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09:13:26

本實用新型屬於冷鏈櫃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毛細管在製冷系統中的的作用:製冷時,毛細管將從冷凝器出來的高壓液態製冷劑,通過節流膨脹使其成為低壓的液態製冷劑,再進入蒸發器。毛細管作為製冷系統不可缺少的零部件,其在製冷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毛細管使用狀態為螺旋管狀,因此使用前需要先彎曲成型。
而目前,毛細管通常採用人工定位與成型,隨意性較大,很難保證成型折彎的螺旋管狀的毛細管沿長度方向前後大小尺寸統一、整體形狀一致,因而成型質量差,而且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下。此外,由於定位不準,成型過程中毛細管還會出現損傷變形,從而影響後期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產品質量有保證,工人勞動強度低,且工作效率高的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設計一種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包括底座、支架、轉軸、捲筒以及旋轉驅動機構,其中支架固定在底座上,轉軸兩端轉動支撐在支架兩側,捲筒固定套裝在轉軸上,旋轉驅動機構與轉軸的一端相連;所述捲筒上一端設有用以毛細管端部匹配插接的定位孔。
優選地,在上述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中,所述轉軸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轉動支撐在支架上。
優選地,在上述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中,所述旋轉驅動機構為手動搖杆。
優選地,在上述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中,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及相連的傳動機構。
優選地,在上述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中,所述傳動機構為鏈傳動或者帶傳動機構,包括設於轉軸一端的被動鏈輪或者帶輪,設於驅動電機動力輸出端的主動鏈輪或者帶輪,以及用以傳動連接被動鏈輪或者帶輪與主動鏈輪或者帶輪的鏈條或者傳動帶。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在結構上,本實用新型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包括底座、支架、轉軸、捲筒以及旋轉驅動機構,使用時先將毛細管的一端插接到定位孔內,先行定位,然後通過旋轉驅動機構驅動轉軸旋轉,進而帶動捲筒、毛細管旋轉,從而將毛細管成型為螺旋管狀。因而結構簡單,過程操作方便,而且成型過程易於控制,能夠確保螺旋管狀結構沿長度方向大小尺寸保持一致,從而提高產品成型質量,同時還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在結構上,本實用新型採用轉軸通過軸承轉動支撐,結構轉動靈活、輕便,因而省力;旋轉驅動機構可以是手動搖杆或者電機驅動,結構形式靈活多樣,實施例多,因而易於推廣實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一(為清晰表達,圖中採用了局部剖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序號:1、底座,2、支架,3、轉軸,4、捲筒,5、手動搖杆,6、軸承,7、定位孔,8、驅動電機,9、被動帶輪,10、主動帶輪,11、傳動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以下實施例只是用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並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在以下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儀器元件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儀器元件。
實施例一:
參見圖1,圖中,本實用新型冷鏈配送終端冷凍裝置毛細管成型裝置,依次包括底座1、支架2、轉軸3、捲筒4以及手動搖杆5。
其中,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上,轉軸3兩端分別通過軸承6轉動支撐在支架2兩側,捲筒4固定套裝在轉3軸上,手動搖杆5與轉軸3的一端相連。而且,在捲筒4上一端設有用以毛細管端部匹配插接的定位孔7。
具體使用時,首先將毛細管的一端插接到定位孔7內,先行定位,然後人一手作用於手動搖杆5驅動轉軸3的旋轉,另一手作用於毛細管上,使得毛細管貼靠在捲筒4上,最終將毛細管成型為螺旋管狀。因而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型過程易於控制,能夠確保螺旋管狀結構沿長度方向大小尺寸保持一致,從而提高產品成型質量,同時還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施例二:
參見圖2,圖中,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結構相似,相同編號代表的意義相同,結構相同部分在此不再重述,其區別在於:本實施例旋轉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8及相連的帶傳動機構;而帶傳動機構包括設於轉軸一端的被動帶輪9,設於驅動電機動力輸出端的主動帶輪10,以及用以傳動連接被動帶輪與主動帶輪的傳動帶11。
本實施例相對於實施例一的手動搖杆驅動,自動化程度提高,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因而適於推廣實施。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進行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是與其它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參照即可。
上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具體參數進行變更,以形成多個具體的實施例,均為本實用新型的常見變化範圍,在此不再一一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