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揚聲器號角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7:35:46 1

本發明涉及音響產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揚聲器號角。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揚聲器系統設計中,經常會遇到採用一個高頻驅動器與一個低頻單元組成一個兩分頻的全頻音箱,高頻驅動器會搭載一個號角來與低頻單元配合,以使高頻驅動器重放的聲波投射到使用空間。
根據聲學理論聲波存在聲波反射和聲波幹涉現象,高頻驅動器振膜在前後做活塞運動時,由此產生的聲波通過號角喉部向外輻射形成聲音。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聲波都直接向外擴散,部分聲波將在號角的反射面上經過交叉反射後才送至聆聽者的耳中。在傳統的號角中,聲波將先被反射到另一邊再反射到聆聽者。由於這些聲波其實是在同一時間產生的但卻在不同時間聽到,這個過程又與振膜產生的聲波再次又產生了聲波幹涉現象,這就形成了駐波失真。而相位塞能夠迅速的將二次反射波發射出去,減少了遲滯時間。
相位能塞夠有效的改善頻響特性,防止駐波和交越失真,使得偏軸頻響擴散特性和向軸頻響擴散特性更為平滑,避免號角中經常出現的離軸頻響峰谷現象。也就是說,相位塞的存在,可以有效的改善揚聲器的相位表現,這也就是相位塞的名字由來。
目前,高頻驅動器搭載的號角一般「八」字狀,號角外殼與高頻驅動器的銜接處為一個圓孔,一般稱之為號角喉管,號角外殼一般是從號角喉管直接按一定的線形向外擴展到號角外殼大開口(面盤)處。市面上高音驅動器使用的號角一般沒有相位塞,或者僅僅是使用簡易的子彈頭相位塞,而子彈頭相位塞僅對圓周均勻型「八」字狀號角外殼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當號角外殼為別的形狀的時候,就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另外,現有技術中,高頻驅動器的號角的上限頻率僅為16.5kHz,與高品質要求的20kHz的上限頻率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高頻驅動器的號角的下限頻率也不能滿足需要。
根據以上現有市場使用的高頻驅動器的號角的不足有必要發明性能更優異的號角,以便製造更優良的揚聲器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能提升號角上限頻率,拓展下限頻率並減少聲波傳輸失真的揚聲器號角。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揚聲器號角,包括一個喇叭狀外殼,所述外殼的小端連接安裝座,大端為面盤,所述外殼包括與安裝座相連的喉管,所述喉管內固定設有若干個歧管,所述歧管與喉管的兩個埠相連通。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號角還包括用於將高頻驅動器的聲波分流的導流器。
當然,當高頻驅動器連接外殼時,高頻驅動器與外殼的小端緊貼。外殼可以通過安裝座與高頻驅動器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導流器一部分設於喉管內,另一部分設在外殼外且在外殼連接高頻驅動器時伸入高頻驅動器的喉槽中.;歧管緊貼分布於導流器周邊。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外殼內還設有相位塞,所述相位塞部分設於喉管內。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導流器伸出外殼外的部分為圓錐形,且在外殼連接高頻驅動器時其小頭設於喉槽內,大頭靠近喉管;在高頻號角的外殼與高頻驅動器連接時,高頻號角的歧管與高頻驅動器的喉槽相連通。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相位塞與導流器靠近面盤的一端緊貼。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外殼頂部兩側還對稱設有號角嘴唇。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外殼外壁還緊貼設有用於去諧振的加強筋。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外殼的頂部還設有號角諧振消減型位,所述歧管呈流線型曲線。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外殼的橫截面為四邊形;所述相位塞從下至上逐漸變薄,前後兩側為坡形,左右兩側在豎直方向上的投影為流線型,頂端為弧形;相位塞每一個側面與一個四邊形的邊相對應。
本發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設置歧管,可以極大提升號角的上限頻率。
