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孢子粉收集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18:29:51
專利名稱:靈芝孢子粉收集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集裝置,尤其是一種靈芝孢子粉收集器。
背景技術:
靈芝(Ganoderma lucidum),是祖國中醫藥寶庫中的珍品,古今藥理與臨床研究均證 明,靈芝可以在整體上雙向調節人體機能平衡,調動機體內部活力,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機能 ,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內臟或器官機能正常化。靈芝的藥理成分非常豐富,而靈 芝孢子粉是靈芝在生長成熟期,從靈芝菌管中彈射出來的極其微小的卵形生殖細胞,只有4 6個價,是活體生物,更適合人體腸胃直接吸收。它凝聚了靈芝的精華,它具有靈芝的全 部遺傳物質和作用。然而,在人工收集靈芝孢子粉時,由於靈芝孢子粉極其微小,容易被人 體從呼吸道吸入,並且靈芝孢子粉中含有的油質和多糖物質被人吸入後,可被鼻腔的分泌物 消化,隨後釋放出十多種抗體。如果這種抗體和入侵的靈芝孢子粉相遇,並大量積蓄,就會 引起過敏。目前還沒有一種合適的靈芝孢子粉收集器,傳統的靈芝孢子粉收集方法不僅收集 效率不高,還影響了收集人員的身體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靈芝孢子粉收集器,它能避免收集人員過多吸入靈芝孢 子粉而引起的過敏,並且收集效率高,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靈芝孢子粉收集器,包括孢子粉收集箱,在孢子粉收集箱內
的上部設有電機,在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可以在孢子粉收集箱中旋轉的葉片組,在葉片組
的下方設有一個固定在孢子粉收集箱內壁上的過濾袋;在葉片組上方的孢子粉收集箱側壁上 設有出風口,在過濾袋下方的孢子粉收集箱側壁上設有進風口,在進風口上連接有收集管, 在收集管的端頭上連接有喇叭口形的收集罩。
在收集管上連接的收集罩為l個或l個以上。
收集管的長度為l 3m。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採用在孢子粉收集箱中安裝一 組吸風的葉片;當靈芝孢子粉成熟彈射後,在自然微風或人工微風的環境中利用該裝置進行 收集,不僅避免了收集人員大量吸入靈芝孢子粉而引起的過敏,還能有效的提高靈芝孢子粉 收集率,使收集率可以達到80%以上。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容易製作,並且使用效果好
附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靈芝孢子粉收集器的結構如圖l所示,先製作出一個筒形的孢子 粉收集箱l,在孢子粉收集箱1內的上部固定一臺電機2,在電機2的輸出軸上安裝一副葉片組 3,在葉片組3的下方將一個過濾袋4固定在孢子粉收集箱1內壁上,並在葉片組3上方的孢子 粉收集箱1側壁上開設一組出風口5,在過濾袋4下方的孢子粉收集箱1側壁上開設一個進風口 6,在進風口6上連接一根長度為2m的收集管7,在收集管7的端頭上安裝一個三通接口,並在 每個三通接口上都分別安裝一個喇叭口形的收集罩8。
在使用時,先將收集罩8放置在靈芝孢子粉成熟彈射範圍內,然後接通電機2的電源,電 機2帶動葉片組3轉動,使空氣從進風口6中被吸入,這樣就將漂浮在空氣中的靈芝孢子粉一 同吸入到孢子粉收集箱l中,在過濾袋4的作用下,靈芝孢子粉被擋住留在了孢子粉收集箱l 下部,空氣則從上方的出風口5中被排出。這樣就實現了靈芝孢子粉的收集,而又避免了收 集人員直接與靈芝孢子粉接觸,並且提高了靈芝孢子粉收集的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靈芝孢子粉收集器,包括孢子粉收集箱(1),其特徵在於在孢子粉收集箱(1)內的上部設有電機(2),在電機(2)的輸出軸上連接有可以在孢子粉收集箱(1)中旋轉的葉片組(3),在葉片組(3)的下方設有一個固定在孢子粉收集箱(1)內壁上的過濾袋(4);在葉片組(3)上方的孢子粉收集箱(1)側壁上設有出風口(5),在過濾袋(4)下方的孢子粉收集箱(1)側壁上設有進風口(6),在進風口(6)上連接有收集管(7),在收集管(7)的端頭上連接有喇叭口形的收集罩(8)。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靈芝孢子粉收集器,其特徵在於在收集管 (7)上連接的收集罩(8)為l個或l個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靈芝孢子粉收集器,其特徵在於收集 管(7)的長度為l 3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靈芝孢子粉收集器,包括孢子粉收集箱(1),在孢子粉收集箱(1)內的上部設有電機(2),在電機(2)的輸出軸上連接有葉片組(3),在葉片組(3)的下方設有一個固定在孢子粉收集箱(1)內壁上的過濾袋(4);在葉片組(3)上方的孢子粉收集箱(1)側壁上設有出風口(5),在過濾袋(4)下方的孢子粉收集箱(1)側壁上設有進風口(6),在進風口(6)上連接有收集管(7),在收集管(7)的端頭上連接有喇叭口形的收集罩(8)。本實用新型採用在孢子粉收集箱中安裝一組吸風的葉片,利用吸風的方式收集靈芝孢子粉,不僅避免了收集人員大量吸入靈芝孢子粉而引起的過敏,還能有效的提高收集率,使收集率可以達到80%以上。
文檔編號B01D46/02GK201399298SQ200920301118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6日
發明者林 張, 賀紅早 申請人:貴州高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