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充電控制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22:05:21 2

本發明涉及電池充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充電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功率反射計通常用於測量射頻(RF)或微波頻率(MW)信號的功率。典型的功率反射計使用功率檢測器或換能器,以便將RF或MW功率轉換為可容易測量的電參量。功率反射計在許多類型的 RF和MW系統中也具有應用。而射頻功率反射計通常在不同的場合進行使用,需要方便攜帶,因此其設置電池以方便隨時使用,而現有的充電控制技術簡單,在充電時無法根據電池特性選擇不同的充電方式,同時充電功能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根據選擇不同充電方式的、充電功能多樣的充電控制電路。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充電控制電路,包括BQ2954晶片,所述晶片引腳1連接第一電容C46,、第一電阻R116,所述第一電容C46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另一端連接第二電容C22、+5V電壓接口,所述第二電容C22另一端接地;所述晶片引腳13通過所述第二電容C22接地;所述晶片引腳2通過第一發光二極體V43連接第二電阻R45,所述第二電阻R45另一端連接+5V電壓接口,所述晶片引腳11連接第三電阻R44,所述第三電阻R44另一端連接第二發光二極體V42負極、第三發光二極體V44負極,所述第二發光二極體V42正極連接第四電阻R36,所述第四電阻R36另一端連接所述晶片引腳12、第三電容C64,所述第三電容C64連接所述晶片引腳9,所述第三發光二極體V44正極連接第五電阻R81,所述第五電阻R81另一端連接所述晶片引腳12,所述晶片引腳12還接地;所述晶片引腳15連接第六電阻R111,所述第六電阻R111另一端連接第一MOS管G級,所述第一MOS管S級接地,所述第一MOS管D級連接第七電阻R37,所述第七電阻R37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V9基極、第八電阻R82,所述第一三極體V9發射級與所述第八電阻R82另一端均連接+5V電壓接口,所述第一三極體V9集電極通過第九電阻R54連接第一LED充電指示燈;所述晶片引腳16連接第十電阻R110,所述第十電阻R110另一端連接第二MOS管G級,所述第二MOS管S級接地,所述第二MOS管D級連接第十一電阻R38,所述第十一電阻R38另一端連接第二三極體V10基極、第十二電阻R83,所述第二三極體V10發射級與所述第十二電阻R83另一端均連接+5V電壓接口,所述第二三極體V10集電極通過第十三電阻R53連接第二LED充電指示燈;所述晶片引腳14連接第三三極體V20基極、第四三極體V8基極,所述第三三極體V20集電極連接穩壓二極體V40負極、第四電容C43、+5V電壓接口,所述第三三極體V20發射機連接第四三極體V8發射機、第十四電阻R52、第三MOS管V41G級,所述第十四電阻R52另一端、所述第四三極體V8集電極、所述穩壓二極體V40正極、所述第四電容C43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MOS管V41S級接地,D級連接電感L6、第一二極體V13正極、第二二極體V14正極,所述電感L6另一端連接電壓輸入埠VIN、第五電容C78,所述第五電容C78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極體V13正極、第二二極體V14正極均連接第三二極體V41負極、第十五電阻R35、第六電容C76、第七電容C18、第四MOS管V24D級,所述第三二極體V41正極、第十五電阻R35另一端、第六電容C76另一端、第七電容C18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晶片引腳10通過第十六電阻R33連接第五三極體V19基極,所述第五三極體V19集電極連接第十七電阻R32、第六三極體V18基極、第十八電阻R34,所述第十七電阻R32另一端連接電壓輸入埠VIN,所述第六三極體V18發射級、第五三極體V19發射級、第十八電阻R34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三極體V18集電極連接第十九電阻R66,所述第十九電阻R66另一端連接所述第四MOS管V24G級、第二十電阻R65,所述第二十電阻R65另一端連接所述第四MOS管S級、所述第二十一電阻R108、電池充電接口;所述第二十一電阻R108另一端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56、所述