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轉鈴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03:35:36 1
專利名稱:自行車轉鈴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配件領域,具體講是一種自行車轉鈴。
技術背景現有的自行車轉鈴,一般是採用鈴錘在鈴碗內部擊打鈴碗的結構,它包括鈴碗,鈴碗的側面設有撥杆,撥杆通過彈性機構和機械傳動裝置,連接鈴碗內部的鈴錘,撥動撥杆,就會帶動鈴碗內部的鈴錘擊打鈴碗內壁,發出鈴聲。這種結構的自行車車鈴,只能在撥杆位置朝一個方向撥動撥杆,自行車轉鈴才會發出鈴聲,使用不方便,而且長時間地使用,撥杆容易損壞,導致自行車轉鈴的壽命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壽命較高的自行車轉鈴。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轉鈴,它包括底座、鈴殼、用於安裝在車把上的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與底座連接,它還包括設在鈴殼及底座外周的轉環,設在底座上的轉軸,所述轉環與轉軸同軸固定,所述轉軸與底座轉動連接,所述轉軸頂端設有兩個拐臂,所述每個拐臂的下面均通過彈性連接裝置連接一鈴錘,所述底座的上面設有多個用於阻擋鈴錘的凸起。所述彈性連接裝置為彈簧。所述鈴錘為鋼球。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轉鈴中,轉動轉環可帶動轉軸轉動,從而帶動設在拐臂下的鈴錘繞著轉軸轉動,鈴錘轉動時會被設在底座上的凸起阻擋,由於彈性,鈴錘會晃動從而擊打鈴殼發出鈴聲,採用這種結構,不管朝哪個方向轉動轉環、都可以發出鈴聲,而且在哪個位置都可以轉動轉環,使用方便,而且這種結構沒有一直受力的撥杆,因此不易損壞,壽命較聞。作為改進,所述轉環的外側面開有多個凹槽。採用這種結構,在轉動轉環時,增大摩擦力,防止手滑。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轉鈴的去除外殼後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轉鈴的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1、連接裝置,2、底座,2. I、凸起,3、轉環,3. I、凹槽,4、轉軸,5、拐臂,6、
彈性連接裝置,7、鈴錘,8、鈴殼。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轉鈴,它包括底座2、鈴殼8、用於安裝在車把上的連接裝置I,所述連接裝置I與底座2連接,它還包括設在鈴殼8及底座2外周的轉環3,設在底座2上的轉軸4,所述轉環3與轉軸4同軸固定,可帶動轉軸4轉動,所述轉軸4與底座2轉動連接,所述轉軸4頂端設有兩個拐臂5,兩個拐臂5在轉軸4頂端對稱設置,拐臂5均與轉軸4垂直連接,所述每個拐臂5的下面均通過彈性連接裝置6連接一鈴錘7,所述底座2的上面設有多個用於阻擋鈴錘7的凸起2. I。所述凸起2. I在底座上沿周向均勻設置,採用這種結構保證轉動時,鈴聲均勻。鈴殼8罩在底座2上將轉軸4、彈性連接裝置6以及鈴錘7罩在鈴殼8內。所述彈性連接裝置6為彈簧。採用彈簧作為彈性連接裝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所述鈴錘7為鋼球。採用鋼球作為鈴錘,結構簡單,壽命高。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轉鈴中,轉動轉環可帶動轉軸轉動,從而帶動設在拐臂下的鈴 錘繞著轉軸轉動,鈴錘轉動時會被設在底座上的凸起阻擋,由於彈性,鈴錘會晃動從而擊打鈴殼發出鈴聲,採用這種結構,不管朝哪個方向轉動轉環、都可以發出鈴聲,而且在哪個位置都可以轉動轉環,使用方便,而且這種結構沒有一直受力的撥杆,因此不易損壞,壽命較聞。作為改進,所述轉環3的外側面開有多個凹槽3. I。採用這種結構,在轉動轉環時,增大摩擦力,防止手滑。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轉鈴,它包括底座(2)、鈴殼(8)、用於安裝在車把上的連接裝置(I ),所述連接裝置(I)與底座(2 )連接,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設在鈴殼(8 )及底座(2 )外周的轉環(3),設在底座(2)上的轉軸(4),所述轉環(3)與轉軸(4)同軸固定,所述轉軸(4)與底座(2)轉動連接,所述轉軸(4)頂端設有兩個拐臂(5),所述每個拐臂(5)的下面均通過彈性連接裝置(6)連接一鈴錘(7),所述底座(2)的上面設有多個用於阻擋鈴錘(7)的凸起(2. I)。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轉鈴,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連接裝置(6)為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轉鈴,其特徵在於所述鈴錘(7)為鋼球。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轉鈴,其特徵在於所述轉環(3)的外側面開有多個凹槽(3. 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轉鈴,它包括底座、鈴殼、用於安裝在車把上的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與底座連接,它還包括設在鈴殼及底座外周的轉環,設在底座上的轉軸,所述轉環與轉軸同軸固定,所述轉軸與底座轉動連接,所述轉軸頂端設有兩個拐臂,所述每個拐臂的下面均通過彈性連接裝置連接一鈴錘,所述底座的上面設有多個用於阻擋鈴錘的凸起。採用這種結構的自行車轉鈴使用方便、壽命較高。
文檔編號B62J3/00GK202641934SQ20122031033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李賢成 申請人:寧波小星星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