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皮膚瘙癢胎兒會不會不舒服(癢在孕媽傷在胎兒)
2023-07-24 14:50:15 1
懷孕後,由於體內激素的改變,準媽媽的皮膚也變得敏感,容易出現瘙癢等不適。孕期瘙癢的症狀有很多,分為危害和無危害兩種。那麼準媽媽應該如何區分?又該如何做好皮膚瘙癢的預防工作?
妊娠期間部分女性的皮膚會出現異常反應,比率約為20%,多數表現為瘙癢症狀。起初孕婦會有發癢的感覺,且只在局部,如十指,而後會瀰漫到全身,尤其是背部和脖子處感受更強烈,最後會轉移到肚皮處。由於發癢處的皮膚處於充血狀態,因此有發燙感,且顏色發紅。瘙癢處的皮膚在夜裡依然發紅,且發癢的十指會造成雙手腫脹,動一下有緊繃的感覺。
皮膚瘙癢的原因瘙癢感會伴隨某些準媽媽,給孕期生活帶來一些影響,那麼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變化
孕期女性體內的環境如激素,自身的免疫等變化,都會引起皮膚的改變。一些小疹子會伴隨這一變化顯現在皮膚上,它們可出現在身體的各處,給孕婦帶來的癢痛感也各異。
2.天氣原因
夏天比較溼熱,並且蚊蟲也較多,加之汗液較多,如果不注意衛生的話,就很容易引起溼疹,加重瘙癢感。冬天皮膚的分泌功能降低,天氣乾燥,此外衣服、被子比較厚實,會導致皮膚異常的乾燥,有些甚至出現龜裂,極易引起溼疹,導致皮膚生疹子。
3.外界的刺激
部分準媽媽是易過敏體質,如果不小心接觸到海鮮或花粉,都會在皮膚上有所反應,常見的是紅色的小點或者一大片紅疹,會給準媽媽帶來瘙癢感,此外某些藥物的刺激也可導致皮膚瘙癢。
4.體型
個別體重超標或個頭嬌小的準媽媽,通常肚皮處的妊娠紋處會有明顯的癢痛感,這主要與荷爾蒙的分泌增多,加上皮膚纖維斷裂有關係。
5.膽汁分泌阻塞
一些女性肝膽功能在孕期會受到影響,導致膽汁在肝臟內淤積,其在皮膚上的顯現為瘙癢感,但是沒有小點等症狀的出現。
孕婦身體的異常信號需引起特別的關注,它可能是某些疾病降臨的前奏。皮膚瘙癢除去一些外在的刺激因素外,它可能與肝病功能失調有關。少數媽媽的手、腳心處會莫名發癢,那麼要注意了,這可能是肝內膽汁淤積症,這種症狀下的皮膚,一旦被抓破會潰爛,最終形成痂殼,甚至全身都會被引發。這種症狀的瘙癢對準媽媽影響不大,因為會在2周後自行消失,但它對胎兒很不利,如常見的早產,缺氧,甚至死胎等。
無危害的皮膚瘙癢孕婦皮膚瘙癢有很多種類型,並不是每一種都對準媽媽和胎兒都有危害,準媽媽遇到這三類瘙癢症狀時大可不必過於憂心。
1.多型性妊娠症
部分準媽媽的肚皮處會出現一些疹子,形狀大多不規則像蕁麻疹和丘疹,而且呈蔓延趨勢,在大腿部,手腳處等也會出現。它一旦出現就會持續整個孕期,大多在產後一周癢痛感才消失,可通過藥物來緩解,如口服或者抹藥膏等,一般不會有副作用。如果不治療的話,準媽媽們會因其帶來的癢痛感,無法得到足夠的睡眠時間。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多數因母體對胎兒的免疫引起。頭胎媽媽身上常見,此外懷多胞胎或孕期體重增速較快的準媽媽也極易出現。
2.妊娠痒疹
一些準媽媽的腿部或者手臂處會有一些丘疹,它們看起來有點紅或呈淡粉,通常在產後,癢痛感會不見,但不會完全消失,多數會在皮膚上有色素附著的印記。它通常在孕中後期出現。一般可通過塗抹激素少的藥膏,如類固醇來治療。
這種情況出現沒有明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激素增多,也有可能與皮膚的乾燥或外界的刺激有關係。它對孕婦和胎兒的沒有什麼顯著的影響。
3.搔癢性毛囊炎
孕媽媽的下身尤其是腹部或大腿內側等部位,會有一些鼓起小包或者疹子。和妊娠痒疹的出現時間差不多,產後兩周大多會消失。如果準媽媽因為癢而擾亂心情的話,可以塗一些藥膏緩解。它對準媽媽和胎兒沒有什麼危害,無需過於擔心。
皮膚出現瘙癢,準媽媽的本能反應就是用手抓,但這可能會引起感染,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那麼,準媽媽緩解瘙癢感的辦法有哪些呢?
