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和周迅電影(李冰冰崩潰大哭的電影)
2023-08-10 05:44:26 4
「《風聲》之後,世間再無傳奇。」
這句當時為電影造勢的宣傳語,竟然一語成讖。
作為中國首部諜戰巨製,它出道即巔峰,11年過去,同類電影無出其右。
這部2009年的電影,由華誼兄弟出品,馮小剛監製,陳國富和高群書聯合執導,周迅、李冰冰、張涵予、黃曉明、王志文、蘇有朋等主演,票房2.25億,如今豆瓣評分8.2分。
影片講述的是汪偽政府時期的1942年,中共地下黨對偽政府的高官實施了暗殺行動,引起日軍高度重視。
為了找出臥底在日方情報局,代號為「老鬼」的共產黨員,日軍和偽軍特務將顧曉夢、李寧玉、吳志國、白小年、金生火五人定為「老鬼」嫌疑人,將他們帶到西山一座孤立的城堡裡,開展了一場血腥的「狼人殺」。
《風聲》是極少的一部讓人過去十年,仍然想看的電影。
那麼,這部影片究竟好在哪裡呢?
製作成本「無上限」
作為出品方的華誼,為這部影片狠下血本,直接給出了無上限的預算。
開篇汪偽政府的「雙十節」場景,是在海津市的解放北路拍攝,由於解放北路整條街上的古建築都是文物,在打景的過程中不能用釘子。
《風聲》劇組耗資數百萬,專門成立了一個指揮部,在確保文物完好無損的前提下,將整條街按照老照片完封不動的整體還原。
然後動用了18臺發動機, 50多萬的燈具,將燈火輝煌的節日喜慶氛圍營造出來。
光是3000個群眾演員的化妝,劇組就調集各大化妝公司,成立了20個化妝組,化了整整一天時間。
不到一分鐘的鏡頭,劇組前前後後忙乎了四、五個月,才有了開篇震撼的場面。
相比搭一整條街,在懸崖峭壁上建古堡別墅以及跨海鐵橋,才是劇組的「大製作」。
劇中為追查地下黨「老鬼」,日本特務機構將涉嫌人員關進了一個叫「裘莊」的古堡別墅裡。
為了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裘莊」盛極一時的繁華,劇組搜羅了將近5000件道具搭建裘莊內景,光是書架上的書籍就多達4000多冊。
室內一切道具陳述都是按照歷史資料去還原,大到家具,小到餐具,大多是從各地古玩收藏店搜集的。
所有家具總價值超過470萬,僅大廳的一件古董枝型吊燈就6萬多。
這裡面最值錢的就是兩架古董鋼琴,擺放在廳內的古董三角鋼琴高達47萬,另一架立式鋼琴則超過12萬。
除了家具,其他道具也價值不菲,其中一個上世紀30年代的戰地手術器械箱,是劇組遠赴美國才找到,如此珍貴的道具,僅押金就超過8萬元。
雖然有些道具對於觀眾來說是「驚鴻一瞥」,甚至有的觀眾都沒注意到,劇組還是本著近乎偏執的原則,花重金找來。
這些古董道具,讓很多古玩愛好者心動不已,據說,「發燒友」張涵予在拍攝結束後,就大肆收購古董道具。
曾經在《赤壁》《紅樓夢》等大型影視劇中做過造型師的葉錦添,在《風聲》裡,為了透過戲服的質感在那個時代慢慢凝聚在畫面裡面,片中很多服裝的布料都是他從老服裝店裡挖來的「寶貝」,非常稀有,而且每件戲服都是手工縫製而成。
就是這樣精益求精,製作不算成本的情況下,才讓觀眾們如臨其境,透過屏幕,好像來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
為達目的「逼瘋」演員
《風聲》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並不是明星如雲的豪華,而是演技水平的豪華。
連劇本的龍套都是老戲骨,在片中頭一個出場的段奕宏,被稱為片中的「黃金配角」,雖然出場短短的三分鐘,但是精準、細膩地刻畫出了「汪偽頭目」的陰冷和狡詐。
他憑藉紮實的臺詞功底和表演功力讓這個人物一出場迅速將觀眾帶入了故事情境。
他的表演被媒體評價為「出場短暫,但表演入木三分,無懈可擊。」
沒有一句臺詞的倪大紅,在片中飾演地下黨情報人員,雖然沒有一句臺詞,卻憑著身體語言,將這個角色詮釋的豐滿有內容。
「達康書記」吳剛飾演的「六爺」堪稱劇中噩夢級的人物,他始終帶著一張笑臉,卻在刑訊時下手陰毒,讓人毛骨悚然。
除了配角的精彩表演,在《風聲》中,幾位主角在拍戲時,都突破了心靈底線。
李冰冰的一場重頭戲,是被黃曉明脫去衣服,全裸接受「量刑」,當時並沒有清場,李冰冰當時心想,拍到關鍵時候,導演會喊卡。
但是導演一直沒喊,眼看自己要被脫光,一絲不掛地面對那麼多人,李冰冰突然崩潰了,哭著大叫了出來。
後來那場戲,李冰冰一直忍不住流淚,情緒非常煎熬,在拍攝結束後,黃曉明趕緊拿衣服將李冰冰包住,兩人抱著哭做一團。
