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慈禧太后御封的天下第七味

2023-07-20 20:59:13

    據說,慈禧太后一頓飯要吃一百二十道菜,如果遇到生辰、節日,還要上二百四十道菜。可有一年中秋節,慈禧卻吃起皮靴來呢。
    相傳那年中秋節前的一天,早膳要結束時,慈禧太后突然對大太監李蓮英說:「今天是誰當班?」李蓮英說:「回老佛爺,是小李子。」慈禧擦擦嘴,說:「傳。」
    不一會兒,廚師小李子來到慈禧面前,往下一跪說:「給老佛爺請安。」慈禧對跪在那兒不敢抬頭的小李子說:「我大清國地大物博,物種萬千,怎麼就弄不出可口的飯菜來呢?」小李子一聽,冷汗直流,知道自己又要挨打了。這慈禧有一個怪脾氣,一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就吃不好飯,吃不好飯就拿廚師出氣。
    昨天軍機大臣報說,洋人又來幹預政事,弄得慈禧一夜沒睡好覺,這早起來吃不下飯,又拿小李子出氣。小李子進宮之後掌大廚不到一年,已經被打不下二十次。這次他知道難免又要被打,於是心一狠說:「回老佛爺,我大清國雖然地大物博,物種萬千,可在掌勺人手裡,只有六道味,雞、魚、肉、蛋和山珍、海味。」
    慈禧一見小李子敢回嘴,心中雖然吃驚,卻也忍住氣,冷笑一聲說:「狗奴才,竟敢頂嘴。好,你說說為什麼只有六味?」
    小李子心一橫,將生死置之度外,昂起頭說:「天上飛的,地下跑的禽類離不開雞肉味;全天下的魚蝦龜鱉都是魚鮮味;牛馬豬羊,獐虎狼兔等,都離不開獸肉味;山珍海味更不用說,都在清香與海鮮上翻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翻來覆去就這六樣味兒,誰能翻出什麼別的味來呢?」
    慈禧聽了一愣,這小龜孫說得有點道理,剛想叫他說下去,話到嘴邊又停了下來,望望小李子那副視死如歸的神情,怒氣又起,厲聲說:「來人,把這胡說八道的狗奴才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有人來把小李子拖下去,一五一十,打了二十下,然後拖到慈禧面前。
    慈禧說:「快傳太醫,將他醫好,中秋節我要吃他找到的第七種味兒,如果找不到,就斬立決。」
    小李子回到住所,哼哼唧唧地對來為他治傷的太醫說:「師傅,我、我治好還要再挨打受罪,不如不治。」
    那太醫邊查看他的傷勢邊說:「唉,小小年紀怎麼能有這想法呢?好死不如賴活著,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也許真能讓你找到第七味呢。」小李子一想,也是,自己不就是從—個不懂廚藝的鄉下人成為御廚的嗎?
    這小李子,姓李,名叫大寶,幼時讀過幾年私塾,後來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幾年前,他靠在家鄉青龍鎮的一家飯店幫工度日。一天晚上,收工回家,走在路上時忽然聽到一陣呻吟聲,他循聲找去,見一老者倒在路旁,神色痛苦。他急忙上前扶起老者,問怎麼回事?那老者喘息半天才說自己是舊病復發,恐怕不行了。李大寶說:「沒事的,走,到我家去,我找人幫你看看。」就將老人扶回家中,燒水做飯,請醫拿藥,一連好多天,終將老人治好。那老人臨走時給了他一本小冊子,說:「你抽空看看,學會了,將來受益無窮。」
    老人走後,李大寶翻開冊子一看,是一本天下奇味集錦。他就在街頭開了一個小吃鋪,依樣畫葫蘆,炒出許多美味來。也是活該他發跡,八國聯軍攻陷京城,慈禧逃難路過青龍鎮,一下子被這小吃鋪的美味迷住了,就把李大寶帶在身邊,當作她的御用廚師。八國聯軍撤離北京後,她又把李大寶帶回宮做了一個掌勺的大廚,並賜名:小李子。
    由於小李子沒有經過特別訓練,一下子管理好幾十個廚師,一二百道菜,難免出錯,要是別人早就被處死了,可他是太后欽點的,雖然多次挨打,但小命還在。


