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19 04:52:26 1
一種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電力設施,特別是適用新建線路鑽越原有電力線路的一種調整交叉跨越安全距離的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該裝置包括塔身,塔身按照從頂端到底端的順序依次設置半橫擔和第二橫擔,在塔身的頂端設置有第一地線掛點,在第一地線掛點的下側,從塔身頂端往下第二個節點處固定有第二地線掛點,該第二地線掛點位於半橫擔上方,在第一地線掛點以及第二地線掛點處固定掛點板,其中第二地線掛點的掛點板通過兩螺釘固定在節點處,同時螺釘將節點處的固定杆與塔身固定為一體。本實用新型安裝簡便,造價低,不影響通訊光纜的傳輸,安裝便捷,不影響其他線路安全運行,有效的保證了電力系統的穩定供電。
【專利說明】一種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電力設施,特別是適用新建線路鑽越原有電力線路的一種調整交叉跨越安全距離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架空線路交叉跨越是普遍現象,它是架空輸電線設計中一個比較重要課題。因他牽連到外界單位和安全運行的問題,交叉跨越發生事故比較頻繁影響面很大。它可造成交通中斷,通訊停擺,大面積停電等等。因此要非常重視交叉跨越的設計和調查工作。
[0003]由於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工業的迅猛發展,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導致城市內高壓輸電線路走廊的選擇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同時根據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範及市政規劃要求,市區架空電力線路的路徑,應與城市總體規劃相結合。線路路徑走廊位置,應與各種管線和其他市政設施統一安排。這就避免不了新建高壓線路在保證與地面設施安全距離要求時,地線與所鑽越原有電力線路交叉距離不足的情況的出現,而且目前地線型號主要為OPGW複合架空地線,即使上方電力線路對下方新建線路邊導線保護角滿足要求,為完成系統通訊,亦不能拆除地線,若將穿越段地線改為ADSS光纜架設在線路下方,仍增加了光纜的事故點,不值得提倡。若將上方線路改造,則涉及到線路停電及工程造價的問題,應謹慎考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旨在用於調整2條高壓線路交叉時下方線路地線對上方線路導線安全距離要求,保證線路安全運行,該結構設計合理,施工便捷。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裝置包括塔身,塔身按照從頂端到底端的順序依次設置半橫擔和第二橫擔,在塔身的頂端設置有第一地線掛點,在第一地線掛點的下側,從塔身頂端往下第二個節點處固定有第二地線掛點,該第二地線掛點位於半橫擔上方,在第一地線掛點以及第二地線掛點處固定掛點板,其中第二地線掛點的掛點板通過兩螺釘固定在節點處,同時螺釘將節點處的固定杆與塔身固定為一體。
[0006]進一步地,節點處的固定杆為上下兩根,兩根固定杆之間的角度範圍為:90?120°之間,米用角鋼。
[0007]進一步地,第一地線掛點與第二地線掛點之間的距離為2.8?4.6m之間。
[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於:安裝簡便,造價低,不影響通訊光纜的傳輸,安裝便捷,不影響其他線路安全運行,有效的保證了電力系統的穩定供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設備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2]如圖1和2所示,一種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該裝置包括塔身1,塔身I按照從頂端到底端的順序依次設置半橫擔6和第二橫擔7,在塔身I的頂端設置有第一地線掛點2,在第一地線掛點2的下側,從塔身頂端往下第二個節點處固定有第二地線掛點3,該第二地線掛點位於半橫擔6上方,其中第二地線掛點3安裝掛點板,掛點板通過兩螺栓固定在節點處,螺栓將節點處的固定杆4、5與塔身固定為一體。節點處的固定杆為上下兩根,節點處的固定杆為上下兩根,兩根固定杆之間的角度範圍為:90?120°之間,採用角鋼,其中固定杆採用L63X5規格的,第一地線掛點與第二地線掛點之間的距離為2.8?4.6m之間。同時更換掛點處的螺栓(由M16改為M20),並安裝雙帽,保證掛點板更牢固。
[0013]在使用時,可根據現場的需要,可做出單回66千伏A線路穿越某單回220千伏B線路,由於採用雙掛點板結構,使得兩線路之間的距離為安全距離,也可根據需要用於雙迴路塔上,布線結構更加合理,美觀並便於維修。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塔身,塔身按照從頂端到底端的順序依次設置半橫擔和第二橫擔,在塔身的頂端設置有第一地線掛點,在第一地線掛點的下側,從塔身頂端往下第二個節點處固定有第二地線掛點,該第二地線掛點位於半橫擔上方,在第一地線掛點以及第二地線掛點處固定掛點板,其中第二地線掛點的掛點板通過兩螺釘固定在節點處,同時螺釘將節點處的固定杆與塔身固定為一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其特徵在於,節點處的固定杆為上下兩根,兩根固定杆之間的角度範圍為:90?120°之間,採用角鋼。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張鐵塔降地線掛點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地線掛點與第二地線掛點之間的距離為2.8?4.6m之間。
【文檔編號】E04H12/24GK203729652SQ201420051067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6日
【發明者】李維君, 劉少俊, 朱浩禕, 陳曉旭, 王斌 申請人:盤錦電力設計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