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物極必反(心理學離群索居)
2023-08-07 15:45:49 2
什麼是離群式內向?有哪些特徵?
生活中,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一些性格相對內向的人。這些人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子的呢?離群索居,孤來獨往,閉門造車,我行我素,吃飯喜歡獨自一個人,平時儘量不與人交談,不參與群體活動或娛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能自拔。
為什麼離群式內向是一種不良心理傾向
| 人在社會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先有社會生活,才有個人生活。在人類文明史上,社會生活是一切生活形態的基礎,沒有人能完全脫離社會而獨立生存。
因為在動物世界中,普遍存在這一條基本法則:任何個體柔弱、無力自保的物種,都會選擇群居生活,以群體的力量來加強自身力量。
而在人類社會中,勞動分工使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變成了群體的一部分,社會生活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勞動分工(文明)使人類能夠更快更好地製造出各種進攻、防守的工具,以滿足人類的需求。只有學會勞動分工,人類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人類的個體本就十分脆弱,成長期又如此漫長。想想吧,孕育嬰兒、將其健康地撫養長大,要耗費成人多少精力。任何一個孩子的出生和成長,都離不開勞動分工。比成人更加柔弱的嬰兒,在各種疾病和危險面前,幾乎沒有反抗之力,只要想到這一點,我們就該知道,照料、保護和社會生活對人類有多重要。總之,社會是人類持續存在的最佳保障!
| 離群式內向即是一種心理問題
直白地說,離群式內向就是從心理上脫離社會。
在原始社會,部落成員共同參與狩獵,承擔狩獵的風險,共同享受狩獵的成果,方能吃飽穿暖,生存下去。如果某個成員不參與到共同行為中去,毫無疑問,他將被部落認為是神經病,被部落淘汰,飢餓死去。
在工業和信息社會的現代,道理也是同樣的。
遠離群體,逃避社會分工,當然會被社會定義為異己,被社會邊緣化。
作者——北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