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
2023-08-07 02:51:56 2
專利名稱: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適用在石油勘探複雜構造中的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術:
疊前深度偏移技術已成為解決複雜構造勘探問題的強有力工具,由於其依賴層速度模型導致其在實際應用中受到限制。針對地震成像中存在的深度偏移結果不確定和速度模型不可靠的問題,現有技術通常採用全波形反演法、層析反演法和剩餘曲率法進行處理,其中採用全波形反演法可以得到較為可靠的速度模型,但是計算量十分巨大,因此該方法主要在低頻(通常彡IOHz)範圍內適用;採用層析反演法也可以得到較為可靠的速度模型,其計算量較大但小於全波形反演法,但是該方法主要在中低頻範圍內適用。為了降低計算量,上述兩種方法通常採用射線追蹤法進行反演,但是射線追蹤法由於高頻近似和多路徑等問題不適用在複雜構造地區。隨著我國油氣勘探的不斷深入及勘探程度不斷提高,石油勘探的目標已逐步轉向複雜隱蔽儲層,這些複雜沉積環境下的儲層具有厚度薄、巖性高度非均質、有效儲層分布分散、巖石物理關係複雜和儲層巖性對比弱等特徵,因此剩餘曲率法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是通過共成像點道集同相軸的彎曲曲率和慢度(速度的倒數)擾動之間的關係逐步修正初始層速度模型,該方法的計算量相對上述兩種方法較小。剩餘曲率法的核心是生成共成像點道集,利用共成像點道集的彎曲曲率和速度誤差之間的關係不斷的迭代更新速度,最終獲得用於疊前深度偏移的層速度模型。共成像點道集主要有共反射點(CRP)道集、炮域共成像點道集、偏移距域共成像點道集和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在上述共成像點道集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受到偏移噪音或偏移假象的幹擾最小,尤其是在複雜構造條件下,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不會產生任何「假象」(虛假同相軸)的道集,其它均存在偏移假象,不利於偏移速度的分析與反演研究。現有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技術通常由偏移距域共成像點道集通過標準的Radon數學變換完成,但是其計算量和數據存儲量均十分巨大,若計算一個三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該類方法需要存儲五維的數據體,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計算量和存儲量都比較小,不僅有效避免偏移「假像」現象發生,而且能夠壓制偏移噪聲的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以地表為起始點,將待勘探的複雜非均勻介質縱向劃分為不同的深度層;2)在地表處通過逐次點炮的方式激發地震波,每一次激發的地震波以球面波的方式向下傳播,當地震波到達不同深度層時,利用波動方程分別計算每一深度層上的常規地震偏移波場和帶有傳播角度校正的地震偏移波場;3)生成每一個深度層的成像點上波場的角度信息為
權利要求
1.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以地表為起始點,將待勘探的複雜非均勻介質縱向劃分為不同的深度層; 2)在地表處通過逐次點炮的方式激發地震波,每一次激發的地震波以球面波的方式向下傳播,當地震波到達不同深度層時,利用波動方程分別計算每一深度層上的常規地震偏移波場和帶有傳播角度校正的地震偏移波場; 3)生成每一個深度層的成像點上波場的角度信息為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帶有傳播角度校正的地震偏移波場為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的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的
5.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播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以地表為起始點,將待勘探的複雜非均勻介質縱向劃分為不同的深度層;2)在地表處通過逐次點炮的方式激發地震波,每一次激發的地震波以球面波的方式向下傳播,當地震波到達不同深度層時,利用波動方程分別計算每一深度層上的常規地震偏移波場和帶有傳播角度校正的地震偏移波場;3)生成每一個深度層的成像點上波場的角度信息4)得到待勘探深度層中每個成像點上的波場角度信息,選取角度採用間隔和角度範圍,對落在某一個採樣間隔內的偏移成像結果進行數據疊加,直到完成所有角度範圍內的偏移數據疊加,將共炮成像點道集變換成共角度域成像點道集。本發明可以廣泛應用於石油地震勘探的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生成過程中。
文檔編號G01V1/36GK102636809SQ20121008439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孫偉家, 符力耘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