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22:01:01 2
專利名稱:一種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仿生電風扇,特別涉及一種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人們通常使用的風扇有兩種, 一種是以電為動力的轉葉式風扇,如吊 扇,臺扇;另一種是手動的扇子。雖然電風扇可以改變風向,風速,使其產生的風或強烈或柔 和,但是吹久了還是會有如頭疼等的不適感。而手動的扇子產生的風柔和,令人倍感舒適, 但扇久了又覺得很累。現在又有了一種仿生電風扇,模仿人用手扇的動作,可以實現既是用 電又產生柔和令人倍感舒適的風。然而這種仿生電風扇還是以傳統的電機驅動,還有齒輪, 不但結構複雜,成本高,還容易產生噪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的不足,提供一種以電為動力,又不以電機
為驅動形式的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包括底座,定杆柱,槓桿,鐵塊,
固定塊,彈簧,可以產生磁場的線圈,閃斷器。 所述的底座和風扇架連接。 所述的可產生磁場的線圈直接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定杆柱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槓桿一端有圓孔,圓孔套住定杆柱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鐵塊固定在槓桿上。 所述的固定塊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彈簧一端連接在槓桿上,一端連接在固定塊上。 所述的閃斷器固定在底座上。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其電源輸入先經過 閃斷器,再通過導線與可產生磁場的線圈連接。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底座1直接固定在風扇架2上;可產生磁場的線圈3固定在底座1上; 定杆柱4直接固定在底座1上;槓桿5有圓孔的一端套於定杆柱4固定在底座1上;彈簧8一端直接固定在槓桿上, 一端連接於固定塊7上;閃斷器9直接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可產
生磁場的線圈3和槓桿5垂直;鐵塊6固定在槓桿5上,位置和可產生磁場的線圈3的位置 相應。 如圖2所示,彈簧10的一端與槓桿5連接,一端與扇柄夾11連接;扇子12的扇柄 通過扇柄夾11固定,扇子12也可以隨時取下,方便收藏或作為普通扇子使用。開關13用 於控制風扇的運轉和停止。 本實用新型電源輸入先經過閃斷器9,再通過導線與可產生磁場的線圈3連接。 當可產生磁場的線圈3通電時,產生磁場,將鐵塊6吸附帶動槓桿5的轉動;當線 圈斷電時,磁場消失。彈簧8拉動槓桿至原來位置,完成一個扇風的動作。閃斷器9按一定 的時間間隔斷電.通電的轉換過程中,控制扇子12的擺動,從而實現該實用新型無電機仿 生電風扇驅動控制。
權利要求一種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包括底座,定杆柱,槓桿,鐵塊,固定塊,彈簧,可以產生磁場的線圈,閃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杆柱固定在底座上,槓桿一端有圓孔,套在定杆柱上;所述的線圈固定在底座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鐵塊固定在槓桿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種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彈簧一端連接在槓桿上, 一端通過固定塊固定在底座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仿生電風扇。本實用新型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包括底座;定杆柱;槓桿;固定在底座上的可以產生磁場的線圈;固定在槓桿上的鐵塊;一端連接槓桿,一端通過固定塊固定在底座上的彈簧;用於控制電流的閃斷器。本實用新型無電機仿生電風扇驅動控制結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同樣是以電為動力,但採用了無電機無齒輪方案,結構簡單,成本低,無噪音。不單模仿了手執扇的動作,省去了人工的勞力,還產生非常柔和的風。
文檔編號F04D27/00GK201486911SQ20092014805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8日
發明者酈棟, 陳文宇 申請人:陳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