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及其製備方法
2023-11-07 03:23:02 2
專利名稱: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一氧化氮螢光探針,尤其是涉及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一氧化氮(NO)是人類首次發現的在機體中具有信號分子作用的一種氣體,作為生理活性氧物種(R0Q中的重要一員,它是生物體內一種重要的細胞信使分子,被譽為「信息分子、效應分子、明星分子」。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作為一種新型的細胞內信使分子,廣泛參與機體心血管、神經和免疫系統的生理和病理調節。它能舒張血管、降低血壓、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值和血小板粘附,並作為一種神經遞質,在神經元的信息傳遞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還在生殖器、肺等器官中都有遞質的功能,還具有免疫調節功能、抗潰瘍作用、調節性功能等其他生理功能。鑑於一氧化氮的重要生理功能,所以一氧化氮的分析成為研究其生理功能及建立其分布模型的重要環節,如何能更快速、準確、靈活、方便的對一氧化氮進行分析已經成為揭示一氧化氮神秘面紗重要研究方向。目前,檢測一氧化氮的方法有化學發光法、電子順磁共振法、電化學方法、分光光度法以及螢光光度法。螢光光度法由於信號直觀、檢測方便、 易於實現對生理活性細胞進行實時的時空分辨觀測而得到重點關注。設計實用型一氧化氮螢光分子探針,要求探針自身的螢光儘可能弱,而與一氧化氮作用後螢光量子產率高。螢光最大發射波長最好處於紅區以至近紅外光譜區,以減少生物體自身的螢光幹擾,同時,這種探針捕集一氧化氮的速度要快,進行活體分析時對活體不產生毒害作用。目前,有關一氧化氮的螢光分子傳感設計主要基於以下兩大機制一種是基於一氧化氮分子與過渡金屬-螢光配體配合物的中心金屬離子或螢光配體作用(J. Am. Chem. Soc.,2004,126 (15),4972—4978. J. Am. Chem. Soc. 2005,127,12170—12171. J. Am. Chem. Soc.,2004,126,6564-656 。另一種是基於一氧化氮與鄰苯二胺衍生物的特異性化學反應(Anal. Chem. , 1998,70(13) :2446-2453. Anal. Chem.,1999,71 (11) :2071-2075. J. Am. Chem. Soc.,2004,126(10) :3357-3367. J. Am. Chem. Soc. ;2005 ;127(11) :3684-3685. J.Am. Chem. Soc.,2009,131,10189-10200.),目前基於該種機制設計的螢光探針獲得較廣泛的應用,然而它卻存在如合成繁瑣不易、探針螢光Mokes位移較小等不足。而以醯化鄰苯二胺為一氧化氮識別基團的螢光探針鮮有報導。相較於必須通過繁瑣的多步合成路線而引入的鄰苯二胺基團,醯化鄰苯二胺更容易在螢光團上通過一步醯胺化反應直接引入,大大簡化了探針的製備方法及成本,而且也拓展了可使用的螢光團的種類。4-胺基_1,8萘醯亞胺螢光團具有長波發射以及大Mokes位移的優點(J.Am. Chem. Soc. ;1981 ;103 :7615-7620.),能夠顯著減少螢光分析中散射光以及背景螢光的幹擾,在針對諸如鋅、汞、銅等金屬離子的螢光探針設計中得到很好的應用,然而卻未見應用於識別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設計中。本法以一步反應在4-胺基_1,8萘醯亞胺螢光團上引入醯化鄰苯二胺基團,製得對一氧化氮具有識別作用的螢光探針並考察了其螢光特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已報導的基於鄰苯二胺衍生物的一氧化氮螢光探針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類高靈敏、高選擇性、以醯化鄰苯二胺為一氧化氮識別基團的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所述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記為探針L其分子結構式如下
權利要求
1. 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其特徵在於記為探針1,其分子結構式如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在容器中按摩爾比加入1. 0份4-氨基-1,8-萘酸酐和15份有機溶劑,再加入 1. 2份2-(2-氨基乙氧基)乙醇,加熱反應後,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30份飽和食鹽水後有固體析出,離心並乾燥得中間體A,所述中間體A的結構式如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一中,所述加熱反應的溫度為70 110°C,最好為90°C ;加熱反應的時間為6 10h,最好為8h。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一中,所述有機溶劑選自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亞碸,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二甲醚,1, 4-二氧六環中的一種。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一中,所述柱色譜採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二中,所述反應的時間為8 16h,最好為12h ;所述無水硫酸鈉乾燥時間為0. 5 池,最好為Ih0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二中,所述柱色譜分離採用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1/10。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三中,所述加熱回流的時間為2 4h,最好為池;所述無水硫酸鈉乾燥時間為0. 5 池,最好為Ih0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三中,所述柱色譜分離採用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用於中性條件下水溶液中一氧化氮的螢光檢測。
全文摘要
一種檢測一氧化氮的螢光探針及其製備方法,涉及螢光探針。探針為以4-胺基-1,8-萘醯亞胺為基本分子結構、以碳醯胺化的鄰苯二胺為一氧化氮識別基團的化合物。在容器中加入4-氨基-1,8-萘酸酐和有機溶劑,再加入2-(2-氨基乙氧基)乙醇加熱反應後冷卻;加入食鹽水離心得中間體A,再溶解在吡啶中,加入醋酸酐後反應;旋轉蒸發,再加入水萃取;旋轉蒸發,分離得中間體B;在容器中加入B、二異丙基乙基胺和甲苯得混合液,再加到含有三光氣及甲苯的溶液中,加熱回流後冷卻;加入二氯甲烷後離心分離得上層清液,再加入到含有鄰苯二胺及二氯甲烷的溶液中反應;旋轉蒸發,加入水萃取;所得乙酸乙酯乾燥,旋轉蒸發,分離得產物。
文檔編號G01N21/64GK102516987SQ20111036723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樊曉星, 鄭小蘭, 鄭洪 申請人: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