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的寶寶要注意什麼(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怎麼辦呢)
2023-08-07 01:08:34 3
寶寶出生後都提倡母乳餵養, 因其母乳中含有大量適合寶寶的抗體成分, 讓其寶寶的身體免疫力更加強韌, 繼而不受外界各種細菌、病毒等過度侵襲, 但不可避免的是長期吸入奶汁, 此時極易引發母乳性黃疸。那麼, 出現母乳性黃疸怎麼辦呢?
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乳中的酶可以促進嬰兒小腸內的可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未結合膽紅素,新生兒寶寶的腸活力又比較慢, 當大量的膽紅素分離成為未結合膽紅素, 被寶寶吸收後, 母乳性黃疸就出現了。
在母乳性黃疸的治療上, 確實是存在停掉母乳餵養的。一般在寶寶患上母乳性黃疸期間,媽媽需要暫停母乳餵養3天, 期間給寶寶使用奶粉餵養。在停母乳後, 寶寶的母乳性黃疸的症狀就會慢慢的消失, 消失後, 即可給寶寶繼續母乳餵養。停母乳期間, 哺乳媽媽同樣需要將乳汁排空, 為寶寶再次母乳餵養做準備。
那麼寶寶患上了母乳性黃疸要停掉母乳的問題上, 其實並不是一定的。我們在上文中說到過, 母乳性黃疸是由於寶寶小腸內的膽紅素較高所導致, 如果媽媽希望不停掉母乳, 那麼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 即可不用停掉母乳。
母乳性黃疸如何預防增加新生兒早早期乳汁攝入量, 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 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進腸蠕動, 使胎糞儘早排淨。減少膽紅素腸肝迴圈, 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並可使新生兒及時獲得營養豐富的初乳。對健康新生兒的母乳黃疸要嚴密監測和加強隨訪尤對生後2-3天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黃疸新生兒需建立必要的隨訪, 以便早幹預防止腦損害。
1、媽媽在懷孕期間注意飲食衛生, 忌酒和辛熱之品, 不可濫用藥物。
2、寶寶出生後, 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 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3、增加新生寶寶早期乳汁攝入量, 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 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進腸蠕動, 使胎糞儘早排淨。減少膽紅素腸肝迴圈, 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
其實出現寶寶身體黃疸現象, 並非所有都是由母乳餵養所致的黃疸, 具體在寶寶發病的時候, 最好到正規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後, 使之採取有效的合理方法加以控制, 相信這樣寶寶身體出現的黃疸會儘快的祛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