周迅在拍「繩刑」那場戲時,雖然拍攝時保護措施很好,頂多有點皮外傷,但是周迅每回都崩潰大哭,她說:
「我看到麻繩颳了毛,想到那種刺痛、火辣,就忍不住哭,覺得角色太可憐了。」
周迅在拍攝中完全入了戲,在拍攝期間整晚整晚失眠,每天不得不吃安眠藥入睡。
在影片中突破最大的,是蘇有朋,他將「娘娘腔」白小年演飾的出神入化。
其實,在拍攝中,蘇有朋一度有辭演的念頭,因為角色挑戰太大,他怎麼也達不到導演的要求,有一場戲NG了12次。
為揣摩好角色,他找了京劇老師學習唱念做打,片中他喝崑曲的片段,曲調、眼神、身段,簡直就是崑曲名伶的化身,成為劇中經典。
在受刑那場戲中,他說:
「拍到後來我已經就完全瘋了,我也不太記得泡在髒水裡,那個髒水到底是什麼味道,反正就是豁出去了。」
因為入戲太深,直到電影拍完兩個月後,他才逐漸從角色中走出來。
為了呈現最完美的效果,導演將每個演員的潛質都挖了出來,讓每個人拼盡全力,真的是快要將他們「逼瘋」了。
正因為這樣的「逼」,才讓《風聲》的每個角色如此深入人心,李冰冰憑藉此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蘇有朋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看劇就像坐「過山車」
《風聲》根據麥家的同名小說改編,是部主旋律電影。
但是跟以往的主旋律電影不同,影片通過大量的懸疑劇情設計,驚悚恐怖的刑訊鏡頭,讓觀眾的心始終被緊張的劇情牽動著。
在大量鋪墊和渲染了那個年代地下黨危險的處境,面臨生死極限的考驗,通過一些血腥、露骨的鏡頭,來烘託出他們堅定的信念,鋼鐵般的意志,進而表達出主旋律的思想,這樣的處理方式,堪稱精彩。
這部電影的導演有兩位,一位是陳國富,擅長把不太容易講的故事講出新意,另一位是高群書,擅長警匪題材的影片,在拍攝的細節和氣氛上,拿捏到位。
演員王志文接戲非常嚴謹,人物不好不接,劇本不好不接,但接《風聲》時,連劇本都沒看就痛快地接了,完全是衝著影片的導演而來。
在影片中,節奏緊密,情節環環相扣,暗黑壓抑的色調、震人心魄的音樂,瞬間就將觀眾帶入一種緊張壓抑的氛圍之中。
觀眾一致反映,看影片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懸疑的劇情,有如層層剝繭,到最後才揭曉真正的答案,太緊張刺激了。
每個人物之間的矛盾,還有他們的命運和抉擇,都將劇情一次次推向高潮。
正是由於觀眾能切實感受到血腥恐怖的刑訊場面,能讓人生不如死,所以後面老鬼的主動暴露,才寓意深長。
這就是影片傳遞出來的主題:信仰的力量。
《風聲》的結尾,升華得十分完美。
影片最後,顧曉夢那段獨白,讓多少人潸然淚下,熱血沸騰。
「我不怕死
怕的是愛我者不知道我為何而死
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
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諒我此刻的決定
但我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
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
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我的肉體即將隕滅
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
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一個人
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正如陳國平導演所說:「影片要提供一種有理想、有信念的東西」,《風聲》傳遞出來的信念,是真正打動人心的地方。
其實除去影片的故事情節,劇組的每個人,演員、導演、服裝、道具,小到一件戲服、一個道具,大到情節的把控,演員的詮釋,也處處透著一種信念,那就是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將影片完美呈現。
精緻的作品,總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就像一瓶陳釀,歷久彌香,回味無窮。
也許這正是《風聲》閃耀,和不可逾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