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氣水枕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04:02:51 2
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氣水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枕頭。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枕頭的主要結構為枕套、枕芯,枕芯填充物一般採用蕎麥皮、化纖、乳膠、羽 絨。蕎麥皮枕可隨頭部移動而改變形狀,但可塑性較差,很難塑造出完美的人體工學造型。 化纖枕價格低廉,但材質不透氣,使用久後易結塊變形,缺乏彈性。羽絨枕有質輕、透氣、 不悶熱的優點,彈性較高,可提供給頭部較好的支撐,不會因使用久了而變形,但羽絨枕的 缺點在於不便清洗,且價格較高。與本實用新型最接近的技術為市場上銷售的充水枕,其主 要結構為水囊與枕套,通過進水口向水囊注入水調節枕頭高度,舒適度好、成本低廉、清洗 方便,不用時可將水放出,攜帶方便,但充水枕使用需要大量用水,在缺水地區應用困難。
部隊和野外工作者在外出執行任務時往往因輕裝無法攜帶傳統枕頭,且在野外缺水地區 還會遭遇找水難的問題。醫院使用的傳統枕頭,枕芯較難清洗消毒,常年反覆使用易造成對 新病人的交叉感染。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傳統枕頭無法自由調節高度,學生往往需要在枕頭下 墊其他物品價高枕頭,在學生畢業後因不便攜帶而被丟棄,造成浪費。解決傳統枕頭存在的 舒適度差、不易攜帶、清洗不便、成本較高問題,並滿足部隊等人群對枕頭的特殊需要,成 為人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氣水枕,解決現有枕頭存在的舒適度差、攜帶不便、 成本較高、清洗不便等問題,且採用氣水囊,既可做水枕使用,又可作氣枕使用,功能多樣。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功能氣水枕,主要結構為氣水囊1。氣水囊1為一整體,在其內部裝有一隔層8 將氣水囊1分成充水部9和充氣部10,氣水囊與隔層採用無毒尼龍布、橡膠塗覆織物粘壓合 成。在氣水囊1的充氣部10—側設有進出氣閥3,進出氣閥3與外界空氣相通,在充水部9 一側設有出水閥4,出水閥4與可伸縮出水管6連接,在充水部9還設有進水閥5。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打開進水閥5向氣水囊中注水,或使用注氣筒通過進出氣閥3注氣, 根據需要調節枕頭高度。在外出工作時,需要飲水或清潔時,可拉出伸縮出水管6,打開出 水閥4放水。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根據需要可以自由調節枕頭高度,舒適度高。
2. 在不使用枕頭時,通過進出氣閥、出水閥、出水管將氣水囊內的空氣與水排出,減小 枕頭體積與質量,方便攜帶。
3. 氣水枕內充水,外面可直接清洗,在醫院使用為病人提供降溫工具,病人出院時直接 攜帶離開,避免交叉感染。
4. 在室外工作或行動時,可向氣水囊中注入所需水量,供飲水、清潔使用,解決部隊、 野外工作者在外缺乏用水的問題。
5. 氣水囊、隔層用無毒尼龍布、橡膠塗覆織物製成,成本低廉。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氣水枕仰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氣水枕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氣水枕剖面示意圖 圖中各序號的名稱為
l一氣水囊、2—手提柄、3—進氣閥、4一出水閥、5—進水閥、6—出水管、7_背帶、8 —隔層、9—充水部、IO—充氣部 實施例
多功能氣水枕,主要結構為氣水囊1。氣水囊1為一長方體、橢圓球體或圓柱體,在其 內部裝有一隔層8沿中心線將氣水囊1分成充水部9和充氣部10。在氣水囊1的充氣部10 一側設有進出氣閥3,進出氣閥3與外界空氣相通,在充水部9 一側與進出氣閥3關於隔層 對稱位置上設有出水閥4,出水閥4與可伸縮出水管6連接,在充水部9另一側設有進水閥5。 在氣水囊充氣部一側兩邊分別設有手提柄2,在兩手提柄間設有背帶7。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氣水枕,其特徵在於主要結構為氣水囊,氣水囊(1)為一整體,在其內部裝有一隔層(8),將氣水囊(1)分成充水部(9)和充氣部(10),氣水囊(1)的充氣部(10)一側設有進出氣閥(3),進出氣閥(3)與外界空氣相通,在充水部(9)一側設有出水閥(4),出水閥(4)與可伸縮出水管(6)連接,在充水部(9)上還設有進水閥(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氣水枕,其特徵在於氣水囊與隔層採用無毒尼龍布、 橡膠塗覆織物粘壓合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氣水枕,其特徵在於氣水囊為橢圓球體或圓柱 體或長方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氣水枕,涉及床上用品領域。目前傳統枕頭的主要結構為枕套、枕芯,枕芯一般為蕎麥皮、化纖、乳膠、羽絨,存在舒適度差、不易攜帶、清洗不便、成本較高等問題。本實用新型主要結構為氣水囊。氣水囊為一整體,在其內部裝有一隔層將氣水囊分成充水部和充氣部,氣水囊與隔層採用無毒尼龍布、橡膠塗覆織物粘壓合成,氣水囊為託圓球體或圓柱體或長方體。與傳統枕頭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舒適度好、攜帶方便、成本低廉、易於清洗的有益效果,既可做水枕使用,又可作氣枕使用,功能多樣。
文檔編號A47G9/10GK201370354SQ200820178229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7日
發明者易 周, 周天聰, 珺 石 申請人:周 易;石 珺;周天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