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兩用端子鉛酸蓄電池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2:27:2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蓄電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鉛酸蓄電池。
背景技術:
傳統鉛酸蓄電池接線端子均為標準端子,只有一種狀態,只能連接對應的接線線束來匹配車型,且不能滿足對船舶啟動和照明同時供能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兩用端子蓄電池,將標準錐形端子和螺絲端子集成為一種兩用端子,並通過Z型結構將端子與直極柱連接為一體。方案解決了因接線端子不同而導致的電池間不能通用的問題,增大了電池的適用範圍。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於:包括電池殼、裝於電池殼上端的頂蓋、裝於頂蓋上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螺絲端子部、套裝於螺絲端子部下部的錐形端子部、與錐形端子部外壁連接的鉛圈部,所述鉛圈部外壁設有多個防酸槽。
所述錐形端子部包括位於上部的圓臺部、連接於圓臺部下方的圓柱部,至少一防酸槽延伸至圓柱部外壁。
所述螺絲端子部由不鏽鋼材質製成。
所述錐形端子部、鉛圈由鉛壓鑄成一體結構。
所述端子包括正端子、負端子。
所述電池殼內設有單格,在電池殼各單格內若干塊平行間隔設置的正極板、負極板,正極板之間通過正極匯流排相互並聯成多組正極板組,負極板之間通過負極匯流排相互並聯成多組負極板組,正、負極板組之間均經匯流排上的偏極柱相連,任意相鄰正極板和負極板之間設置有隔板,電池殼兩端的兩個單格,其中一單格內的正極匯流排連接正極直極柱下端,另一單格內的負極匯流排連接負極直極柱下端,正極直極柱上端、負極直極柱上端裝於鉛圈部內通過燒焊方式聯結。
各單格內極板組之間採用穿壁焊方式聯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使用壓鑄方式將螺絲和合金鉛壓鑄成Z型兩用正端子和Z型兩用負端子,並通過Z型結構將端子與直極柱連接為一體,使得電池端子同時具有錐形端子和螺絲端子的連接特性,增大了電池的裝車適用範圍,兩用端子可單獨在底部合金鉛形成的錐形部分連接錐形接線束,也可單獨在頂部螺絲部分連接螺母接線束,也可用於船舶上同時連接錐形接線束和螺母接線束,以同時滿足船舶啟動和照明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Z型兩用正端子的主視圖。
圖2為Z型兩用正端子的剖視圖。
圖3為Z型兩用負端子的主視圖。
圖4為Z型兩用負端子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左剖視圖。
圖中,1為正端子,2為負端子,3為電池殼,4為電池大蓋,5為電池小蓋,6為提手,7為正極直極柱,8為負極直極柱,9為正極匯流排,10為負極匯流排,11為偏極柱,12為正極板,13為負極板,14為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中,正端子1包括螺絲端子部、套裝於螺絲端子部下部的錐形端子部、與錐形端子部外壁連接的鉛圈部,鉛圈部外壁設有多個防酸槽。錐形端子部包括位於上部的圓臺部、連接於圓臺部下方的圓柱部,一防酸槽延伸至圓柱部外壁。
圖3、4中,2為負端子。
圖5-8中,本實用新型包括安裝在電池殼3各單格內若干塊平行間隔設置的正極板12、負極板13,正極板12之間通過正極匯流排9相互並聯成多組正極板組,負極板13之間通過負極匯流排10相互並聯成多組負極板組,正、負極板組之間均經匯流排上的偏極柱11相連,各單格內極板組之間採用穿壁焊方式聯結,任意相鄰正極板12和負極板13之間設置有隔板14,電池殼兩端的兩個單格,其中一單格內的正極匯流排9連接正極直極柱7,另一單格內的負極匯流排10連接負極直極柱8。將Z型兩用正端子(簡稱正端子)1和Z型兩用負端子(簡稱負端子)2同時注塑入電池大蓋4。電池殼3頂端用電池大蓋4和小蓋5封閉,並將Z型兩用正端子1通過燒焊方式連接正極直極柱7,將Z型兩用負端子2通過燒焊方式連接負極直極柱8,從而形成一個可外接設備的開路,最後安裝提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