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第二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最新】
2023-08-07 21:24:18 2
導語: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接續國學新火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下面是yjbys作文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_第1篇:
今天我看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以前在家裡,我總自以為是地把自己當做是「皇上」、「國王」,觀看以後才發現,自己還沒有「奴婢」做的好呢。
在背古詩那一環節,我認識了一個字。其中一個大姐姐背誦的古詩中有一個字,那就是「勁」,我又知道了它的另一個讀音是「靜」。唉,小小漢字可不能小瞧呀!
我從中還認識了一個「福到」的意思。就是有個人把福字貼倒了,諧音就是「福到了」。這個視頻作用可真大呀!
在第三環節中,我懂得了要做勤儉節約的「光碟族」,而我卻是邋邋遢遢的「剩飯族」。我應該把每一次的飯菜吃完才對,正因為我沒有做到,所以我很慚愧。
國學國學,引領我成長!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_第2篇:
在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但到底何為國學呢?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
其實,國學就是中國自己本土發生的,有著中國特色的許多學問,這些學問不是在中西文化溝通以後才產生出來的,而是在東西文化溝通前就已經存在的中國文明與中國學問。19世紀末以來,隨著西學的衝擊和刺激,為了有別於西學,才提出了「國學」這個概念。
國學,不僅僅是傳統文化,更是一種起源於原始太初而傳承於歷史現實的正在繼續的中正文明、和諧文化,是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高度總結,是中華兒女的血脈、精神和靈魂,是中國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國學,是治國平天下之學。修齊治平,是真正中國文化的核心追求,很能完整地表達國學的精神,表達中國文化的特點與內涵!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梁!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_第3篇: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生必背的,可對於我們來說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兩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國學小名士》,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經典誦讀》我們必須牢記的國學文化,所謂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後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在享用傳統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可是我們呢?每天都在浪費時間,不學無術,每天昏昏的度日,所以我非常慚愧——對不起老師和父母。
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心備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以後我要多看書,讀報紙,來豐富我的知。
看完後我有了深刻的醒悟:應未雨綢繆——提醒我無論做何事都要首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中所含的國學文化須牢記。
《經典誦讀》中有許多優美的詩詞,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在《國學小名士》上有評委說:「松,在古人筆下是一個備受讚揚的一種植物,出了他的本意外還有——高直,堅強,正直等很多美的象徵在他身上。另外還暗含著堅持不懈,認真對待事物的精神。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我希望讓我們這五千年悠久的燦爛文化發揚到全世界,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她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精神的化身。
更多熱門文章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