第二十二電阻R56另一端連接第二十三電阻R85、第八電容C41、所述晶片引腳3,所述第二十三電阻R85另一端、第八電容C41另一端均連接第九電容C42、放大器N9A輸入「+」端、第二十四電阻R99、第二十五電阻R107、所述電池充電接口,所述第二十四電阻R99另一端、第二十五電阻R107另一端、第九電容C42另一端還均連接所述晶片引腳8、第二十六電阻R104、所述電池充電接口,所述第二十六電阻R104另一端連接+5V電壓輸入埠,所述第二十四電阻R99另一端連接第二十七電阻R105、第二十八電阻R106,所述第二十七電阻R105、第二十八電阻R106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N9A輸出端連接所述晶片引腳7,所述放大器N9A輸入「-」連接第二十九電阻R109、第三十電阻R112,所述第二十九電阻R109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電阻R112另一端連接所述晶片引腳7、所述第三十一電阻R113;所述晶片引腳4連接第十電容C44,所述晶片引腳5連接第十一電容C45,所述晶片引腳6連接第三十二電阻R114、第三十三電阻R115,所述第三十一電阻R113另一端、所述第三十二電阻R114另一端、所述第十電容C44另一端、所述第十一電容C45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十三電阻R115另一端連接+5V電壓輸入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充電控制電路能夠根據當前電池狀態使充電方式在恆流模式或恆壓模式下進行切換,同時能夠調整充電電壓、充電電流、充電時間、充電電源頻率、溫度保護等參數,達到高效、安全充電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充電控制電路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充電控制電路充電過程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範圍僅限於以下的實施例,凡基於本發明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
一種充電控制電路,包括BQ2954晶片,所述晶片引腳1連接第一電容C46,、第一電阻R116,所述第一電容C46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另一端連接第二電容C22、+5V電壓接口,所述第二電容C22另一端接地;所述晶片引腳13通過所述第二電容C22接地;所述晶片引腳2通過第一發光二極體V43連接第二電阻R45,所述第二電阻R45另一端連接+5V電壓接口,所述晶片引腳11連接第三電阻R44,所述第三電阻R44另一端連接第二發光二極體V42負極、第三發光二極體V44負極,所述第二發光二極體V42正極連接第四電阻R36,所述第四電阻R36另一端連接所述晶片引腳12、第三電容C64,所述第三電容C64連接所述晶片引腳9,所述第三發光二極體V44正極連接第五電阻R81,所述第五電阻R81另一端連接所述晶片引腳12,所述晶片引腳12還接地;所述晶片引腳15連接第六電阻R111,所述第六電阻R111另一端連接第一MOS管G級,所述第一MOS管S級接地,所述第一MOS管D級連接第七電阻R37,所述第七電阻R37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V9基極、第八電阻R82,所述第一三極體V9發射級與所述第八電阻R82另一端均連接+5V電壓接口,所述第一三極體V9集電極通過第九電阻R54連接第一LED充電指示燈;所述晶片引腳16連接第十電阻R110,所述第十電阻R110另一端連接第二MOS管G級,所述第二MOS管S級接地,所述第二MOS管D級連接第十一電阻R38,所述第十一電阻R38另一端連接第二三極體V10基極、第十二電阻R83,所述第二三極體V10發射級與所述第十二電阻R83另一端均連接+5V電壓接口,所述第二三極體V10集電極通過第十三電阻R53連接第二LED充電指示燈;所述晶片引腳14連接第三三極體V20基極、第四三極體V8基極,所述第三三極體V20集電極連接穩壓二極體V40負極、第四電容C43、+5V電壓接口,所述第三三極體V20發射機連接第四三極體V8發射機、第十四電阻R52、第三MOS管V41G級,所述第十四電阻R52另一端、所述第四三極體V8集電極、所述穩壓二極體V40正極、所述第四電容C43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MOS管V41S級接地,D級連接電感L6、第一二極體V13正極、第二二極體V14正極,所述電感L6另一端連接電壓輸入埠VIN、第五電容C78,所述第五電容C78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極體V13正極、第二二極體V14正極均連接第三