    可這回慈禧下命令要他找到第七味,像是動真格的了。如何才能找到第七味呢?小李子心裡直犯嘀咕。
    太醫走後,小李子找出那老者留下的小冊子,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可怎麼翻也翻不出什麼新的招式。他嘆了口氣,看來這次難逃一死了!
    小李子放下小冊子,想出去轉轉,可一動就渾身酸痛,只好躺下,目光又投向小冊子。突然一句話跳入眼帘:美食藏於民間……他一愣:是呀,我何不去鄉間、集市找找,說不定能找到第七味呢。
    如此想來,加上太醫神藥,傷勢漸好,第三天就能下地了,他就請假到集上去轉轉。可集市上還是那些食材,沒什麼新意。他越走越遠,傷還沒好,不由累得渾身是汗,腳也疼了起來。就坐到路旁休息一下。突然,他看到路邊野地的豆葉上有個豆丹。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蟲,以吃大豆葉子、洋槐樹葉子為生,小李子玩心頓起,上前捉了好幾條,放到地上讓它們翻爬。就在這時,他腦子裡靈光一閃,兒時與小夥伴燒吃豆丹的情景出現在眼前,這東西還是好吃的,蟲宴,可能就是天下第七味啊!小李子想想別無他法,決定試試。主意一定,他便捉了一些回到皇宮,經過精心加工烹調,再喊來幾位要好的小太監一嘗,個個說妙。小李子放下心來,決定第二天做給慈禧太后吃。
    第二天他把這道菜讓小太監送到慈禧飯桌上,並關照放在第一排。
    誰知飯菜剛送走,一位嘗過豆丹的太監來找他說:「李師傅,昨晚給我吃的是什麼啊?怎麼有豆葉腥味呀?」此時小李子也想起是有那股味啊,自己只顧高興,將有異味的事忘了,不由心中怕了起來,要是讓慈禧吃後回味出此味,再追問起來,知道她吃的是蟲卵那就糟了。
    想到這,小李子冷汗流了下來,急忙撒腿就去追送菜的小太監,等到那裡一看,菜已經擺好,他忙叫小太監趕緊將那道菜換到後排。剛換好,慈禧就到了,小李子只好站到一邊,心裡只祈禱慈禧不要吃那豆丹。
    誰知怕鬼有鬼,慈禧一眼盯住最後一排的那盤豆丹問:「那是什麼菜,怎麼不給我嘗嘗?」宮女急忙伸筷去夾。小李子頭一暈,兩眼閉上,心想這下完了。就聽慈禧說:「那叫什麼菜呀?怎麼沒有見過?」
    小李子睜眼一看,見慈禧對著豆丹直瞅,沒有吃,就硬著頭皮上前跪下說:「回老佛爺,是……是油炸豆、豆、丹。」慈禧聽了撲哧一笑說:「什麼?油炸契丹?是你找到的第七味嗎?」小李子趕緊磕頭說:「不是,這就是一樣普通吃食,起了個新名字。」
    慈禧一聽,對著那豆丹聞了聞,說:「是香。」接著又看了看說:「我看這道菜色、香、形都不錯,不用嘗,味肯定錯不了。」小李子的心又像被錘子砸了一下,心裡直喊神靈保佑,希望慈禧不要吃啊。


