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速液壓油泵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23:33:11 1
專利名稱:雙速液壓油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體力驅動的泵,特別是一種兩個泵組合的體力驅動泵。適用於千斤頂、液壓提升裝置和超市託架等場合。
目前的液壓千斤頂、液壓提升裝置和超市液壓託架等手動泵是單速單泵,如
圖1,圖示油缸A、油泵B、油箱C、壓杆D和單向閥,油泵的柱塞與壓杆一端鉸接,壓杆的頂端鉸接於支承座,手壓或提壓杆,壓杆繞頂端鉸接點轉動,並通過鉸接點帶動油泵柱塞作往復運動泵油。這種結構工作時柱塞承受側向力,柱塞易磨損,且密封圈也極易損壞,造成油泵工作失效,此外,該結構僅設一個油泵,在壓杆壓提一循環中只泵油一次,提升裝置的工作效率極低,在空載或輕載行程中,這一缺陷尤為明顯。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專利「雙泵液壓千斤頂」專利號ZL91215275.3提出了新方案,如圖2該方案配置有二隻油泵,對稱設置在壓杆固定鉸接支點兩側,壓杆與兩油泵柱塞間的聯接採用活動式,使兩者之間可作相對移動,它提高了提升裝置的工作效率,改善油泵柱塞與密封的工作條件。但這種結構,由於壓杆在提或壓過程中,兩個油泵工作於同一載荷條件下,當壓下壓杆時,可藉人體重尚能適應提升裝置的負荷,而提升壓杆時,則會使操作者感到費力,尤其在提升載荷較大的條件下,將使操作者無法勝任泵油作業,因而限制這種方案在實用中得到廣泛應用。美國齊科公司開發了一種大小油泵組成的液壓千斤頂,其提升油缸分別與一個大油泵和一個小油泵連接,當空載或輕載時,將操作壓杆插入大油泵的操作孔進行泵油,實現快速提升的要求,此時小油泵不工作,當重載時,將操作壓杆插入小油泵的操作孔進行泵油,可在人力勝任條件下,完成提升作業;該方案雖然部分地解決不同載荷條件下,較有效地實現人力操作的適應能力,但其工作效率仍然受到單泵工作容量的限制,且其工作方式採用按需要壓杆插入操作孔泵油,在使用和貯存等方面,也會給操作者帶來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雙速液壓油泵,它既能克服單一油泵提升速度低、提升裝置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點,又能克服一般雙油泵操作費力的不足。
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在底座上設一大油泵和一小油泵,大油泵的供油油路上設一卸荷閥,用以當油液工作壓力超過設定值時,卸荷閥自動打開,大油泵的供油油路與油箱接通,大油泵不再泵油,以適應載荷升高後,壓杆上的工作力仍能適應人力操作;壓杆的前鉸接點連接在油泵,壓杆的後鉸接點連接於小油泵。
本實用新型利用大油泵的自動卸荷功能,使操作者不再出現雙泵式結構在重載條件下操作費力的現象,且其動作是按設定壓力自動完成,二泵在一個壓杆上工作,給操作者帶來極大方便;當空載或輕載工作時,大、小油泵共同工作,其提升速度遠大於單泵工作,而且也大於傳統雙泵結構或一大一小油泵獨立工作的方案,明顯提高提升裝置的作業效率,其結構也較二獨立油泵的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保持原雙泵結構的優點和上述特點,其適用範圍也較傳統的單泵或雙泵結構更廣泛。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傳統單泵液壓原理圖。
圖2是雙泵液壓千斤頂液壓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雙速液壓油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液壓原理圖。
圖5是圖3中大油泵的剖視示意圖。
參照圖3、4、5,雙速液壓油泵由大油泵1、小油泵2、壓杆3、底座5和油箱6組成。大油泵1的柱塞12經前鉸接點11和壓杆3連接,大油泵1進油路17經單向閥18和外接管路與油箱6連接,大油泵1的供油油路13經單向閥16和提升油缸4連接,供油油路13在單向閥16前設一分支油路15,分支油路15端接設一卸荷閥14,卸荷閥14的回油油路接油箱6。小油泵2的柱塞22經後鉸接點21和壓杆3連接,小油泵2的供油油路25經單向閥26和提升油缸4連接,上述油路13、15、16、17、23、25由底座5內部鑽孔構成。壓杆3的中鉸接點設在底座5的支柱上,前、後鉸接點11、21呈活動連接結構,藉以避免柱塞在運動過程中產生側向力。
使用時,手壓壓杆3,小泵2將壓力油經供油油路25頂開單向閥26,工作油液進入提升油缸4,提升油缸4上升工作;與此同時,大油泵1的柱塞12提升,將油液自油箱6經單向閥18和進油油路17吸入泵腔。隨著壓杆3下壓行程的結束,提升壓杆3,大泵1將壓力油經供油油路13頂開單向閥16,工作油液進入提升油缸4,提升油缸4上升工作,與此同時,小油泵2的柱塞22提升,將油液自油箱6經單向閥24和進油油路23吸入泵腔。上述人手的壓和提兩個動作,完成雙速液壓油泵的一個工作循環,在每一循環中,大小油泵1、2各工作一次,和已有雙泵結構相似,但在本實用新型中,大油泵1的柱塞12的工作面積可設計成是小油泵2的柱塞22的工作面積的1.5~3倍,因此其提升工作效率比已有雙泵結構高得多,也比獨立的雙泵結構提升工作效率高。
當使用於重載荷的條件時,大油泵1的工作行程所產生的油液壓力超過設定值,卸荷閥14自動將大油泵1的供油油路13和油箱6接通,此時壓杆3的前鉸支點11處於空載狀態,壓杆3僅對重載的小油泵2施壓,達到省力的目的。輕載快速和重載低速適應提升裝置的需要,且都是在自動保持首力的條件下工作,使該結構具有更廣泛的用途。
權利要求1.一種雙速液壓油泵,由油泵、壓杆、底座組成,壓杆上設三個鉸接點,前鉸接點和後鉸接點分別連接油泵,中鉸接點連接於底座上的支柱,油泵油路分別接油箱和提升油缸,油路上分設單向閥,油路由底座內鑽孔和外接管道構成,其特徵在於在底座(5)上設一大油泵(1)和一小油泵(2),大油泵(1)的供油油路(13)上設一卸荷閥(14),壓杆(3)的前鉸接點(11)連接大油泵(1),壓杆(3)的後鉸接點(21)連接於小油泵(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速液壓油泵,其特徵是大油泵(1)的柱塞工作面積是小油泵(2)的柱塞工作面積的1.5~3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速液壓油泵,其特徵是供油油路(13)在單向閥(16)前設一分支油路(15),分支油路(15)端接設一卸荷閥(14),卸荷閥(14)的回油油路接油箱(6)。
專利摘要一種雙速液壓油泵,它由大油泵、小油泵、壓杆、底座和油箱組成。其特點是在底座上設一大油泵和一小油泵,大油泵的供油油路上設一卸荷閥,壓杆的前鉸接點連接大油泵,壓杆中的鉸接點設於底座的支柱上,壓杆的後鉸接點連接於小油泵,在空載與輕載時,大小油泵同時工作,實現快速高效,在重載時,大泵自動停止工作,實現慢速提升,藉此二種工作方式以適應人工驅動的特點,使泵在各種用途中可達到既省時又省力的效果。
文檔編號F04B9/14GK2272497SQ9623043
公開日1998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7日 優先權日1996年8月7日
發明者吳審言 申請人:吳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