二極體V41負極、第十五電阻R35、第六電容C76、第七電容C18、第四MOS管V24D級,所述第三二極體V41正極、第十五電阻R35另一端、第六電容C76另一端、第七電容C18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晶片引腳10通過第十六電阻R33連接第五三極體V19基極,所述第五三極體V19集電極連接第十七電阻R32、第六三極體V18基極、第十八電阻R34,所述第十七電阻R32另一端連接電壓輸入埠VIN,所述第六三極體V18發射級、第五三極體V19發射級、第十八電阻R34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三極體V18集電極連接第十九電阻R66,所述第十九電阻R66另一端連接所述第四MOS管V24G級、第二十電阻R65,所述第二十電阻R65另一端連接所述第四MOS管S級、所述第二十一電阻R108、電池充電接口;所述第二十一電阻R108另一端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56、所述第二十二電阻R56另一端連接第二十三電阻R85、第八電容C41、所述晶片引腳3,所述第二十三電阻R85另一端、第八電容C41另一端均連接第九電容C42、放大器N9A輸入「+」端、第二十四電阻R99、第二十五電阻R107、所述電池充電接口,所述第二十四電阻R99另一端、第二十五電阻R107另一端、第九電容C42另一端還均連接所述晶片引腳8、第二十六電阻R104、所述電池充電接口,所述第二十六電阻R104另一端連接+5V電壓輸入埠,所述第二十四電阻R99另一端連接第二十七電阻R105、第二十八電阻R106,所述第二十七電阻R105、第二十八電阻R106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N9A輸出端連接所述晶片引腳7,所述放大器N9A輸入「-」連接第二十九電阻R109、第三十電阻R112,所述第二十九電阻R109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電阻R112另一端連接所述晶片引腳7、所述第三十一電阻R113;所述晶片引腳4連接第十電容C44,所述晶片引腳5連接第十一電容C45,所述晶片引腳6連接第三十二電阻R114、第三十三電阻R115,所述第三十一電阻R113另一端、所述第三十二電阻R114另一端、所述第十電容C44另一端、所述第十一電容C45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十三電阻R115另一端連接+5V電壓輸入埠。
該部分電路主要晶片為電池充電控制晶片BQ2954,其中,引腳10為電池檢測引腳,引腳3為電池電壓檢測引腳,最大電壓2.05V,引腳8為電池溫度檢測引腳,引腳7為充電電流檢測引腳,引腳4為電壓補償引腳,引腳5為電流補償引腳,引腳2標識電池是否充滿,引腳1用於設置最大充電時間設置,引腳15顯示充電狀態,引腳12用於充電電源頻率設置,充電過程和曲線如圖2所示。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其充電方式為:先恆流後恆壓,充電結束條件為:(1)充電電流小於恆流充電電流的5%;(2)電池溫度過高;(3)達到最大時間。由BQ2954的3腳對充電電池電壓進行檢測,當3腳無電壓時,BQ2954的10腳輸出高電平使V24截止,同時BQ2954的2腳輸出低電平,發光二極體V43亮,指示無電池接入。當3腳有電壓時,BQ2954的10腳輸出低電平使V24導通,並對電池進行充電,BQ2954的15腳輸出高電平,11和16腳輸出低電平,發光二極體V42亮,指示正在充電。當3腳電壓小於2.05V時,對電池進行恆流充電;當3腳電壓升為2.05V時,開始對電池進行恆壓充電,直到檢測到結束條件後充電結束,BQ2954的16腳輸出高電平,11和15腳輸出低電平,發光二極體V44亮,指示電池已充滿。R54 控制充電指示,R53控制充滿指示。調節R112和R109的阻值大小以改變放大器N9的放大倍數,從而對恆流充電電流大小進行調節設置;調節分壓電阻R108、R56、R85的大小可以對恆壓充電電壓的大小進行設置;調節分壓電阻R104、R107的大小可以對溫度保護設置;調節R116、C46的大小可以對最大充電時間進行設置;改變C64的大小可以對改變充電電源的頻率。
本發明的充電控制電路能夠根據當前電池狀態使充電方式在恆流模式或恆壓模式下進行切換,同時能夠調整充電電壓、充電電流、充電時間、充電電源頻率、溫度保護等參數,達到高效、安全充電的目的。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申請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範圍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作出各種修改或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