    「不過呢……」慈禧停了停說,「小李子,吃東西,不光是色、香、味、形,還有名字都要匹配才佳,你起這名字太難聽,吃它好像吃契丹人似的。不過,看在你一片孝心,我嘗一下吧。」隨即伸嘴嘗了一口那個豆丹。
    小李子這下真的嚇得不知所措了,眼睜睜地看著慈禧有滋有味地吃了那個豆丹。怎麼辦?小李子還沒有想出辦法,只見慈禧接過餐巾擦擦嘴說:「小李子,你這到底是什麼菜名?」
    小李子膽戰心驚地說:「叫、叫油炸契丹。」慈禧聽了大怒說:「你還哄騙我,哪來的豆腥味?你這分明是油炸豆丹!」
    小李子此時倒清醒起來了,他不慌不忙地說:「回老佛爺,我這是多種材料配製的,為了逼真才配了一點點的豆腥味兒。因為契丹人生活在草原上,難免有草味,如果讓老佛爺回味出草味,是對老佛爺您不敬,所以才添加點豆腥味的啊。」
    慈禧聽了,知道小李子是在說鬼話,不過,她小時在家也喜歡燒豆丹吃,進宮後就再沒吃過,現在嘗到了,應當感謝小李子才對,於是臉漸漸由陰變晴說:「算了,今後不要再弄這些東西給我吃了!你那第七味要快點找啊,中秋節前務必找到。不然的話,到時饒不了你。」「我的媽呀!」小李子心裡鬆了一口氣,連說幾個「是」,又磕了好幾個響頭才起來。
    小李子趕緊扔了豆丹,重新尋找材料。然而許多天過去了,還是找不到理想的食材,此時離中秋節越來越近,他也越來越緊張,怎麼辦?
    八月十四的晚上,李大太監來到小李子房內說:「小李子,明天是中秋節,老佛爺點名要吃你的菜,你準備好了嗎?」小李子愁眉苦臉地說還沒有呢。李大太監說:「還不抓緊準備,不想要腦袋呀?」說完就離開了。
    小李子這下可真愁起來,想跑,是跑不出去的,不跑,天明就是死。他倒在床上望著天花板,發起愣來。
    這時,一陣桂花香味隨風颳來,小李子只覺得精神一振,滿屋亂瞅。半天,他突然跳起來,跑到廚房拿點東西,又到桂花樹下摘了一把桂花蕊,回到屋裡,關起門窗鼓搗起來。
    第二天中秋佳節,慈禧接受朝拜後,李大太監喊:「請老佛爺進膳……」只見滿桌菜餚全部擺好,卻在慈禧面前留下一個盤位,慈禧正在疑惑,只聽太監喊:「五福童子到。」
    慈禧抬眼一望,只見小李子身穿道裝,手捧一個盤子,來到面前跪下說:「老佛爺在上,本來這桌是二百四十道菜,可在裝菜之時,桂花仙子突然降臨說,老佛爺是萬佛之尊,特前來送五福仙丹,祝老佛爺萬壽無疆!仙子本想親自來獻,又怕驚動凡人,就託小人將仙丹製成餑餑,獻給老佛爺。我就臨時撤下一道菜,換成仙丹。」
    宮女接過盤子放到慈禧面前,她仔細一看,是散發著奇特香味的五個像「福、祿、壽、喜、財」的餑餑,頓時食慾大開,就笑嘻嘻地接過,一口氣將五個餑餑吃個精光,吃完之後說:「小李子,這下你可相信這世上口味不只是六味了吧?」小李子跪下邊磕頭邊說:「是的,這第七味是仙丹,只有老佛爺才能吃。」他心裡卻暗笑:我戲弄不死你!
    慈禧一口氣吃下五個餑餑,這可是多年未見過的事啊!更讓人驚奇的是,慈禧這一天都神採飛揚,如同真的吃了仙丹一樣。
    慈禧高興,眾人沾光,小李子得到慈禧嘉獎,升為御廚總管,不再親自掌勺了。慈禧多次想再吃那餑餑,小李子總以「桂花仙子沒有再賜仙丹」為由推脫,相信神明的慈禧也就信以為真了。
    直到袁世凱稱帝,把小李子抓去,叫小李子做餑餑給他吃。嚴刑拷打之下,小李子才說出,那晚他是拼著橫豎都是死的決心,想到自己在鄉下時家中曬的豆醬,「聞著腳丫臭,吃起卻鮮美」,就把自己的舊豬皮靴割下一塊,用文火焙香研面,與桂花蕊一起和在面裡,蒸製而成。誰知那經過腳汗浸過的淡淡靴皮味與濃烈的桂花香味融在一起,竟成為一種獨特的味兒,再加上他送去時編的那套桂花仙子託送的鬼話,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於是慈禧吃皮靴的故事也就流傳開來。

同类文章
萬貞兒:心計女人獨享恩寵二十年

萬貞兒:心計女人獨享恩寵二十年

 在中國古代社會,封建帝王后宮佳麗三千、妃嬪無數乃是常態。作為後宮中的女人,要從眾多佳麗中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的寵愛,實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要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且還能獨受皇帝恩寵幾十年,就更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然而萬貴妃做到了,這個生活在明朝英宗和憲宗時期的謎一樣的女人,留給了後世研究者無
驪姬——毒美人禍亂邦國

