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四大名片告訴你
2023-07-20 17:50:18
「有時候烏雲遮蔽月光,有時候雨水浸溼腳印,偶爾會在斑馬線前調整呼吸,卻從不停止前行的步伐。」是的,生活總會給我們出難題,但我們卻不能停下腳步繼續往前。那麼,來巴蜀文化看看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可能感興趣》》宗室是什麼意思?
一次啟發
公共文化迎來一場「春雨」
「公共文化也能走出四川。」拿出計劃資料,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處長楊紅梅介紹了更多:「這是去新疆的,這是去廣東的,這是去雲南的,這是到寧夏的……」
去年8月,隨著文化部「春雨工程」的啟動,廣東文化志願者來到了四川,把一臺融合川粵兩地文化特色的綜藝演出帶到了甘孜州。
一路陪伴廣東文化志願者走進甘孜州,州文化局社文科副科長王川江感慨良多。由於海拔高、交通不便等原因,當地百姓很少看到高水平的演出。「雖然州裡有大型活動時也會邀請外來院團來演出,但是一年也就是不定期的兩三次,多數集中在康定縣城。」偏僻的縣城和鄉鎮,機會很少。
這場極具嶺南特色的文藝匯演上,來自廣東的73名志願者上演了《鼓舞嶺南》《雨打芭蕉》等節目,濃鬱地域色彩的嶺南風情演出讓當地百姓大飽眼福。州文化局局長龔建忠告訴記者,「別說老百姓了,就連我們也是第一次看到。」
7天後,廣東志願團走了,一個設想留存在四川文化人心中。嶺南文化能「打包」送到四川,四川的32個特色文化之鄉能否「打包」走出去?
兩次遠行
四川文化志願者「破冰」出川
第一次嘗試很快實現:去年8月底,四川文化志願服務隊一行12人前往新疆開展公共文化交流活動。省文化廳副廳長王志平將這次遠行喻為「破冰」。
這是文化人經歷的一次豐富。回憶起新疆行,成都畫院副院長葉瑞琨依然十分興奮。他說,同行的11位四川藝術家都有著共同的感受:每個「文化志願者」都有弘揚巴蜀文化的責任。
這也是文化交流方式的轉變。在新疆,四川畫家們不僅捕捉創作的靈感,更把巴蜀文化傳遞到最基層的文化站。在四川各地紅火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巴蜀文化大講堂,被文化志願者們帶到了新疆。12位藝術家走進烏魯木齊和阿勒泰等地區的基層文化館、圖書館,開展群眾藝術講座,向當地百姓展示巴蜀文化的魅力。
離開新疆前,藝術家們還為新疆基層文化機構贈送了上千冊書籍、畫冊,並將在新疆期間的20多幅作品全部留在了當地。葉瑞琨笑著說:「這可能就是地域文化變成公共服務的魅力吧,能夠讓高雅藝術在基層群眾中開枝散葉。」
你可能也喜歡:
為什麼同姓不能結婚?五百年前是一家
十族是哪十族?老師同學都不放過
傳統文化解說:宗親是什麼意思?
傳統文化解讀:古代對美女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