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1:16:46 1
專利名稱:一種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傳感器技術領域,涉及是一種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
背景技術:
壓力傳感器現有的溫度補償的方法一般採用串並聯電阻、熱敏電阻網絡、恆壓或恆流源供電和利用解算電路等方法,解算電路包括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和其外圍電路,夕卜圍電路包括5個電容、3個電阻、2個跳線和一個調試線插座(見圖I),但其外圍電路比較複雜,在空間要求緊促時,無法滿足空間要求,而且調試時需要額外接出4根調試線,操作複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體積小、操作簡單的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補償電路包括矽壓阻敏感芯體NI、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濾波模塊N3和外圍電路。其特徵是,外圍電路包括3個電容(1工2、03,3個電阻1 1、R2、R3。電容Cl、C2並聯接於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電源端,電源通過電阻R3與電容Cl、C2相接;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輸出端接於電阻R2與電容C3的接點上,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通過電阻R2與濾波模塊N3相接,電阻Rl接在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安全鎖定端。所述的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給矽壓阻敏感芯體NI供電,並且對矽壓阻敏感芯體轉換出來的微弱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滿足要求的信號輸出。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滿足了軍用產品體積小型化、重量輕質化的要求;減少了電路中跳線的使用,調試完成後將跳線開路即可,產品可靠性、壽命、結構和抗過載能力較強;調試時使用最終輸出線即可,不需額外接出調試線,不需要製造額外的調試工裝,接線簡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減少了成本。
圖I是現有傳感器補償電路原理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圖3實施例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考圖2,一種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包括矽壓阻敏感芯體NI、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濾波模塊N3和外圍電路。外圍電路包括3個電容Cl、C2、C3,3個電阻Rl、R2、R3。電容Cl、C2並聯接於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電源端,電源通過電阻R3與電容Cl、C2相接;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輸出端接於電阻R2與電容C3的接點上,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通過電阻R2與濾波模塊N3相接,電阻Rl接在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安全鎖定端。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給矽壓阻敏感芯體NI供電,並且對矽壓阻敏感芯體轉換出來的微弱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滿足要求的信號輸出。實施例一種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見圖3),包括矽壓阻敏感芯體NI、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WY1452DW)N2、濾波模塊N3、跳線JPl和外圍電路。外圍電路中,3個電阻分別為IkQ (Rl) UOQ (R2)和 IOQ (R3),3 個電容分別為 I u F(Cl)、0. I u F(C2)、0. I u F(C3)。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給矽壓阻敏感芯體NI供電,並且對矽壓阻敏感芯體轉換出來的IOOmV的微弱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0. 5 4. 5) V的電壓信號輸出。調試時,將JPl的兩個引腳短路,就可以進入數字狀態與計算機進行通信,將兩根 輸出線OUT和GND接入三用表即可對產品進行調試。調試完成後將JPl的兩個引腳開路,就可以進入模擬狀態,產品即可正常工作。不需要在電路板上額外設置調試插座和另一個跳線,節省了空間;也不需要額外加工調試用的產品蓋板(工裝),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包括矽壓阻敏感芯體NI、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濾波模塊N3和外圍電路,其特徵是,外圍電路包括3個電容Cl、C2、C3,3個電阻Rl、R2、R3。電容C1、C2並聯接於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電源端,電源通過電阻R3與電容C1、C2相接;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輸出端接於電阻R2與電容C3的接點上,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通過電阻R2與濾波模塊N3相接,電阻Rl接在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安全鎖定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其特徵是,所述的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給矽壓阻敏感芯體NI供電,並且對矽壓阻敏感芯體轉換出來的微弱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滿足要求的信號輸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傳感器技術領域,涉及是一種壓力傳感器補償電路。補償電路包括矽壓阻敏感芯體N1、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濾波模塊N3和外圍電路,其特徵是,外圍電路包括3個電容C1、C2、C3,3個電阻R1、R2、R3。電容C1、C2並聯接於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電源端,電源通過電阻R3與電容C1、C2相接;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輸出端接於電阻R2與電容C3的接點上,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通過電阻R2與濾波模塊N3相接,電阻R1接在傳感器專用補償晶片N2的安全鎖定端。
文檔編號G01L1/26GK202485856SQ20112047184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侯必丹, 王學鋒, 郭熙華 申請人:武漢航空儀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