2)在外殼(擴展部)的反射面增設了相位塞,可以防止駐波和交越失真,使得偏軸頻響擴散特性和向軸頻響擴散特性更為平滑,避免號角中經常出現的離軸頻響峰谷現象,大大減少了號角聲。
3)由於高頻驅動器有一個發聲喉,號角喉管尺寸規格一般與發聲喉一致才能配用,而現有技術中的號角都沒有設置圓錐形號角導流器,就是一個直喉,在聲波能力過大或過小時會產生聲聚焦,即過大的時候表現為聲波氣爆(號筒聲),過小的時候表現為聲結點與低音單元分離,進而產生沒低音或沒高音的缺陷,本發明設置導流器,消除了高頻驅動器在喉槽內的聲聚焦,實現有高音和低音的效果。
4)設置號角嘴唇,延長了號角長度,提升了號角下限有效頻率。
5)設置用於去諧振的加強筋和號角諧振消減槽,使號角的強度大大增加,極大的減低了工作時號角的機械振動,使號角的聲波輸出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揚聲器號角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揚聲器號角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揚聲器號角外部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高頻驅動器和揚聲器號角連接情況結構示意圖;
其中,1是號角反射面;2是歧管;3是相位塞;4是號角嘴唇;5是號角諧振消減型位;6是喉口;7是導流器;8是高頻驅動器鎖定孔;9是加強筋;10是外殼;11是喉管;12是鑲和位;13是喉管;14是安裝座,15是號角安裝孔位;16是高頻驅動器;17是喉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描述。
一種揚聲器號角,包括一個喇叭狀外殼10,所述外殼10的小端連接安裝座14,大端為面盤,所述外殼12包括與號角驅動器相連的喉管11,所述喉管11內固定設有若干個歧管2,所述歧管2與喉管11的兩個埠相連通。本發明通過設置歧管2,可以極大提升號角的上限頻率。
優選地,所述號角還包括用於將揚聲器高頻驅動器16的聲波分流的導流器7。設置導流器7可以將高頻驅動器16產生的聲音分流,進而不會出現聲聚焦的現象。揚聲器高頻驅動器是與安裝座的,且設於安裝座遠離外殼的一側。
優選地,所述導流器7一部分設於喉管11內,另一部分設在外殼外且在外殼連接高頻驅動器16時伸入高頻驅動器16的喉槽17中.;歧管2緊貼分布於導流器7周邊。在外殼的反射面1增設了相位塞,可以防止駐波和交越失真,使得偏軸頻響擴散特性和向軸頻響擴散特性更為平滑,避免號角中經常出現的離軸頻響峰谷現象,大大減少了號角聲。當號角連接高頻驅動器時,高頻驅動器的聲波先進入喉槽中,然後從歧管2中傳出。
優選地,所述外殼12內還設有相位塞3,所述相位塞3部分設於喉管11內。
優選地,導流器7伸出外殼外的部分為圓錐形,且在外殼連接高頻驅動器時其小頭設於喉槽17內,大頭靠近喉管11;在外殼與高頻驅動器連接時,歧管與高頻驅動器的喉槽17相連通。所述相位塞與導流器靠近面盤的一端緊貼。
導流器7伸出外殼外的部分(可以是伸入喉管內的部分)為圓錐形,進而可以更好的將聲音進行分流。可以是導流器靠近面盤的一端設有鑲和位12(凹槽),相位塞3部分插入鑲和位12(凹槽)內,當然,相位塞是設於歧管的頂部的。相位塞設於歧管頂部,能減少聲波湍流,減少失真,提高聲波傳輸效率,減少聲波損失。歧管可以是均勻分布於相位塞周邊的。
優選地,所述安裝座14可以套設於外殼外與外殼一體成型。
優選地,所述外殼10頂部兩側還對稱設有號角嘴唇4。這延長了號角長度,提升了號角下限有效頻率。號角嘴唇4可以是凸起,其內側為平面,外側為弧面。
優選地,所述外殼10外壁還緊貼設有用於去諧振的加強筋9。所述加強筋9最好為三角架形,進而更加穩固。
優選地,所述外殼10的頂部還設有號角諧振消減型位5。號角諧振消減型位可以為凸起也可以為凹槽。
設置用於去諧振的加強筋9和號角諧振消減型位5,使號角的強度大大增加,進而極大的減低了工作時號角的機械振動,使號角的聲波輸出更加穩定。
優選地,所述外殼10的橫截面為四邊形;所述相位塞3從下至上逐漸變薄,前後兩側為坡形,左右兩側在豎直方向上的投影為流線型,頂端為弧形;相位塞3每一個側面與一個四邊形的邊相對應。相位塞3每一個側面與一個四邊形的邊相對應指的是相位塞的一個坡面與外殼的一個內壁相對。這樣,從高頻驅動器穿傳出的聲音經過這種結構的相位塞,能夠顯著的減少聲音的能量的損失,提高聲音的傳播效率。當然四邊形的邊可以為弧線,四邊形的角可以是倒角。
優選地,所述歧管2為十二個;進而能夠使號角的上限頻率提升到30kHz以上。
優選地,所述歧管最好呈流線型曲線,進而具有風阻小,幹涉低的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頂部、上、下指的是圖3所示位置放置時的頂部、上和下。揚聲器號角一般為高頻號角。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權利要求及發明說明書所記載的內容所作出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權利要求所涵蓋範圍之內。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