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緩解孩子的焦慮心情(還在因為寶寶內向而焦慮)
2023-08-10 15:55:03 1
圖片源自網絡
半下午的時候,特別困,我就靠著沙發睡著了。忽然驚醒之後,發現接小寶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忙不迭往幼兒園跑。
果不其然,小寶拉著老師的手,委委屈屈的站在幼兒園門口。看見我,像只快樂的小鳥一樣朝我撲過來,一邊撲還一邊喊:「媽媽,媽媽,你今天怎麼來晚了啊?我好不開心啊!不開心,不開心!!」
一時間,小孩子的嬌憨和嗔怪,倒是讓周圍一圈接孩子的家長看得樂呵呵。
圖片源自網絡
小寶的一位同學媽媽拉著我,讓小寶和她家姑娘玩一會兒,然後和我說悄悄話:「你家兒子的性格真好,活潑陽光。怎麼培養的啊?我家姑娘快讓我愁死了,內向的要命,能不說話的時候,就絕不張口。你看今天我也接晚了,她看著默默的走出來,理都不理我!唉!」
我回頭看了看那個靜靜地走在一邊的小女孩,正瞪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睛,看著在她身邊嘰嘰喳喳打招呼的小寶,不由笑笑:「其實孩子的性格,各有各的好。不見得非要活潑,你看你家姑娘的眼睛多靈光啊,錯不了!」
那位媽媽也笑起來,連連點頭:「是的啊,這丫頭就是眼睛漂亮!」
圖片源自網絡
內向只是孩子的一種性格特徵心理學中關於性格的研究證實,內向性格的孩子並不是自我封閉或者自卑、膽小、怯懦的。他們只是跟外向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獲取能力的方式而已。
哈佛大學神經科也根據若干孩子的成長跟蹤調查表明,那些在2歲時表現出靦腆內向的孩子,即使長到18歲,性格依舊是內向的。
性格外向的孩子通過和別人打交道來獲取能量,而內向的孩子則通過自己的獨處來獲取能量,社交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消耗,他們不是應付不了,而是疲於應對罷了。內向的孩子也許成為不了人群中的焦點,但依舊可以在屬於自己的天空熠熠發光,照亮別人。
圖片源自網絡
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成功美國有一項歷時30多年,針對社會精英的研究。他們發現,內向型性格的人才是外向型性格人才的3倍,IQ越高的人,內向型傾向越明顯。
這是因為內向的人,因為沒有太多的應酬,從而更加專注自己的領域,因此專注力更強。
也因為內向的人,更容易在獨處中自省,也更有自我主見和判斷力,不盲從。
還因為內向的人,通常更善於傾聽,並對他人的情緒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從而朋友的質量也更高,可以在關鍵時刻給自己最佳助力。
所以,如果自家寶寶如果是比較內向的性格,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沒有必要緊張,更沒有必要嘲笑孩子,父母要做的是:接納。足夠的信任、足夠的接納,才是孩子砥礪前行的關鍵。
圖片源自網絡
照顧內向的孩子,耐心要足,鼓勵要多內向的孩子往往會被家長緊張地貼上「膽小怕事」「慫」等標籤,真的沒有必要如此啊!作為父母,難道自己的孩子,自己還不能夠全部的接納嗎?
我們是孩子最好的守護者,會身不由己地為孩子擔心,但更要科學地面對各種問題。
照顧內向的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充分的鼓勵,若是他們膽怯不前,父母就積極鼓勵;若是他們不願意湊熱鬧,那麼就由孩子獨處好了。
其實孩子有自己的原則,也有自己的意願,他們是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也可以在獨處中怡然自樂,有什麼不好呢?
圖片源自網絡
照顧外向的孩子,適當約束,教會自律外向型的孩子往往會比較活潑、愛鬧,是人群中的焦點,同時孩子本身也特別渴望得到關注,成為中心,越是這樣,他們就會越興奮,且能夠更好的表達自己。
所以,照顧外向型的孩子,父母要教他們學會自律,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也要適當地約束孩子的一些行為,比如他們的好奇心會非常強,但專注力卻不夠,就需要父母適當的約束和幫助。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絕不縱容孩子的一些肆意妄為的行為。
圖片源自網絡
總之,接受孩子的特點,才能更好地發展孩子的學習能力。
不管孩子內向也好,外向也罷,父母要做到的,就是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從事各種不同的活動,讓孩子在不斷地探索認知中成長,在不斷地成功體驗中,培養出自己的思考力,產生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