驪姬——毒美人禍亂邦國

周成王在位時,封幼弟叔虞為晉侯,傳九世進入春秋時期。春秋初年,晉國君權微弱,而國君的同宗大族曲沃莊伯及其子曲沃武公力量卻很強大。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滅晉,盡有晉地。次年,周命曲沃武公為晉侯,號晉武公。公元前677年,晉武公死,子詭諸立,是為晉獻公。   晉獻公稱得上是一位能幹的君主。他
漢長安城後宮秘道之謎

漢長安城後宮秘道之謎

 後宮的地下秘道,是儲藏室,是防空洞,還是……小小的一條通道,卻維繫著漢王朝的政治生命,成為統治者維持權力不可或缺的道具   1956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小組離開西安,開始對2000年前的漢長安城進行考古勘探。專家小組對漢長安城的考古發掘工作進行了半個多世紀,前帝國國都的形制、布
東方海倫夏姬

東方海倫夏姬

夏姬是春秋時代的絕色美女,是鄭穆公的女兒,大約生於公元前640年或者稍晚一時候。沒人能確切描述她的美貌,她的事跡在《左傳》、《列女傳》、《穀梁》等古籍中皆有記載。   夏姬完全稱得上是「情色毒藥」。凡是沾過她的男人,無一不下場悲慘,非死即逃。夏姬一生所歷男人很多,具體數目不詳。但從史書上對
小周后:李煜不是我的天

小周后:李煜不是我的天

 女人的心機   公元961年,南唐後主李煜繼位,這位文藝上的天縱奇才,卻發現自己跟政治世界格格不入,至於哪裡不一樣,他也說不清,唯一能看到的,是自己的無能為力——他不想面對。於是他想逃回從前那個文藝世界,而青梅竹馬的恩愛妻子——大周后對音律的愛好,正好給了他一個理由。   很好的解釋,很
自甘寂寞的薄太后

自甘寂寞的薄太后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這福禍相依的辯證思想,既是對客觀真理的一種揭示,也是對人們為人處事的一種告誡。漢高祖劉邦的兩個嬪妃(戚姬和薄姬)的命運,可以說是對老子這一辯證理論的註解。   戚姬,是劉邦最寵愛的嬪妃,生了個兒子如意。劉邦活著時,她是最春風得意的了。呂后身為皇
東漢時期的皇帝女人

東漢時期的皇帝女人

西漢是中國繁榮發達、制度日漸完備的時代。經過西漢末年的戰亂,法紀凋敝,道德鬆弛,社會一片混亂。東漢王朝收拾殘局,政治上雖天下一心,歸於一統,但亂世的混亂無序依舊滲透在新的王朝的每一滴血液。亂世會產生活躍的學術、學說和思想,亂世也會造就不可一世的英雄,收拾亂世之後的新王朝更會產生一批新貴,從
真實的蕭太后:重用漢臣曾令部下勿用暗箭傷楊業

真實的蕭太后:重用漢臣曾令部下勿用暗箭傷楊業

據《文匯讀書周報》報導:景愛先生繼《歷史上的金兀朮》之後,又撰寫了《歷史上的蕭太后》(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金兀朮和蕭太后都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的著名人物,一個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名將,—個是契丹族建立的遼國皇太后。但在歷史上對他們的評價是不同的。   金兀朮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兒子,年輕時是一
美貌是罪:中國歷史上三大讓男人亡國的妖女

美貌是罪:中國歷史上三大讓男人亡國的妖女

 中國歷史上三個亡國妖女,分別是夏朝末年的喜、商朝末年的妲己和西周末年的褒姒。她們是中國男權政治話語的最大犧牲品,並且由此開始了女人亡國史的漫長曆程。此外,從西施、趙飛燕姐妹、貂蟬、楊玉環到明末的陳圓圓,儘管美貌傾城,卻多是顛覆男權的罪人,她們中的大部分被釘上恥辱柱,只有少數人僥倖成為女烈
桃花夫人:因美貌引發三國爭鬥的絕色美女

桃花夫人:因美貌引發三國爭鬥的絕色美女

 看到這個題目,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傾國之姿的西施,原名夷光的浣紗女犧牲了自己的愛情和肉體,使得勾踐的臥薪嘗膽名垂千古,三千越甲終吞吳。可以說,吳越爭霸的這段歷史,其關鍵人物繫於西施一人,這就是所謂的「禍國紅顏」吧!   但是,西施委身事敵的做法既非絕後,更不是空前!西施的故事發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