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的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5:05:21 2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的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及一種汽車配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用排氣蝶閥。
背景技術:
隨著商用車對制動系統的要求增高,靠對傳統的制動系統升級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客戶的使用需求了,所以應運而生了另一種制動方式一輔助制動,雖然輔助制動達不到主制動系統輸出那麼大的制動力,但是整車在行駛過程中也不是每次都需要用那麼大的力去把車剎死,例如需要減速時利用輔助既減少摩擦片的磨損,還能起到制動減速的效果,所以排氣蝶閥作為一種全新輔助產品誕生了。 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通常包括活塞杆、活塞、缸體、限位座和回位彈簧、端蓋等,活塞和活塞杆採取螺紋連接結構,活塞杆的末端設有外螺紋,旋在活塞內,端蓋緊配合固定在缸體尾部,活塞杆前端穿過端蓋,活塞杆上和端蓋間的密封採用防塵罩密封,防塵罩與端蓋採取過盈配合,使防塵罩緊緊的箍在端蓋上,活塞杆在做往復運動時,防塵罩的防塵面緊緊貼在活塞杆上。由於排氣蝶閥的排氣口在裝配時,排氣口會朝上,使在惡劣的灰塵、雨水氣候中,很容易有雜質進入氣缸中,從而使得氣缸中的金屬件生鏽,最後直接導致總成失效。因此,排氣蝶閥氣缸密封性非常重要。現有的技術中,由於汽車在惡劣的環境中,僅僅依靠防塵罩來進行密封,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灰塵和水汽會通過活塞杆進入缸體內。因此,目前排氣蝶閥中的蝶閥氣缸普遍存在防塵效果不好、制動性能差,壽命短,等特點,特別是在雲、貴、川等地區,已經將排氣蝶閥當做一種易損件在使用了,使得排氣蝶閥在實際大批量的使用中未能達到設計者最初的使用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是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性能穩定,經久耐用的一種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的密封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種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的密封結構,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端蓋,活塞在缸體內,缸體尾部固定有端蓋,活塞杆前端穿過端蓋,活塞杆和端蓋間設有防塵罩,其特徵是活塞杆上和端蓋還設有防塵膜片。作為優選,在活塞杆和端蓋配合間設有密封圈。通常在端蓋上設有凹槽,密封圈設在密封槽內。本實用新型在原來的防塵罩密封的基礎上,增加了防塵膜片和密封圈的內防塵措施,密封圈緊貼在活塞杆上,防塵膜片緊貼在呼吸孔上,其密封性能大大增強,確保總成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上可以保證完全防塵、防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採用了防塵膜片和密封圈雙重密封,其密封性能大大增強,性能穩定,經久耐用,提高了使用壽命。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1、活塞 2、銷釘 3、活塞杆 4、缸體 5、限位座 6、回位彈簧 7、端蓋8、0型密封圈9、防塵膜片10、防塵罩。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I中,一種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的密封結構,包括活塞杆3、活塞I、缸體4、限位座5和回位彈簧6,活塞在缸體4內,活塞I和活塞杆I螺紋連接,活塞杆3的末端設有外螺紋,旋在活塞3內,活塞I和活塞杆3上設有銷孔,用銷釘2通過銷孔固定活塞I和活塞杆3,缸體4尾部固定有端蓋7,活塞杆3前端穿過端蓋7,活塞杆3和端蓋7間設有防塵罩10,活塞杆I上和端蓋7還設有防塵膜片9 ;在活塞杆I和端蓋7配合間設有0型密封圈8,端蓋7上設有凹槽,0型密封圈8設在密封槽內。本實用新型在原來的防塵罩10密封的基礎上,增加了防塵膜片9和0型密封圈8的內防塵措施,0型密封圈8緊貼在活塞杆3上,防塵膜片9緊貼在呼吸孔上,其密封性能大大增強,確保總成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上可以保證完全防塵、防水。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圖I中圖示狀態為非工作狀態,活塞I在回位彈簧6的作用下緊緊靠在缸體4的左端面,當司機需要使用輔助制動制動時,進氣口會有氣輸入,活塞I和活塞杆3會受氣壓作用向右運動,在限位座5的作用下,保證一定的行程輸出,當取消輔助制動時,進氣口的氣會被排到大氣中,活塞I和活塞杆3在回位彈簧6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簡單變換後的結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的密封結構,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端蓋,活塞在缸體內,缸體尾部固定有端蓋,活塞杆前端穿過端蓋,活塞杆和端蓋間設有防塵罩,其特徵是活塞杆上和端蓋還設有防塵膜片。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的密封結構,其特徵是在活塞杆和端蓋配合間設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用排氣蝶閥氣缸的密封結構,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端蓋,活塞在缸體內,缸體尾部固定有端蓋,活塞杆前端穿過端蓋,活塞杆和端蓋間設有防塵罩,活塞杆上和端蓋還設有防塵膜片;活塞杆和端蓋配合間設有密封圈。於採用了防塵膜片和密封圈雙重密封,其密封性能大大增強,性能穩定,經久耐用,提高了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2F11/00GK202391594SQ201120510530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馬靖 申請人:浙江科力車輛控制系統有限公司