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淑睿皇后的兒子為什麼能當皇帝?她的下葬規格以及身世
2023-07-19 21:14:48 1
孝淑睿皇后是嘉慶皇帝的原配妻子,也是他的第一任皇后。嫁給嘉慶帝之後,為嘉慶生下了兩女一子。她生下的嫡子綿寧,最後繼承大統,他就是道光帝。貴為皇后,地位尊崇,她的兒子當皇帝,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嗎?這一點,還有什麼可以置喙的?
事實上,道光能當皇帝,雖然有孝淑睿皇后這麼一層關係在。但嫡子的身份,並不能保證他就一定能當上皇帝。畢竟看清朝歷史,大部分皇帝都並不是嫡子。而且嚴格來說,孝淑睿皇后的出身並不高,而且當時她已經去世了。
《清代皇后冊立與八旗大姓氏族》:「嘉慶嫡後喜塔臘氏孝淑,祖上阿塔在後金時期僅為正白旗包衣,其家族繁衍七、八代後,至嘉慶朝,孝淑皇后之父和爾敬額也不過才是名總管內務府大臣,並非豪門大族。」內務府包衣,實際上就是皇帝養的奴才,並不是滿清貴族。就憑藉這麼一個出身,孝淑睿皇后能當上嘉慶帝的嫡妻,應該來說是挺幸運的一件事。要不是當時乾隆並不想將嘉慶帝是繼承人的消息傳出,怎麼也輪不到她來當皇子嫡妻。
中國的婚姻,從來都講究門當戶對。一般來說,皇子的原配妻子都是滿清貴女。而孝淑睿皇后包衣的身份,實際上是並不夠格的。雖然後來道光帝,頂著皇后嫡子的身份,但也掩蓋不了其母族勢弱的根本。而這一點,在爭奪儲君之位的時候,是很吃虧的。所以小編在一開頭就說,並不是只要是皇后的兒子,你就一定能當上皇帝。
道光帝之所以能被嘉慶帝選中,作為正統繼承人,與其本身還是有很大關係的。道光在當時,是嘉慶帝所有皇子中,年齡最長,活的最久的一個,再加上皇后嫡子的身份,讓他能從起點線上高出其他皇子一大截。
第二,在當時其實嘉慶帝已經有了選他的打算了,畢竟在幾位皇子中,只有道光為親王,地位最高,其他皇子僅為郡王。
最後,是因為道光幹了一件極為漂亮的事情,讓嘉慶帝立馬拍板決定選定他作為繼承人。嘉慶帝時期,爆發了一場農民起義,即為天理教起義。天理教,其實是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天生就具有反政治性。乾隆、嘉慶之際,山東、直隸、河南一帶存在許多白蓮教系統的民間秘密宗教團體,他們往往自成體系,互不相屬。嘉慶十七年八月,林清、李文成、馮克善、徐安國等人在河南道口召開會議,準備起義。《靖逆紀》中所載「是年夏,(金鄉)縣南賊之夜聚晝散,反形漸露」。雖然此次起義,沒有後世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廣而深,但農民起義的出現,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政治出現了問題。這次起義很快就被官府鎮壓了下去,而且嘉慶十八年天理教起義中道光表現出色,受到了嘉慶帝的大力讚揚。到這兒基本就確定了,道光成為了嘉慶帝的繼承人。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副都統、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女。仁宗為皇子,乾隆三十九年,高宗冊後為嫡福晉。四十七年八月甲戌,宣宗生。仁宗受禪,冊為皇后。嘉慶二年二月戊寅,崩,諡曰孝淑皇后,葬太平峪……」在被冊封為皇后的第二年,孝淑睿皇后就去世了。而讓人驚奇的是她去世之後的下葬規格,根本沒有達到皇后儀仗應有的規格。
後喪本應皇帝綴朝五日,服縞素,日祭三次,大臣命婦服布素,朝夕臨哭三日。百日內皇帝要躬親致祭。軍民摘冠纓,命婦去裝飾等等。看康熙乾隆幾位皇后去世的規格,就可見禮制之重。可是到了嘉慶帝這兒,孝淑睿皇后的喪禮,僅僅是皇帝輟朝五日,素服七日。官民亦素服七日不摘纓,不蓄髮。皇帝停朝期內,各衙門章疏及引見官員等活動照常進行,只是王大臣穿常服不持朝珠而已。
而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用嘉慶帝的話來說,就是「皇后冊立甫及一年,母儀未久。且昕夕承歡,取諸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