單向閥門。電機帶動蝸輪高速旋轉時,進入蝸殼內的外部空氣在離心力作用下,經聯接管、單向閥門進入排氣部分的引射腔,當空氣從射流環的射流孔高速射出時產生壓力降,在排氣管內形成一個低壓區,由於低壓區的靜壓低於集氣罩處的大氣壓,使集氣罩下面的油煙氣經過濾網被吸入內錐套,並由排氣管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油煙氣不經蝸輪直接由排氣管道排出,避免了油煙粘汙蝸輪、電機等,提高了排油煙機的使用壽命,並使清洗維修簡易方便。
圖1是本實片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參見
圖1,本實用新型的排油煙機包括機殼1、由排氣管7、射流環8、內錐套9、外套6和集氣罩11組成的排氣部分和由電機4、蝸殼16和蝸輪15組成的動力部分。排氣管7、射流環8、內錐套9和集氣罩11由上至下依次連接,其內形面構成油煙氣排出通道,外套6和內錐套9之間的空腔為引射腔,射流環8上加工有24個均布的收縮射流孔,射流孔的大端(進口)與引射腔連通,其小端(出口)與排氣管連通,集氣罩11為盆狀,其入口處裝有過濾網12,集氣罩11周邊裝有集油環13,過濾網12上的油漬可順著網的縱向纖維流入集油環13。電機4安裝在電機座14上,電機4上端是電機罩3,電機罩3上有數個進氣窗口2,窗口2上沒有過濾網,蝸殼16出口通過聯接管5與外套6連接,聯接管5上設有單向閥門10,單向閥門10為兩塊鉸接在聯接管5上的薄板,外部空氣由電機罩3上的進氣孔進入,經電機座14上的氣孔經蝸輪15進入蝸殼16,再經聯接管被壓入排氣部分的引射腔,經射流環8的射流孔射入排氣管7。在通氣道各部件聯接處均設有密封件進行密封,集氣罩11與內錐套9為螺紋連接,以便於拆洗清理。
權利要求1.一種排油煙機,包括機殼1、排氣部分和動力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氣部分包括排氣管7、射流環8、內錐套9、外套6和集氣罩11,排氣管7、射流環8、內錐套9和集氣罩11由上至下依次連接,其內形面構成排油煙通道,內錐套9與外套6之間的空腔為引射腔,射流環8上均布的射流孔其大端(進口)與前述的引射腔連通,其小端(出口)與排氣管7連通,集氣罩11上裝有過濾網12和集油環13,所述的動力部分包括電機4、蝸殼16和蝸輪15,蝸殼16的出口通過聯接管5與外套6連接,進入蝸殼16的空氣經聯接管5上的單向閥門10被壓入排氣部分的引射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油煙機,包括機殼、排氣部分和動力部分,其特徵是動力部分的蝸輪將外部清潔空氣打入排氣部分形成低壓區將油煙氣吸入再由排氣管排出,其優點是油煙氣不與蝸輪、電機接觸,提高了排油煙機的使用壽命,並使清洗維修簡易方便。
文檔編號F24C15/20GK2230017SQ9523005
公開日1996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1995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1995年1月12日
發明者張為民, 張吉尚 申請人:張為民, 張吉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