1.放鬆心情
焦慮是準媽媽在孕期的寫照,如果皮膚有癢痛感,會將緊張感放大,加劇體內激素分泌的紊亂,使得癢痛感更加強烈,因此準媽媽們不要過於擔心,以平常心對待,調節好情緒,才可緩解症狀。
2.禁止抓撓
瘙癢讓人有抓撓的衝動,但是這不可取。由於皮膚組織纖細,一旦抓撓,其表皮會受損,留下血痂。由於血痂處的皮膚會變厚,色素的沉積多,反而會導致瘙癢感加劇,此外還會出現潰膿的現象,引起局部的感染。
3.穿衣合理
孕媽媽要注意自己的衣服材質的選擇,純棉的衣服化學物質較少,能有效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此外衣服寬鬆也能降低對瘙癢區的摩擦。夏天時,衣服的清潔要注意,避免汗漬的出現,冬天時,皮膚不要直接接觸纖維材質的衣料,而且貼身衣服要勤換洗,減少細菌滋生。
4.注意飲食
有些食物很容易引起人體皮膚的異常反應,因此瘙癢感出現時,準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辛辣食物如姜,蒜,辣椒等,一定不要吃,其會使得反應區的感覺更強烈。過敏源食物,如海產品等不要貪吃,它們可能會加劇皮膚的瘙癢感,此外對金屬,花粉等物質有不良反應的媽媽也要留心。
5.藥物治療
大部分準媽媽會「談藥色變」,因為一些藥物對會對體內的胎兒有影響,一般很少有女性在孕期服用藥物。其實孕婦媽媽們大可放心,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會有明顯的副作用,在醫生的指導下,可選用一些安全係數較高的藥物。
孕媽媽部分皮膚有癢痛感時可塗抹一些藥膏如艾洛,全身都有反應時可口服撲爾敏片,必要時也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等,不過這些都得得到醫生的準許,並且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進行。
皮膚瘙癢會加重孕期女性的煩惱感,此外還對胎兒不利。為了減少危險的出現,準媽媽要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
1.皮膚保養
孕期皮膚的保養工作不可斷掉,尤其是乾燥的冬天,準媽媽要注意一些細節,如潤膚品不能含有香精,酒精等刺激物,如果皮膚有異樣反應,就立即停止。一般要選擇單品,避免混合使用,油性較大的產品不要買。
2.洗澡正確
洗澡可以很好地清潔皮膚,可是不當的做法會引起皮膚的異樣反應。夏天待產的媽媽,要勤洗澡,以免身體處於溼熱的狀態,給細菌營造滋生的環境。
次數媽媽要控制好,一天1-2次比較合適,且水溫要適宜,水溫過燙會導致皮膚表皮因乾燥兒脫落,從而導致瘙癢感。洗澡時要採用站立的姿勢,泡澡不可取,因為浴缸裡可能會存儲大量的細菌,對皮膚有刺激。孕期肥皂等刺激性強的沐浴產品要少用,此外也要做好皮膚的保溼工作。
3.飲食禁忌
準媽媽要記住那些曾引起皮膚異常的食物,在孕期不要觸及,此外一些可能導致對皮膚發癢的食物,要少吃或者不吃。
4.環境乾淨
環境不清潔很容易導致孕婦皮膚瘙癢,因此準媽媽要少去花草多的地方,避免花粉過敏和蚊蟲叮咬,此外注意居住環境的清潔,要經常曬被子,清洗床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